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16-02-17 10:38陈丽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7期
关键词:生物工程实践教学

陈丽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陈丽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摘 要:本文分析了生物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性的研究了高等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物工程;实践教学;创新复合型人才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科学实践是一切科学理论的源泉,也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来源[1]。在越来越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今天,实践教学已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基本任务的重要环节。生物工程作为一门集技术性、综合性、通用性等多重属性于一身的工程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而实践教学对于生物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4]。一些办学历史悠久,社会声誉高的院校非常注重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但仍处在不断改革和完善阶段。目前大部分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院校间发展不平衡。为了保证教学及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1 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由于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全国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的数量也快速增长,但同时也有很多的问题产生出来。特别对于实践教学来说,虽然目前各高校都在谈论或开展实践教学,但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仍是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实践教学的效果来看,不是非常理想,仍处于探索阶段。我国实践教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许多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仍然“重理论,轻实践”[5],学生则认为生物工程专业理论学习才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附属物。具体表现在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流于形式;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过于简单,制度不严格;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水平欠佳,大部分教师自身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使实践教学明显处于劣势地位,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理解生物工程的本质,熟悉生物工程的各个领域,掌握生物工程发展中的新技术、新方法,也遏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2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完善

作为对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仍不完善,以致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比如在学校完成的实践,实验设备的数量与学生人数无法匹配,远远达不到实验教学的要求,不能保证每个学生有动手的机会,根本起不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作用。此外,校企合作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大部分生物工程相关企业的积极性不足,不愿接受学生进厂来实习,通常也只是让学生大致参观一下,没有给学生到生产一线实习的机会。对于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生产实习基地仅仅作为他们了解生产实际的途径,而不能对行业的特点、要求有更深入的认识。

1.3 实践教学培养环节安排不合理

首先,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普遍存在实践教学学时数少。大学生几乎都是在课堂上完成学业的,课外实验、实践活动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再次,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内容滞后,实验方法和手段陈旧,综合创新性实验项目少,学生在实验中无法建立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最后,总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问题重重,不能贴合实际选题,题目重复、老套,多人同题。部分学生不能专心于毕业设计,明显降低了毕业设计水平,这也导致了实践教学质量的下降。

2 构建合理的生物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生物工程是化学、生物学及工程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管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且生物产品具有研发时间长,还要经过小试、中试及产业化等多个步骤,这些特点都要求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技能及较强的创新能力。而实践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综合素质都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过程。通过前面对我国高等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要想促进高等院校健康发展,必须切实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2.1 设置科学的生物工程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首先对实验项目进行改革和拓展,精简基础性实验,增开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从而改变学生按部就班的习惯,在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而且进一步促成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其次,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应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实践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要体现应用性,让学生学会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迅速适应社会的变化。

2.2 加强校企联合 建立长效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 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

生物工程专业需要学生应充分认识其应用性强的特点,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受到严格的实践环节的训练,除了要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如一些大学校生物实训中心,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实践锻炼营造良好的实训环境,同时稳固的校外实践基地更加是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按企业需求改革课程体系,派专业教师到企业中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企业可以派相关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教学,讲授生产一线的知识。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实践教学脱离实际的盲目性,学生可以真正了解到生产的实际情况,不再是抽象的理论知识,都是围绕着实实在在的生产问题去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去创新,这样形成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有力地推动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2.3 加强实践教学 提升师资水平 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

从学校层面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大学教师自身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保持持之以恒、勤奋刻苦的学术态度,要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这样才是保证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与此同时聘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到校任教或兼职,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制定公平的奖励机制,对教师我们要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多参加实践教学工作,并对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对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及各种学科竞赛活动,参加科研活动,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科技服务和科普宣传活动等给予相应的学分,促进人才培养机制的良性循环。

3 结束语

在国家对教育大量投入的当下,我们大学教师需要努力的是,在“大众化教育”平台上仍然要培养出各行各业的精英。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绝不可以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摆设,人才资源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而实践教学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到实处的具体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其在大学就尽快适应社会的需要,了解社会,懂得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去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总之,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跃华,孙雁霞,邱爱东.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研究[J].教育教学论,2014(39):43-44.

[2] 付永前,蒋茹,朱华跃.地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建设中教学体系的构建、创新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4,4l(9):246-247.

[3] 张智钧,潘睿.构建高等工科教育实践教学新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148-149.

[4] 韦小英,白先放.建立生物工程专业"工学结合"实习基地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128-130.

[5] 柏继松.高等工科院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4(27):31.

Study on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Ideas

Chen Liho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Norththwest A&F Universit, Yangling, 712100,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higher edu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Exploratory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n colleges for laying the foundation in culturing creative and compound talents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in future.

Key words:biolog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creative and compound talents

收稿日期:2015-09-20

作者简介:陈丽红,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生物工程实践教学
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提升矿业类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办学优势的方法分析
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的体会与思考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生物工程专业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探索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