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筛查顺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6-02-18 07:33马红梅芦建虹
天津护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顺应性肠镜镜检查

马红梅 芦建虹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 300121)

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筛查顺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马红梅 芦建虹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 300121)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大肠癌高危居民对肠镜筛查的顺应性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筛查顺应性提供依据。方法:以天津市某社区自然人群中大肠癌筛查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接受肠镜检查分为病例组、对照组。自行设计大肠癌高危患者肠镜检查顺应性单因素调查问卷及拒绝肠镜原因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最终确定问卷,获得影响大肠癌高危患者是否接受肠镜检查的影响因素。结果:组间人群的基本特征除是否具有医保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性别、婚姻、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肠镜认知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工作忙,没时间”、“认为肠镜意义不大”及“害怕疼痛”是拒绝肠镜检查的主要原因,占73%。结论:提高大肠癌筛查工作中肠镜的认知以及有针对性的干预患者拒绝肠镜的相关因素,可以提高大肠癌高危患者肠镜筛查顺应性,从而提高整个筛查工作的顺应性。

大肠癌;筛查;肠镜;高危人群

大肠癌是目前全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1],是我国居民主要的肿瘤死因之一[2]。大肠癌筛查工作对大肠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但筛查的顺应性低是国内外普遍遇到的难题,尤其是高危患者肠镜顺应性低更直接影响了筛查中早期癌变的检出率。Hassan等[3]对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及意大利等多个国家1999—2012年14项大肠癌筛查参与率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发现居民的参与率仅为33.3%,这其中能够最终完成肠镜检查的比例则更低。我国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显示筛查中高危人群最终肠镜检查顺应性为17.03%~20.27%[4],极大的影响了高危人群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从而使庞大的筛查工程的最终目的不能更好实现。本研究以大肠癌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旨在明确影响该人群肠镜筛查顺应性的影响因素,从而施与针对性干预,以提高大肠癌高危人群的肠镜筛查顺应性。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12年5月14日至2014年12月31日,天津市某社区自然人群大肠癌筛查预试验中确定为高危人群的1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接受肠镜检查的58例居民为病例组,其中女22例,男36例,平均年龄(65.33±4.78)岁。拒绝肠镜人群134例为对照组,其中女71例,男63例,平均年龄(65.54± 5.73)岁。高危人群纳入标准:①FOB阳性;②一级亲属有大肠癌史;③本人有癌症史或肠道息肉史;④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粘液血便、不良生活事件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排除标准:①患内外科急症者。②明确处于肿瘤中晚期者。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自行设计大肠癌高危患者肠镜检查顺应性的单因素调查问卷,其中分为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两部分,客观因素包括性别、医保、婚姻、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主观因素分为四个维度包括大肠癌认知、大肠癌高危因素认知、肠镜检查相关认知、健康教育需求。问卷采用4分制评分,1分为不了解、2分为基本不了解、3分为部分了解、4分为非常了解。该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经过2轮专家评审打分,最终确定问卷。进行可靠性分析,问卷整体一致性较好(Alpha=0.701),可信度较高,效度分析,KMO为0.803,可进行因子分析。同时设计拒绝肠镜检查原因问卷,以是、否为标准只发放对照组。

1.2.2 调查方法 包括现场问卷和电话随访两部分:①两组患者初筛前现场填写大肠癌高危患者肠镜检查顺应性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士担任调查员统一发放问卷,对有读写障碍的人群逐条口头提问,并根据患者的口头回答代为填写,完成现场问卷部分。②对照组采取电话随访与现场填写相结合的方式,获得拒绝肠镜检查原因问卷的信息。

1.2.3 研究指标 大肠癌高危人群接受肠镜检查的相关因素及分析,拒绝肠镜检查的相关因素及分析。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MS Excel 2007进行数据整理与绘图,IBM 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等级资料之间采用卡方检验和确切概率计算法,回归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逐步法),因变量赋值方法:不同意做肠镜者赋值为“0”;同意做肠镜者赋值为“1”。以α=0.05(后退Wald法α=0.10)为统计基准。

2 结果

2.1 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检查顺应性的单因素分析 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客观因素中“是否具有医保”(P<0.001)上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观因素中在“肠镜检查相关认知”(P<0.001)、“健康教育需求”(P<0.05)两个维度上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影响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顺应性相关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 将所有变量采用前进Wald法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发现肠镜检相关认知(P<0.001)和健康教育需求(P<0.05)进入回归方程,它们是影响肠镜筛查顺应性的独立影响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大肠癌认知、大肠癌高危因素认知均未进入方程,在肠镜筛查顺应性上无统计学意义。对肠镜检查的认可、健康教育需求度高的高危人群更易完成肠镜筛查。 见表2。

2.3 拒绝接受肠镜检查的原因分析 “工作忙,没时间”、“认为肠镜意义不大”及“害怕疼痛”是拒绝肠镜检查的主要原因,占73.2%。见表3。

表2 影响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顺应性相关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

表3 拒绝接受肠镜检查的原因分析

3 讨论

3.1 将肠镜检查列入医保可以提高高危人群肠镜筛查顺应性 2005年美国国民健康调查(NHIS)显示,没有医保的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率仅为19%,而拥有医保的人群的筛查比率增至39%[5,6]。国内学者郑莹等[7]同样指出在经济上,缺乏医疗保险是目标人群接受大肠癌筛查的最大障碍。本研究客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将肠镜列入医保对肠镜检查顺应性具有促进作用,这也与李燕等[4]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在性别、文化程度上均未做出统计学差异。另外,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人群收入水平未对肠镜筛查造成障碍,可能与接受肠镜检查的人群主要是症状人群有关。大肠癌筛查属于一项公共卫生事业,有效开展能够降低整个居民的早期大肠癌检出率,继而降低病死率,提高全社会居民健康水平,并且能够达到节约医疗资源及费用的目的。因此,政府部门要有所重视并加强引导,不仅在政策上鼓励,而且要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这样才能够保证大肠癌筛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注重高危人群后续健康管理干预是提高高危人群肠镜筛查顺应性的关键 现阶段,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日益提升,大部分居民能够认识到筛查的重要性,大便潜血实验因其简单、易行,成为高危人群的主要初筛手段而易于得到筛查对象的普遍接受,但高危人群的肠镜依从性往往不尽人意。目前,国内外大肠癌筛查工作一般将动员、健康宣教等放在初筛之前,筛查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在该阶段得到普及。本研究显示:两组人群在大肠癌认知、大肠癌高危因素认知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肠镜相关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这可能是因为在初筛前期,因尚未确定高危人群,故肠镜工作尚不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健康宣教人员将宣教重点放在了疾病的认知、筛查认知、大便潜血实验等早期重点工作上,从而导致筛查对象对肠镜相关认知、高危人群肠镜检查的意义等重要问题认识缺如,或因尚不知自己是高危人群认为肠镜与自己无关而较少关注。该研究结果提示筛查工作人员需将健康宣教干预模式进行调整,由筛查前一次完成修正为根据不同的任务重点,分阶段施与健康管理干预内容,即二次宣教。特别是对高危人群,仅仅依靠初筛查前做的普查性健康宣教是远远不够的,肠镜依从性教育二次干预将直接影响肠镜顺应性,提高高危人群早期大肠癌的发现率,从而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针对大肠癌高危人群。

本研究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有健康教育需求的人群更容易接受肠镜检查,这是因为教育需求度越高,对信息关注度就越高,同时也会从更多的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量,这对筛查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随着大数据及网络媒介的不断加入,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为提高筛查依从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宣教方式上除了院内教育还可以利用媒体、社区、网络、微信等手段增加宣传效果。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相结合,以社区为基础,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大肠癌筛查工作,也是今后大肠癌筛查项目努力的方向。总之,提高肠镜知识宣传力度,增加宣传方式,增加大肠癌高危人群对肠镜的重视程度,是今后大肠癌筛查工作的重点。

3.3 从拒绝肠镜原因中获得真因,施与针对性宣教能够大大提高高危人群肠镜筛查的顺应性 “认为工作忙,没有时间”、“认为肠镜意义不大”以及“害怕疼痛”是拒绝肠镜检查的主要原因,占到了拒绝肠镜检查原因的73.2%。说明高危人群对肠镜检查的必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以至于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曝露出了宣传力度不足。在拒绝肠镜检查的原因中,主观因素占到了88%,预示今后可以改善的空间较大。主观因素中害怕疼痛是其中一个原因,提高医师的操作熟练程度,宣传无痛肠镜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告知高危人群肠镜不仅是直观而有效的病灶检出技术还是某些早期癌症切除的主要手段。主观因素中“自我感觉良好,也无肠道症状,没必要查”同样体现了肠镜相关认知不足。提示今后大肠癌筛查工作还应加强宣传力度,重视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强调从无症状人群中发现早期恶性肿瘤,延长生存期,降低病死率,是大肠癌筛查的最主要目的。

4 小结

大肠癌筛查工作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筛查项目,本研究以一个城市居民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未纳入郊区人口,且由于样本量的局限性,在覆盖面上可能因纳入对象的不同产生偏倚。总之,肠镜顺应性在大肠癌筛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以筛查中难度最大的肠镜顺应性为重点突破方向,提出了对高危人群在肠镜筛查前进行二次宣教的重要性,同时对拒绝肠镜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大肠癌筛查顺应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干预模式。

〔1〕Baena R.&P.Salinas.Diet and colorectal cancer[J].Maturitas,2015,80(3): 258-264.

〔2〕陈万青,张思维,曾红梅,等.中国 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J].中国肿瘤,2014,23(1):1-10.

〔3〕Hassan C,Giorgi Rossi P,Camilloni L,et al.Meta-analysis:adherence to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and the detection rate for advanced neoplasia,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screening test[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2,36 (10):929-940.

〔4〕李燕,刘华章,林国桢,等.广州市2015年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肿瘤,2016,25(6):422-425.

〔5〕Ward E,Halpern M,Schrag N,et al.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with cancer care utilization and outcomes[J].CA Cancer J Clin,2008,58(1):9-31.

〔6〕Cardarelli R,Thomas JE.Having a personal health care provider and receipt of colorectal cancer testing[J].Ann Fam Med,2009,7(1):5-10.

〔7〕郑莹,龚杨明.上海地区人群大肠癌筛查的研究和实践 [J].中国肿瘤,2013,22(2):86-89.

(2016-08-25收稿,2016-10-26修回)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of colonoscopy screening compliance in high-risk colorectal cancer groups

MA Hong-meiLU Jian-hong
(The People’s Hospital in Tianjin,Tianjin 300121)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colonoscopy screening compliance of colorectal cancer high-risk of urban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s for the purpose of target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compliance,to provide basis for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Methods:The high-risk sample from a community in Tianjin was grouped into the cas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was willing to accept endoscopic check.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for colonoscopy screening compliance and a single factor questionnaire for reason of refusing colonoscopy were used to survey,which designed by Delphi method.Results: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between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except health care(P<0.05).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colonoscopy cognitive(P<0.05).At the same time,“busy work and no time”、“that colonoscopy has little significance”and“fear of pain”were the major causes of refusing to colonoscopy,with constituent ratio at 73%.Conclusion:Increasing cognitive of colonoscopy and targeted to intervention of related factors for refusing colonoscopy could improve the 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so as to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the screening work.

Colorectal cancer;Screening compliance;Colonoscopy;High risk patients

R473.73

A

10.3969/j.issn.1006-9143.2016.06.009

1006-9143(2016)06-0493-03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服务项目(2013KZ061)

马红梅(1969-),女,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硕士

猜你喜欢
顺应性肠镜镜检查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胃肠镜检查
非顺应球囊高压处理半顺应球囊不能扩张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做肠镜其实并没有那么痛苦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天麻钩藤饮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Narcotrend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临床效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