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工程伦理教育研究

2016-02-18 00:42陈明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7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卓越工程师

◆陈明明

职业教育中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工程伦理教育研究

◆陈明明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7.090

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背景进行分析,阐述工程伦理教育视角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策略,期望对全面提高我国工程人才的质量起到示范作用。

卓越工程师;工程伦理;高职教育

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社会背景

我国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描述的漂移不定,对技术进步直接贡献率的缺失和低下,对专业建设中“重心下移”的片面化理解把握,对实践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简单化、低水平、浅内涵(包括顶岗实习)听之任之、视而不见,相当多的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的领导对当前和未来如何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表示迷茫,缺乏方向感,都与存在上述这些误区有直接关系。必须要从源头上来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就会影响甚至阻碍我国职业教育高水平的现代化。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并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0年教育部正式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相关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工业卓越工程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很多职业院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做到“培养目标与就业需求相结合”“培养内容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卓越工程师将致力于推进基于企业—课堂融合的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面向区域和领域需求,培养专业创新人才;强化教师工程实践,提高专业业务水平;搭建企业—高校、高校—高校交流平台,推动各方互利共赢;建立机械行业专家库和工程案例集,共享人才和知识资源。

今后将继续加强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间人才联合培养的力度,努力培养面向未来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建筑学、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行业发展的新型工程人才,更好地为我国工业、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服务,进一步为我国教育、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的工业制造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2 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及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意义

在 2016 年 8 月举行的工程伦理教育论坛上,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周礼宣读了《关于加强<工程伦理>课程建设,推动<工程伦理>教学工作,培育德才兼备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倡议书》。倡议书说,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全国工程教指委于 2014 年决定启动工程伦理课程建设,并于今年隆重推出《工程伦理》教材和工程伦理在线课程。教指委倡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先行先试,与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一起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全体培养单位要重视工程伦理教育,将工程伦理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纳入学分要求;全体培养单位要积极组织富有经验的工程专家、教学名师、教育主管,以多种形式为工科研究生开设新生入学工程伦理通识第一堂课。

工程伦理教育内容关于工程伦理的教育内容目前众说纷纭,归纳总结,最常见的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应以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为核心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强调工程责任意识,强调以现代工程理念以及保护生态环境为主体进行工程伦理教育,这样的工程师才符合现代社会的工程要求;第二种说法认为工程伦理教育所讨论的是一种关系,一种工程与环境的关系、一种工程与人的关系,因此,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应该确定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上,着重打造工程与人、工程与天然的和谐关系,从而促进工程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种说法认为工程伦理教育涉及的主要是工程设计、工程决策以及工程评估等内容,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就是整个工程的进行过程,在工程中培养他们的工程师综合素质。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工程伦理的教育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来说还没有统一的规定,这同时也充分说明工程伦理教育不缺乏内容,将会成为之后研究的关键。

工程伦理教育对工程师培养的意义从目前国际上对于工程师的要求来看,美国强调工程师在成为工程师之前,首先应该是一个有伦理道德的人;欧洲对于工程师的认定为应该对其雇主、同行以及社会环境负责任,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综上所述,要成为一个工程师,必须具备三种品质,即品德、知识、能力,如此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对工程师的伦理教育有助于工程师更早地认识到工程活动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他们身上的责任感,并帮助他们从中调整心态,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3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伦理教育实施路径

多渠道、多途径拓展工程伦理教育空间工程伦理素质教育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非常重要,因为工程师的责任意识直接关系工程的质量及我国工程的发展。因此,需要采用灵活措施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多渠道、多途径贯彻工程伦理教学理念,形成立体的教学空间:1)在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时,将其和人文教育结合在一起,明确现代工程伦理教育的框架结构和准则;2)要加强工程伦理的案例教学,由教师根据该专业的教学性质,有选择地在工程伦理教学中插入相应的工程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3)在工程伦理教学中要实施实践教学,在实践中自觉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行为和意识。全方位加强联盟职业院校间、校企间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创新与合作,深化工程伦理教育理念,为国家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新型人才,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扎实推进工程伦理教育建章立制的进程要确保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效果,需要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因为教学制度是教学成果的保证。教学制度的制定包括:1)制定教学章程,明确该课程的课程标准、责任及规范;2)设置“工程伦理门槛”,要求在工程师职业评定过程中,工程伦理教育必须达到一定的规定;3)健全和完善注册工程师制度,工程师注册考核中要加强伦理道德表现的比重,注重工程师的工程伦理道德考核;4)明确工程师必须遵守的工程伦理标准,对于一些明显违背道德的行为,需要接受相应的惩罚,为工程伦理教育提供有法可依的保障;5)相关的企业制定相应的工程伦理规程和制度。

4 结束语

在现代经济全球发展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我国工业的竞争力,加强工程教育的管理十分重要。为了提高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工程师塑造良好的价值观,提升责任意识十分重要。因此,“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工程伦理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此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为提升工程师的培养质量奠定良好基础,在今后将继续对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1] 曾永卫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伦理教育探析 [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5(1):94-97.

[2] 徐新成 , 朱建军 , 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训练教学改革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5):223-226.

G712

B

1671-489X(2016)17-0090-02

作者:陈明明,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工程伦理(110101)。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卓越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青年工程师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卓越之梦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