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出精彩 激活初中美术课堂

2016-02-18 05:34靳亚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3期
关键词:剪纸作品剪纸美的

◆靳亚丽

剪出精彩激活初中美术课堂

◆靳亚丽

就如何在初中美术剪纸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剪纸技能与美术剪纸创作能力,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给初中美术剪纸教学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初中美术;剪纸教学;传统文化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3.103

1 前言

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瑰宝,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剪纸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特点及历史印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强势文化得以乘机渗透,传统文化受到冷落,甚至面临绝迹的境地。2003年,我国把剪纸列为首批民间传统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的抢救与传承项目,关注剪纸艺术,就是关注传统文化,就是关注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与智慧。剪纸教学也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以趣导学,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是发现美及创造美的基础。剪纸是把美的想象落实为剪纸艺术造型的过程,也是思维与实践操作相互印证的过程。实践证明,通过剪纸这一充满艺术想象与创造的教学形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学生在剪纸过程中亲身感受剪纸的情趣,提高审美素养,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与能力。良好的剪纸环境可以使学生自由放松地欣赏与感受剪纸艺术,通过观察发现剪纸艺术的美,由此产生用剪纸创造美的实践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在剪纸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剪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有趣的剪纸实践中启迪学生思维与智慧。

剪纸不仅可以剪出物体的外形,还可以用它来进行游戏与美化生活环境[1]。例如:剪窗花的过程,可以使学生了解民俗风情;剪拉花可以让学生品味到装点生活的情趣,感受民间节庆气氛;等等。在剪纸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通过剪脸谱制成有趣的游戏面具,进行操作性的游戏。剪出花样繁多的图案来装饰服装,在学生中开展服装表演等,激发学生美化生活、营造美好情境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

3 动手实践,让学生掌握剪纸基本技能

在初中剪纸教学中,如果只让学生进行剪纸作品的欣赏,或者让学生信马由缰地去剪,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与手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起初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让学生从简单的学起,然后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台阶式进行,逐渐提高学生的剪纸技能。如可以让学生从练习撕纸学起,使学生形成整体形象感知能力;然后让学生认识剪纸工具,掌握剪纸工具的操作与使用方法。从练习简单的剪纸制作开始,从对边一折剪到对边二折剪,从左右对称剪到对角等,逐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作造型简单的剪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剪纸欲望[2]。

在剪纸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不要采取包揽式教学模式,不要告诉学生如何去剪,而是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反复尝试,例如:这个图案应该使用阳刻还是阴刻?应该如何来剪?这些问题都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或者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在剪纸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因为总是剪破纸,刀刻的纸会出现毛边,可能会丧失学习信心。教师要对其进行鼓励,启发他反复实践,认真反思:为什么会总是把纸剪坏?花纹的边沿为什么处理不好,出现毛边?并且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反复实践,学生剪出漂亮的作品,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4 创意剪纸,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在美术剪纸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剪纸技法与本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让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剪纸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剪纸技法,刚开始起步阶段,可以让学生对精美的剪纸作品进行描摹、模仿。在此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在继承民间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善于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的元素,使剪纸艺术更具生命力。所以,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学生学会细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掌握素材,并为学生提供多剪多练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如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尝试在不同的材质上进行剪纸创作,形成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给学生焕然一新的感觉,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剪纸活动正好为学生提供了活动与实践的机会,是学生喜欢的一项美术创作活动。剪纸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非常简单,学生稍微具备操作能力、掌握基本的剪纸技法后,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造型能力,剪出富有个性特色与情趣的剪纸作品,使剪纸成为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初期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要采用“一把剪刀任我剪”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自由剪,学生在剪的过程中可以剪出对称型,如剪出团花、二方连续等造型。学生由简单到复杂地剪,然后进行自由创作,在自由剪刻中逐步形成创新思维能力。这是学生亲身体验、亲自操作,感知事物本质的过程,也让学生对剪纸形成较为完整与生动的形象认识能力[3]。

在剪纸创意活动中,学生应该是自由的,教师不要过多干涉学生,手把手地教学生剪纸,而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取得成功的信心。不要对学生求全责备,允许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发现学生有好的想法、好的创意、好的剪法,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整个剪纸过程是学生充分动手实践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剪纸创作成功的过程,促进学生用剪纸艺术语言表达自身情感与生活的能力。

5 评价激励,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在经过一段剪纸训练之后,教师要把学生的无意识创作行为转化为有意识创作行为,并且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用语言加以描述。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评价交流,交流环节要灵活运用,可以在剪纸过程中,也可以在剪纸以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参加讨论与交流,对学生的突出表现进行激励性评价。当一幅幅学生精心创作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之后,教师给予赞赏与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间的互评,让学生认真倾听同伴的意见与建议,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改进、完善、优化。在剪纸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基本剪纸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受到美的感染,发展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

6 结语

总之,在初中美术剪纸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提升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

[1]吴德学.基于快乐教学的初中美术与民间剪纸的课堂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16):129.

[2]陈国娟.关于剪纸艺术特色教学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2(8):138.

[3]马芬.浅谈把剪纸艺术引进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5(8):121.

G633.955

B

1671-489X(2016)13-0103-02

作者:靳亚丽,汶上县南旺镇中学(272506)。

猜你喜欢
剪纸作品剪纸美的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作品
季玉兰剪纸作品
剪纸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于富业剪纸作品
剪纸
剪纸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