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暖气如兰 德艺双馨志高远

2016-02-21 05:52杨瑞龙樊省安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甘肃中医药大学
西部中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李妍佛手主任医师

巩 婷,杨瑞龙,樊省安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甘肃中医药大学



杏林春暖气如兰 德艺双馨志高远

巩 婷1,杨瑞龙1,樊省安2
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中医药大学

从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医者仁术、妙手回春;传道授业、桃李吐芳;潜心治学、医研并进;衷中参西、硕果累累5方面系统回顾了李妍怡主任医师志于杏林、仁心仁术及其学术思想。

李妍怡;德艺双馨;传略

李妍怡主任医师自幼天资聪慧,敏而好学,博学强记。于1978年恢复高考之际以优异成绩考入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医疗系。初入杏林,她满怀新奇,在指导教师引导下,饱读经书,勤于临诊,未敢懈怠。在校期间她熟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为日后中医临证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83年作为甘肃中医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至甘肃省中医院工作至今。

李妍怡主任医师师从著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家夏永潮主任医师,李主任勤学好问,悟性极高,得其妙传,继夏老之后成为了一代名医,故撰文以记之、传之、颂之。

1 医者仁心 大爱无疆

李妍怡主任医师为人正直,待人谦和,医风淳朴,医德高尚。遵循“大医精诚”之古训,严格要求自己“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临证30余年,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病痛。李主任常教导学生:“对危重的患者,不能轻易放弃,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都要坚持,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没有回头路。”从医数十载,李主任对患者一视同仁,不分贫富贵贱,认真聆听,耐心解答,不曾厌倦。神经内科疾病通常较为复杂,且就诊患者以年老者多见,言语不清、行动不便者繁多。每每临证,李主任定认真耐心听取每一位患者之诉,脉诊查体均未曾误。神经科疾病查体复杂且缓慢,李主任从未厌倦,没有任何怨言。对外地以及偏远地区的患者,李主任除悉心为患者诊疗疾病外,常常主动为患者联系检查科室以便优先检查,节约患者时间,便于外地就诊患者及时返回。对于贫困无法支付就诊费或医药费携带不足者,李主任也常常慷慨解囊、予以资助。

李主任从医早期为了更有利于工作,不得不将其幼儿交于父母代养,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医疗事业。李主任住家较远,每日披星戴月,为了这份热爱的事业,十年如一日骑自行车上下班,风雨无阻。目前,李主任每周门诊三次,每次门诊患者约50余人;每周大查房一次,对患者的诸多提问,从病因病理、治法方药及健康宣教,逐一解答,充分表达出对待患者的爱心、关心及耐心。

医学家孙思邈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李主任正是将这种“大医精诚”的精神融贯到了30余载的从医生涯中。

2 医者仁术 妙手回春

行医30余载,李主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通临床诸科。尤擅长于治疗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痴呆、眩晕、面瘫、脑瘫、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强调疾病在一定时期、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气血失调,出现不同程度的瘀血。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因“久病入络为血瘀”,故血瘀症成为临床常见中医症候,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常贯穿于疾病始终。中风病因病机以外风和内风立论,临床中以内风发病者居多,而内风致病论除“热极生风”“阳亢风动”“血虚生风”外,李主任认为瘀血亦可导致风动,从而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主症。瘀血生风的根本病机在于瘀血阻塞经络,筋脉失养,挛急刚劲,故而出现临床风动诸症。因此,李主任基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强调将活血化瘀法作为治疗中风病、眩晕病的基本大法贯穿于疾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如甘肃省中医院院内制剂中风膏、补脑膏、定弦合剂的灵活应用已在临床中收到显著成效。同时对神经系统常见及疑难病的诊治颇有造诣。她遵先师之旨,善活血养血为法,常以佛手散入配方,疗效显著。诊治疾患,辨证辨病准确而用药精当,故而屡起沉疴。临证中善用古方加减治疗各类疾患,颇得患者满意。

案 患者女,49岁。主因“双侧大腿皮肤麻木1年,加重伴疼痛5天”。于2014年4月17日就诊。患者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大腿皮肤麻木不适,由于症状不甚严重,工作、生活均无影响,故未予诊治。5天前夜间受凉后出现麻木加重伴有蚁行感并疼痛,遂就诊于附近社区卫生所,给予“布洛芬胶囊、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以及针灸治疗2天,疼痛有所缓解,仍有麻木及蚁行感,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科门诊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无特殊家族史。查体:双侧大腿外侧下2/3皮肤感觉迟钝,痛触觉减退,肤色正常。无牵涉痛及放射痛等。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舌淡紫,苔薄白,脉沉细。辅助检查:双下肢肌电图提示正常;腰椎正侧位片未见明显异常。结合病史、症状及相关检查,诊断为双侧股外侧皮神经炎;中医诊断为血痹,辨证为气虚血滞。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处方如下:黄芪30 g,桂枝10 g,白芍20 g,赤芍10g,鸡血藤10 g,川牛膝15 g,怀牛膝15 g,当归20g,木瓜10g,甘草5g。加生姜10g,大枣6枚为引,7剂。并嘱注意休息以及避免受凉。二诊:2014年4月24日,患者诉服药后麻木感明显减轻,蚁行感消失,然服药后偶尔出现大便不成形。效不更方,因考虑便溏可能和白芍、当归润肠通便作用有关,故上方减白芍、当归为10 g,加茯苓、白术各10g,川芎10g继用7剂。经治疗2周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双侧大腿外侧麻木感消失。患者2014年6月15日因头痛再次就诊,问及上证,言此后未再发作。本病常为单侧患病,双侧患病较为少见,个别病例可伴有剧痛。近年来本病主要以针灸治疗为主,而关于中药治疗的报道较少,李主任遵先贤之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指出:“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灵活加减,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而获效。现代研究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有较好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抗炎、镇痛、抗氧化作用。实验研究证明,该方剂可以改善周围神经氧化应激,提高神经生长因子含量等。其中黄芪有一定的拮抗缺氧所致的神经元损伤、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血流状态等。桂枝可以扩张血管、镇痛等。白芍、生姜等可以调节免疫等,并可以抗炎、镇痛、抗氧化等,全方合用,共奏养血和血、疏经通络之效[1]。

3 传道授业 桃李吐芳

李妍怡主任医师于2003年被聘为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被确定为省级师承教育指导老师,2014年被聘为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李主任循循善诱、善于激发学生的医学兴趣爱好。不仅讲授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而且乐于传授其经验心得,严谨教学,甘为人梯,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不懈努力着。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9名,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8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名,师带徒出师3名,目前跟师3名。其中出师学生中有1人已晋升为主任医师、2人已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其中数名硕士研究生在李主任指导下进一步读博深造。多年来,李主任带教过、指导过的学生遍布全省各地,并逐渐成为医疗、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对中医事业的发展及振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 潜心治学 医研并进

李妍怡主任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学科带头人,甘肃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开展了“佛手”系列自制药品和方剂为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非药物疗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神经功能障碍、中药外用治疗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疼痛麻木等症状等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在我省率先建立了卒中单元,将脑卒中的急救、治疗、康复和预防一体化,并将中医康复与现代康复相结合。在前辈创立中风膏、补脑膏基础上,基于“佛手散”再次创立佛手定痛汤、定眩合剂、佛手养心汤、佛手祛风汤、佛手通痹汤等中医佛手系列方剂,临床验证对于头痛、眩晕、心悸、面瘫、麻木等症效如桴鼓。李主任带领的科研团队亦证实中风膏具有明显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比值、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及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可增强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性;此外,能改善微循环和解除微循环障碍,有利于细胞的营养和氧的供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2-8]。定眩合剂常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实验研究证实其可有效降低全血黏度,起到化瘀作用。同时,可调整提高中枢抑制性氨基酸含量和降低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显著改善脑内神经递质水平的异常状况,使脑神经元兴奋性恢复正常,从而减轻兴奋性毒性损伤。

5 继承创新 硕果累累

李妍怡主任医师师承前贤,汇各家之长,博采众方,继承创新。提出“瘀血生风”在脑病发病中的重要意义及活血化瘀法在脑病治疗中的灵活应用;并逐步在脑病诊疗中建立病、症、证结合与理、法、方、药相统一体系,同时继承及发扬佛手系列方剂。

李主任杏林耕耘之际、笔耕不辍,先后著有《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夏永潮医案医话》等5部医学专著。在省级以及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及参与课题数十项,其中主研课题补脑膏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分别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省级科研课题5项。

李主任工作以来先后担任甘肃省中医院心脑科副主任、心脑科主任、心脑血液病科主任,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卫生厅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003年被聘为甘肃省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7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学科带头人;2008年成为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专家;2010年被确定为甘肃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2011年被确定为甘肃省级师承教育指导老师;2012年被确定为甘肃省名中医;2013年被聘为甘肃省中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2014年被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并组建名医经验传承工作室,同年带领团队组建甘肃省脑病临床诊疗中心。现任全国民族医药协会副会长,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学会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学会主任委员。

30多个春秋过去了,青春立志,至此不悔。李妍怡主任医师不但为甘肃的中医事业,更为人民的健康幸福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时至今日,依然工作在临床一线,孜孜不倦,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医精诚”的内涵和一名医生的道德和操守。

[1] 樊省安,李妍怡.双侧股外侧皮神经炎1例报道[J].光明中医,2015,30(9):1983-1984.

[2] 李妍怡,窦友义.中风膏对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5):281.

[3] 东红,李妍怡.中风膏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干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5):161-162.

[4] 刘雪君,王晓萍,李妍怡.中风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54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11,24(4):52-53.

[5] 杨涛,刘志军,李妍怡,等.中风膏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4):83-84.

[6] 黄正良,崔祝梅,任远,等.中风膏的血液流变学与免疫功能的研究[J].中成药,1992,14(11):31-33.

[7] 杨瑞龙,李妍怡.中风膏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G l u、N M D A-R1及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1):5-8.

[8] 刘志军,闫燕,李妍怡,等.中风膏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及Caspase-3、Bcl-2表达的影响[J].中成药,2011,33(12):2146-2150.

A Doctor with Superb Medical Skills and Good Medical Ethics:National Famous TCM Doctor Chief Physician Li Yanyi

GONG Ting1,YANG Ruilong1,FAN Sheng′an2
1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50,China;2 Gans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ef physician Li Yanyi′s academic thinking and her benevolent mind and heart were reviewed systematically from her care to the patients,her superb medical skills,imparting the knowledge to the students,rigorous scholarship and great achievements.

Li Yanyi;wealth in ethics and technology;brief biography

巩婷(1979—),女,博士学位,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脑病的中医诊治。

R24

A

1004-6852(2016)01-0051-03

2015-10-15

猜你喜欢
李妍佛手主任医师
论一颗蛀牙的长成
建佛手高效栽培技术
抬头看看天
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川佛手多糖工艺的优化
What’s the Future of Paper Books(节选)
The Broken of the American Dream
金佛手
佛手花
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王希浩主任医师采用补、调、通法治疗闭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