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比拉克:再造通天塔

2016-02-23 18:38张启彬
东方艺术·大家 2016年1期
关键词:艺术大师塔身宿命

张启彬

据《圣经·旧约》记载:大洪灾难过后,天下人都讲同一种语言,并联合起来修建一座通往天堂的高塔。上帝得知人类的计划后,觉得这是一种冒犯其神圣尊严和绝对地位的行动,便设法阻止,让人类使用不同的语言,使得沟通和交流成为了障碍,致使协作无法顺利进行,因而,人类建造通天塔的这一计划就此失败。

然而,艺术的语言是无国界的,艺术中的通天塔更不需要众人合力而为。真正的艺术大师会以卓越的天性和思维、勤奋的努力和自制,以及近乎固执的追求和超乎想象的投入,凭借一己之力穿透任何阻碍去构建一座“通天塔”。如果说20世纪的先锋派艺术大师毕加索、达利和高迪应属这样的一类人,那么,苏比拉克绝不与之逊色。

在苏比拉克的作品中能看到带有古希腊的人文情怀、文艺复兴的理性意识,以及中世纪宗教情怀和骑士精神,他对艺术的执着可谓是“疯狂并理性”。1927年3月11日出生的他具有非凡的感知力与创造力,这可能也是隶属于水象星座“双鱼”所赋予的天性显现。

1986年6月10日,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纪念碑雕塑落成的三年后,年届六旬的苏比拉克近乎要告别年龄层面上的甲子,而进入艺术创作上的下一个纪元。他豪迈地接受了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外立面“耶稣受难记”群组雕塑的创作任务,这似乎是对伟大建筑师高迪逝世六十周年的致敬和纪念,但又像是苏比拉克本人再造“通天塔”的又一次开始。

早在1955年,苏比拉克就以青铜为材料塑造《巴比伦的通天塔》(The Tower of Babel),这件作品以简洁青铜立柱搭建了带有几何抽象意念的巴比伦之塔。这件作品在“构成主义”的应用方式上的表达,可以看出其当时对艺术本体结构与形式语言的关注和解读。而在1976年的作品《通天塔》(Bable)中,则能窥见其对哲学与宗教意义的注入。塔身内部巨大的骨头,似乎预示着在通向天堂的过程中,永远无法逃避人类的终极宿命—对死亡的敬畏与不可逃避性。在塔身宏伟高大的构成和表象之外,不断奋进和突起可能源于宇宙宿命中那股存在与不安的抗争。

正如《孤岛》(The Island)一样,这件完成于2005年的作品,带有极强的主观意识。而在此前后,苏比拉克已将创作的重点从雕塑转向了绘画。这幅丙烯绘画中,迷宫般的一座城池在大海的波浪中被狂风暴雨咆哮着。看似大海无法对固若金汤的这一“岛屿”构成任何威胁,但其本身却充满了迷雾重重的沟回,无法自我救赎和解脱,也无法让外界轻易辨识和认知—每个人可能都是一座孤岛。这也许就是他的艺术哲学。

也许通天塔本来就不应该像《圣经》所说的那样合力而为,也许上帝打散大家的协作也没有什么过错,因为,每个人可能都可以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通天塔。至少,我在苏比拉克身上看到了事实。

猜你喜欢
艺术大师塔身宿命
移动式港口起重机塔身及拉杆设计分析
与古代艺术大师画水墨
宿命
和艺术大师画秋天
下期主题 和艺术大师画春天
和艺术大师画冬天
一种顶升套架自升式的内爬塔机
摩拜的宿命
那一箭,沉寂了宿命的跫音
星河流转,宿命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