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初中美术自主合作探究

2016-02-18 00:42牛鑫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7期
关键词:美术创作信息技术

◆牛鑫

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初中美术自主合作探究

◆牛鑫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7.131

简要提出初中美术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几点建议,旨在为初中美术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信息技术;初中美术;自主合作探究

1 前言

美术属于艺术类的范畴,美术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初中学校对美术课程并不重视,学生对美术也兴趣泛泛,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实现初中美术自主合作探究,越来越受到美术界教师的关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有着良好的实践效果,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基于以上认识,对初中美术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思路进行探究。

2 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初中美术自主合作探究的思路

相较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美术教学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美术资源的支撑,需要学生动手进行创作。因此,在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自主探究过程中要符合美术课程的特点。

课题导入——激发兴趣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在导入课题过程中只是单纯利用粉笔画图,或利用一些美术挂图,备课的时候需要搜集大量挂图资料,不仅耗费时间,而且课题导入效果不好。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程素材的搜集任务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把它作为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第一步[1]。利用计算机可以制作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将多媒体课件通过投影仪展示,就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学习积极性。

以“海报设计”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国内外知名海报赏析》视频,并根据视频风格搭配音乐,给学生良好的视觉体验和听觉体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够直观感受海报制作的具体形式、版面设计等,从而对海报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视频中的海报进行点评,以此来导入课题——海报设计,并提出学生自己如何设计海报的探究式问题。这种应用信息技术的课题导入方式比口头的讲述效果更好,避免了课题导入和探究式问题提出的生硬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检索素材——拓展思路因为初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很少能够接触到美术作品,所以在作品创作过程中难免缺乏创作思路。互联网有着开放性的特点,其中蕴含丰富且优质的美术资源,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利用互联网来检索美术资源。学生在自主检索美术资源时能够发现自己喜欢的作品,拓展美术资源面,对一些优秀的作品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这就拓展了创作思路,在检索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学习的自主性[2]。

如在“中国画学习”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室中自主搜索一些代表性的中国画作品,并对不同类型的中国画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主要风格,如人物画的生动传神、山水画的飘渺出尘、水墨画的自然写意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作品导入电子平板中,在课下也可以细细品味。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美术文化,还能够让学生拓展中国画的资源面,拓展自己的创作思维,创作的艺术性和精神高度得以提升。

分组交流——促进合作在素材检索完毕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来整理获得的资源,梳理创作思路。学生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因此创作思路肯定是不尽相同的,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分享创作思路,通过讨论进一步激发创作灵感[3]。在安排课下创作作业时,教学可以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打破信息传输的时空限制,应用互联网与学生进行课后的在线交流,如建立微信群、QQ群等。在这些交流平台上,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对美术知识和创作思想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在线交流平台来留美术创作作业,将创作的模板等以文件的形式共享到 QQ群中,在线上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线上辅导,实现因材施教。此外,教师可以将每组学生的作品用幻灯展现出来,充分体现学生作品的艺术性,之后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再以“海报设计”这一课程为例,在素材检索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交流和讨论,分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一般4~6人为宜,这样既能够保证讨论的热烈程度,又能保证不出现讨论混乱的情况。学生对于海报的理解不同,因此创作思路也不尽相同。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海报创作思路,如创作的主题、内容等,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去倾听和借鉴。

对于初中生来说,一幅标准的海报设计一个人完成比较困难,且不同学生的美术功底不同,这时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合作完成一幅海报作品,不仅提升海报的创作效率,而且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他们探究精神的培养。在创作作品过程中,可以应用信息技术采用绘图软件进行创作,在创作中一旦出现问题,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也可以在线询问教师,打破教师教学的时空限制,充分实现学生学习美术的主体性。

共享成果——交流学习在学生完成作品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公开展示,让学生共享创作成果,互相交流学习,提升美术技能。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在展板上展示作品,有一定的局限性,作品的展示数量受到限制,且不利于学生交流、教师点评[4]。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中,这样学生就能够互相留言,共享作品成果,实现在线交流,教师也可以实现在线点评。学生还可以将作品共享到 QQ 群文件中,在 QQ 群中学生相互交流、探讨,评价各自的作品,方便作品之间的比较。通过同学的在线评价和教师的在线点评,学生能够知道自己作品的优点和缺陷,也能够借鉴其他学生作品的优点,有利于取长补短,实现美术技能的共同进步。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机、录像机等设备将自己的创作过程记录下来,以便于之后的经验总结,从而升华学生的美术能力。

3 结论

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美术课程有着艺术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初中学生想象力丰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实现。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的课题导入、素材搜集、合作探究、成果共享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教师只有把握应用信息技术的要点,提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才能够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从而实现初中美术的自主合作探究。■

[1] 王媛媛 .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研究 [D]. 济南 : 山东师范大学 ,2006.

[2] 亓振红 . 信息技术教学中“激趣导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D]. 济南 :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 李文丽 . 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整合及其应用分析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23):133-134.

[4] 翟文茹 .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J]. 商 , 2013(21):388-389.

G633.955

B

1671-489X(2016)17-0131-02

作者:牛鑫,临沂市西郊实验学校(276006)。

猜你喜欢
美术创作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