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的流行及中西医诊疗

2016-02-23 12:50周校国逯永强贾丽香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流行球虫病

周校国,逯永强,贾丽香

(1.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 150030;2.天津市中升挑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380)



鸡球虫病的流行及中西医诊疗

周校国1,逯永强2,贾丽香2

(1.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 150030;2.天津市中升挑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380)

摘要:鸡球虫病属于寄生原虫病的一种,具有极大的危害。球虫病原能够在养鸡生产中广泛存在,非常容易引发球虫病,既导致饲料利用率降低,还容易造成混合感染,且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对使用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防治鸡球虫病时,主要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药物。本文介绍鸡球虫病的中西医治疗,供参考。

关键词:鸡;球虫病;流行;中西疗法

1流行特点

鸡球虫病主要是小于3月龄雏鸡容易发生,尤其是15~45日龄非常容易感染,且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小于11日龄的幼雏基本不会发生,成年鸡大多数是带虫者,且产蛋和体重都受到影响。该病一般在22~33℃且雨水较多的春、夏季节容易发生。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雏鸡直接采食孢子化卵囊而发病,且饮水和饲料、饲养人员、用具和其他昆虫等都能够作为传播者。此外,经过治疗康复鸡也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来源。育雏鸡群饲养密度过大,日粮配制不合理,饲料中含有较少的维生素A等,都能够导致该病的流行。

2临床及病理变化

2.1急性盲肠球虫病

病鸡初期精神沉郁,缩头闭眼,羽毛逆立,嗉囊涨满,体温正常或偏低,食欲减退,饮欲增强,排出血便,且污染肛门周围的羽毛,由于自体中毒而导致共济失调,出现两翅下垂、痉挛、麻痹等神经症状。病鸡一般在感染后的第六天开始排血便,大部分第七天停止出血,而感染8天后依旧能够存活的病鸡,通过加强饲养管理能够逐渐康复。对病死鸡进行剖检,能够看到主要病变发生在盲肠,盲肠明显肿胀为原来的若干倍,呈暗红或棕红色,质地坚硬,肠壁明显增厚,内容物通常是血液或血块,浆膜上出现密集的小白点或小血点。

2.2急性小肠球虫病

临床症状基本与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类似。正常情况下,通常育雏后期和青年鸡容易发生,偶尔成年产蛋鸡也能够大群发病。剖检急性病鸡,能够看到小肠黏膜出现大量的如同粟粒的出血斑和灰白色的坏死灶,且小肠严重出血,并含有干酪样坏死物。该类型的最大特征是小肠长度缩短到正常的一半左右,而体积却增大超过2倍。

2.3慢性球虫病

病鸡感染4~6天后,在小肠前段和中段的黏膜上形成大量的环状、线状、点状的灰白色坏死灶,且肠壁失去弹性,同时由于黏膜上皮组织脱落导致黏膜层明显变薄。病鸡食欲减退,大量饮水,但依旧出现脱水症状,排出水样稀便,且含有没有完全消化的饲料,有时也会排出细长的粪条,且包裹黏液,通常不会明显的排出血便。如果感染比较严重,且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也能够引起病鸡死亡。

3诊断

该病可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粪便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粪便检查是指利用显微镜查看肠内容物中是否存在球虫卵囊。先取一片干净的载玻片,并将1~2滴清水滴在上面,然后用火柴棒挑取1小块新鲜粪便,如火柴头大小即可,将其放在载玻片上,并与上面滴加水充分混匀,之后将其涂成长度3cm左右的条形,略微比玻片窄些,将其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另外,在剖检病死鸡时,也可将小肠或盲肠肠黏膜刮落物或内容物直接进行涂片。如果肠内容物或者粪便中存在球虫卵囊,则在显微镜下能够看到呈卵圆形或圆形的卵囊,其中央为深色的圆形部分,周围比较透明、澄清,且整个卵囊被一个双层的膜所包裹。

4中西医治疗

4.1西药疗法

病鸡可使用5%的预混剂盐霉素钠进行治疗,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69mg,连续使用3~5天;使用10%的甲基盐霉素预混剂进行治疗,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60~80mg,连续使用3~5天,治疗效果较好;使用45%或15%的拉沙洛西钠预混剂(球安)进行治疗,也可以将拉沙洛西、拉沙菌素,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75~125mg,连续使用3~5天;使用5%赛杜霉素钠(禽旺)预混剂进行治疗,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5g,连续使用3~5天;使用0.6%氢溴酸常山酮(速丹)预混剂进行治疗,每千克饲料中添加3mg,连续使用5天;使用25%二硝苯甲酰胺、二硝托胺球痢灵预混剂进行治疗,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50mg,预防量减半;使用盐酸氯苯盐酸氯苯胍(罗本尼丁)片进行治疗时,按每千克体重内服10~15mg,或者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30~60g10%的盐酸氯苯胍预混剂;使用乙氧酰胺苯甲酯进行治疗时,每千克饲料中添加4~8g。

4.2中药治疗

可取15g甘草, 7g大黄,黄柏、黄连各10g,全部研成细末后充分混合,雏鸡每只每次使用0.5~0.8g,成年鸡每只每次使用1.5~2.0g,直接灌服或者添加在饲料中饲喂,连续使用3~5d。取20g甘草,30g黄苓,10g大黄,黄柏、黄连各12g,全部研成细末后充分混合,雏鸡每只每次用0.3~0.5g,成年鸡每只每次1g,每天2次,连续使用3~7d。取常山,雏鸡每只每次使用0.3~1.0g,成年鸡每只每次用1.5~2.0g,加水煎煮后去药液拌在饲料中给病鸡喂服,每天2次/d,连续使用3~5d。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1-116-01

中图分类号:S855.9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周校国(1979- ),男,本科。

收稿日期:2015-10-27

猜你喜欢
流行球虫病
鸡球虫病的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药物治疗和免疫预防
鸡抗球虫病的防治途径
浅谈袖子在服装潮流中的创新设计
“流行”的历史衍变
黑白色视觉特点及其在服装设计中应用探析
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病抗性主成分分析评估模型的建立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理及其对鸡球虫病的防治
阿德呋啉水溶剂治疗鸡球虫病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