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收型玉米新品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2016-02-18 05:36李汉杰
河北农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单粒脱粒农科

李汉杰

机收型玉米新品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李汉杰

一、机收型玉米新品种的推广现状

为了降低玉米种植成本,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等到玉米含水率降到25—30%时,用玉米收割机直接收获籽粒,不需烘干,直接入仓,像收小麦一样收玉米。从效益来看,玉米籽粒直收机械化技术节省了玉米剥皮、拉运、晾晒、存储、脱粒等作业环节和成本,亩可节约成本100元左右,省工节本增效明显。

盐山县自2013年开始试验机收脱粒型玉米新品种,在掌握相应的密度和最佳播期、播量、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的基础之上,2014—2015年逐步推广,总面积达2万亩,2016年获得飞速发展,推广面积达5万亩左右,推广的主要品种:京农科728、联创808、先玉335等优势品种。以下以京农科728为例简述其高产栽培技术:

二、京农科728的品种特性及其产量表现

品种来源:京MC01×京2416,审定情况:2012年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2003。

特征特性:京津唐夏播区出苗至成熟98天,与对照京玉7号相当,比京单28早熟1天。株型紧凑,株高276厘米,穗位94.5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17.7厘米,穗行数14—16行。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7.1克。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茎腐病,感弯孢叶斑病,高感玉米螟。籽粒容重757克/升,粗蛋白含量9.03%,粗脂肪含量4.12%,粗淀粉含量73.33%,赖氨酸含量0.31%。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京津唐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15.2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8.8%。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0.4千克,比对照京单28增产7.4%。

三、京农科728高产栽培技术

1、适期早播,足墒播种

“春争日.夏争时”,夏玉米要力争早播,晚播一天,晚熟七天。夏玉米力争在6月10—20日播种完毕,适期早播达到苗全苗壮是高产稳产的第一关。

足墒播种:夏玉米若土壤墒情不足,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一定要浇足、浇透底墒水,土壤相对含水量在55%—60%时,降雨量须达到7—15毫米以上;含水量在45%—55%时,降雨量须达到14—25毫米以上。确保底墒充足和田间出苗率,力争达到一播全苗,苗齐苗全苗壮是玉米创造高产的关键。

2、精细整地、下大力提高播种质量

目前玉米生产已进入“七分种三分管”阶段,抓好播种质量已成为玉米栽培管理的核心。播种质量差会造成出苗不齐、缺苗断垄等一系列问题,使玉米大幅度减产。夏玉米一般都贴茬播种,小麦收割以后要用圆盘耙多耙几遍,清除地面杂草,精细整地,表土无明暗坷垃,确保地面平整,松紧适宜,提高土壤保水蓄水能力,改善耕层质量,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提高播种质量和田间出苗率。

3、应用玉米单粒精播技术,适当提高留苗密度

玉米高产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选用耐密型品种和确保适宜种植密度是玉米增产的关键技术措施,玉米单产的提高既要确保单穗粒重,更要适度增加收获穗数。目前我县玉米种植密度已普遍达到4000株/亩,但通过进一步扩大耐密型品种的应用和培肥地力,提高收获穗数仍有空间。中高产地块在原来玉米种植密度的基础上适量增加500株/亩左右,力争达到4500株/亩。实践证明京农科728种植密度范围较广,每亩4500—6000株,但以亩留苗4800—5200株产量水平最佳,适合单粒精播。玉米单粒精准播种技术是应用玉米精准播种机按照玉米田间要求的留苗密度及行距、株距,准确播种,一穴一粒,粒粒成苗的玉米播种技术。

其技术的优点:

(1)省种。传统播种技术一般每亩用种量2.5—3.5公斤;单粒精准播种技术每亩仅用种1.5公斤左右,每亩可节省种子1.0公斤以上。

(2)省工省力。传统播种技术需要间苗、定苗;单粒精播省略了间苗、定苗环节,节省了人工成本。

(3)提高养分、水分利用率。传统播种技术每穴2—3粒,出苗后一穴多苗,会出现苗欺苗和间掉的苗浪费养分、水分现象,间苗、定苗有时也会对留下的苗根部造成损伤,易出现三类苗影响生长整齐度。单粒精准播种没有多余的苗争肥、争水,也不存在伤根现象,保证苗期养分、水分供应,促进玉米幼苗前期早生快发,保证苗齐苗壮,提高植株的综合抗性。

(4)保证最佳密度。单粒精准播种是按照品种的最适密度进行,有利于争取最佳密度,充分发挥品种的产量潜力。

(5)提高除草剂药效。由于单粒精准播种省去了间苗、定苗环节,不会因人工进地操作破坏地表除草剂所形成的药膜,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提高果穗均匀度及产量。单粒精准播种的种子经过精选和分级,粒型、粒重较一致,每一个植株吸收的营养也保持一致。通风透光良好,因而果穗均匀一致,降低空秆和小穗率,每亩增产潜力至少在50—70公斤。

采用该技术要具备三个条件:

(1)高质量种子。要求种子发芽率达到95%左右,纯度达到98%以上,其它各项指标也均高于常规种子。目前本市可用于单粒播种的品种有3—4个。

(2)单粒精准播种机。主要有气吸式和勺轮式两种。气吸式播种机依靠高速风机产生的负压驱动排种;勺轮式播种机依靠自身行走轮驱动排种。目前京郊可用机型有进口的美国迪尔玉米精准播种机和国产玉米多功能精准播种机。

(3)技术配套。精细整地:地面平整、清洁,无大垄块、坷坎,秸秆和根茬粉碎程度细。种子包衣:所用种子必须经过包衣,以防止地下害虫对幼苗造成危害,发生缺苗断垄现象。足墒播种:保证足墒适时播种,确保出苗整齐一致。株距准确,严格按照品种的适宜密度确定播种粒数。精准播种:播种深浅适度、一致,覆土薄厚均匀,无重播、漏播。

4、大力推广配方施肥

我县玉米田氮肥投入较合理,但磷、钾肥不足。合理增施磷、钾肥,以增加植株的生理抗逆性。磷素营养可提高玉米耐旱能力,钾肥则利于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玉米生产还应尽量多施有机肥,施用量要达到2000公斤/亩,全生育期要保障氮素14.0—16.0公斤/亩、五氧化二磷6.0—8.0公斤/亩、氧化钾8.0—10.0公斤/亩,低肥力地块应适当增加施肥量。施肥方法其一:48—50%的掺混或复混配方缓释肥基肥随播种一次性施入;其二采取播种前将30%左右的氮肥和全部磷、钾肥底施,剩余的氮肥于大喇叭口期等雨追施穗肥。

5、玉米生长的小喇叭口期注意喷施玉米“金得乐”+氯虫苯甲酰胺等

在抽雄前7—11片叶注意喷施玉米“金得乐”等植物生长调节剂40毫升/亩,兑水30斤,要求晴天的下午5点以后无风时喷施,做到喷施均匀、不漏喷、不重喷。喷施玉米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可以降低株高15厘米左右,达到“杆壮、穗大、粒肥”,穗下叶片平展,穗上叶片上冲,做到“四两拨千斤”,起到肥料无法替代的作用。在缩节的同时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

6、大力示范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

采用玉米机械收获技术,选用与种植行距配套的优质玉米收获机,实现收获高效、低丢失、低破损。玉米籽粒直接收获技术是使用玉米专用联合收获机械一次完成秸秆粉碎、摘棒、剥皮、脱粒、清选、秸秆抛撒等作业,同时实现籽粒直接收获与秸秆还田的现代化轻简技术。

玉米籽粒直接收获技术实现了一次性机械化作业完成收割、摘穗、脱粒、秸秆粉碎、抛撒还田作业,在田间直接收获玉米籽粒。示范结果表明:机收籽粒质量符合国标要求,田间产量损失率低于3%,籽粒破损率低于5%,杂质率低于0.3%。在田间直接收获玉米籽粒后,通过与粮食收购企业进行“湿粮收购”洽谈合作,完成了玉米籽粒从田间直接到企业的直收、销售链条。农民可以借此在田间地头像收获小麦一样直接收获、销售玉米籽粒,简化农事操作环节,实现了节本增效。该技术与人工收获和机械收获果穗相比亩分别节约成本120—180元(收割、运输、晾晒、脱粒)和80元(晾晒、脱粒)。

籽粒直收技术的关键指标适用于京农科728等。合理判断收获期,玉米苞叶干枯、蓬松,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的完熟期后,仍需立秆晾晒10—15天(因气候条件适当调整),在籽粒含水量下降到25%—28%左右时方可进行机械化籽粒直接收获作业。选用适宜的玉米籽粒收获机,作业速度7—8公里/小时,留茬高度低于30厘米,如选用约翰迪尔-C230、中农博远4YL-5和雷沃谷神4YL-4E1玉米籽粒直收机等。作业质量要求田间产量损失率低于3%,籽粒破损率低于5%。

(作者单位:盐山县农业局)

猜你喜欢
单粒脱粒农科
基于人工击打脱粒原理的食葵脱粒装置设计与试验
家蚕种质资源单粒缫丝成绩评价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玉米单粒播种子质量标准实施我国精量化播种步入规范化新时代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家蚕单粒缫丝质评价体系初报
柔性差速带式单株大豆脱粒装置设计与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