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策略

2016-02-16 09:06黄雪莲许婷婷
微创医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性心理心理特点眼科

游 玲 黄雪莲 许婷婷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手术室,广东省汕头市 515041)

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策略

游 玲 黄雪莲 许婷婷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手术室,广东省汕头市 515041)

目的 探讨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策略。方法 以接受诊治的 50例眼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施予相应的护理策略。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舒适度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心理,表现为担心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沉默不语或者不愿与他人交流沟通、不可放松、睡眠质量较低等。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抑郁、焦虑以及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0±2.0)分,舒适度评分为(89.3±3.3)分。结论 对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心理情况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负性心理的改善,提高其睡眠质量,获得满意效果。

心理特点;眼科手术;俯卧位;护理策略

眼睛作为心灵之窗,一旦患有眼科疾病需要进行手术,很容易出现各种负性心理,加大其思想压力,产生悲观和失望等情绪,严重时还会拒绝治疗和产生轻生的念头,继而使手术治疗效果受到影响[1~4]。为加深对眼科手术患者心理情况的认识,确保手术顺利实施和手术效果,笔者就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相关护理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50例眼科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眼科手术治疗,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8~32岁10例,33~59岁14例,60岁以上26例。疾病类型:青光眼20例,白内障13例,视网膜脱离10例,结膜炎7例。病程5个月至9年。所有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并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已经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收集整理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心理特点。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施予针对性干预。主要如下。

1.2.1 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让患者、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方面的内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其了解疾病发病原因、症状表现以及具体治疗方法,以消除患者手术期间可能存在的各种负性心理。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分享经验,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使其能够保持良好且轻松的心态接受治疗;教育患者应用合适且准确的方式将自身情绪表达出来,鼓励家属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以此有效消除患者负性心理,比如抑郁和焦虑。

1.2.2 宣教和行为干预 眼科手术后患者需长时间处于俯卧位状态以保持治疗效果。长期处于俯卧位状态,容易给患者生理以及心理产生影响,导致其心理和生理出现不适感,继而出现各种负性心理[5,6]。针对这种情况,护士须耐心地把术后保持俯卧位状态目的、重要性、方法和必要性讲解给患者听,使患者能够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此保持良好心态接受后续治疗和护理,提高其配合度。指导患者取正确俯卧位的姿势,结合患者自身实际情况,予以蝶形俯卧枕或者气圈,其中蝶形俯卧枕可充分保护病人面部以及颈部,有利于病人自主呼吸,同时所占用的面积也比较小,可使患者更好地休息;在患者胸腹部位置垫上相应的软枕,以提高患者舒适度;病人保持俯卧位状态时应用气圈,把气圈放置在患者床头,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指导其把额头以及下颌放置在气圈上,让口鼻和眼部均处在悬空状态中,且可指导患者用双前臂将气圈抱住,此外胸肩部位置也可使用气圈[7,8]。如果患者处在俯坐卧状态,可把气圈放在病床的旁边,并放置一凳子于床面,接着再把患者头部放于俯卧床边气圈上。告诉患者处于俯卧位状态时,可适当地活动肢体,以防局部长时间受压造成肢体麻木。

1.2.3 心理干预 术后长时间处于俯卧位状态,容易使患者肘部、眼部以及颈部等出现疼痛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在护理期间,护士须密切观察其情绪反应以及心理状态,鼓励患者将自身想法说出来,倾听其想法。如果患者因术后恐惧、烦躁不安、焦虑以及紧张等出现疼痛情绪,应予以积极的鼓励,告诉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对于促进康复的重要性,以此充分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且积极地对待治疗和护理。加强生活指导,告诉患者饮食应合理,在活动锻炼时不可过于用力,以免术眼再次出现创伤,注意不要用手对眼睛进行揉擦,不可压迫术眼,尽量食用富含粗纤维和可促进眼睛尽快恢复的食物[9]。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予以相应的心理护理:对18~32岁范围内的患者,以朋友的形式予以关心和体贴,经语言交流以及直观感觉,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交流要注意察言观色;对33~59岁之间的患者,转移其注意力,构建良好护患关系,予以安慰与鼓励;对于60岁及以上的患者,除了要在感情上尊重患者外,还需在衣食住行上予以关心和体贴,及时解答患者所提问题,在交流沟通时,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专业术语,尽量满足患者荣誉感以及自尊心,同时嘱咐家属多关心患者,以此增强其治疗护理的信心。

1.3 评价指标 比较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理评分情况(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资料自评量表评价抑郁情况、焦虑情况[10]。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评定量表评价分析睡眠质量[10]。应用本院自拟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和舒适度调查表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舒适度。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护理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经χ2对比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抑郁心理、焦虑心理,表现为担心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沉默不语或者不愿和他人交流沟通、不可放松、睡眠质量较低等。护理后患者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焦虑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02±2.03)分,舒适度评分为(89.26±3.27)分。

表1 护理前后患者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焦虑评分(分) (x±s)

3 讨 论

在人体众多器官中眼睛是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其结构非常精细,一旦受到伤害,不管大小,均有可能导致视力降低或者减退,使日常工作、生活以及生存质量受到影响[12]。一般行眼科手术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通常取面低枕高位,长期保持俯卧位,这种卧床方式容易使患者产生不适感,不管是对其生理,还是心理,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继而进一步影响患者预后[13]。本研究选择了50例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经分析可知,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抑郁、焦虑心理,表现为担心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沉默不语或者不愿和他人交流沟通、不可放松、睡眠质量较低等。其中年龄在18~32岁之间的患者,因社会角色较突出,患病后心理状态十分复杂,容易出现恐慌、暴躁易怒、悲观、焦虑、抑郁、满不在乎等负性心理,情绪稳定性较差,情绪波动较大。年龄在33~59岁之间的患者,因社会角色突出,多数是在意外事故或者劳动中受伤而实施治疗,突受打击导致其情绪不稳定,焦躁心理突出,不知所措,自制力降低等。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患者,大部分是因白内障而实施手术治疗,多数存在视物不见病史或者视物模糊问题,在入院时忧郁感比较严重,且表情淡薄,究其原因可能是因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下降、感知能力下降和记忆力减退,造成其反应速度较慢。对此,行动变得缓慢以及视物时间越长。上述这些特点越显著,则其情绪也就越消沉[14]。一些老年患者因自制力比较差,再加上忧虑心比较强,故对一些小事和周围的人较为敏感。部分患者失去劳动力,需要靠儿女抚养,心理负担大,继而出现焦躁不安、抑郁等负性心理。基于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心理特点,施予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患者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焦虑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和舒适度评分均比较高。

综上所述,根据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的心理特点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和消除患者可能存在的各种负性心理,便于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尽快康复。

[1] 何季芳,郝廷静.眼科患者术后俯卧位舒适度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465-3467.

[2] 杨美玉,徐 梅,邓亚红.门诊眼科翼状胬肉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2013,10(9):65,67.

[3] 郝廷静,陈 丽,李海军.硅油填充术后俯卧位护理头垫在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7):3322-3323.

[4] 程璐敏,马剑晴,黄 娟,等.眼内窥镜辅助下的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重症眼外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78-1380.

[5] 邵 毅,裴重刚,周 琼,等.和谐及企图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临床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2,32(3):230-232.

[6] 张增梅,魏 薇,李正伟.心理干预在眼科局麻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4,36(6):471-473.

[7] 侯华丽.术前访视心理护理对眼科局麻患者心理、生理应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99-2100.

[8] 齐海峰.眼科手术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探讨[J].药物与人,2014,27(12):272.

[9] 米英囝,徐 俊.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0):220-221.

[10]崔莉萍,孙建华,孙建玲.眼科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9):2961-2962.

[11]杨 烨,王 萍,严 宏.白内障患者术中主观视觉体验和眼科医生认识的调查研究[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3,31(4):390-393.

[12]余辉霞,陈凤玲,陈锦香.眼科局麻手术128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中旬刊),2012,18(17):83-84.

[13]吉莎莎.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2):2669-2670.

[14]马晓娟,方菊花,李 杨,等.护理干预对眼科住院患者心理应激因素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2):2649-2651.

游玲(1983~),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眼科护理。

R 473.77

B

1673-6575(2016)04-0649-03

10.11864/j.issn.1673.2016.04.63

2016-04-11

2016-06-09)

猜你喜欢
性心理心理特点眼科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校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性心理调查分析——以西藏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