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6-02-23 22:50陈丹孙立波
信息记录材料 2016年5期
关键词:长春贫困生心理

陈丹 孙立波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31)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陈丹 孙立波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31)

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就业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文章在对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级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并提出高校缓解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策略。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贫困生作为大学生的特殊群体,受到自身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自我评价等影响,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更大的阻碍与挑战[1]。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为25%~30%,特困生的比例为8%~10%[2]。帮助贫困大学生生缓解就业心理问题,促进他们顺利就业,不仅对他们的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掌握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就业心理状况,并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应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1.调查基本情况

为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对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级即将踏上实习岗位的贫困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卷》的调查。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14份,回收率为97.3%。其中男生35人,占16.34%,女生35人,占83.66%;临床医学专业67人,占31.3%,护理专业109人,占50.93%,药学专业38人,占17.77%;来自城市的学生52人,占24.30%,来自农村的学生162人,占75.7%。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就业认知、就业压力、就业动机、就业准备等方面。

2.调查结果分析

2.1 就业认知

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40.2%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但是机会很多;27.1%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只有15.4%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很好,就业容易。可见大多数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仍能保持较乐观的心态。关于如何看待当今存在的就业难问题,23.8%的学生先择业再就业,60.3%的学生先就业再择业,6.5%的学生待业,6.1%的学生继续升学或出国,3.3%的学生自主创业。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多数同学能理智地先就业再择业,但也有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急需转变。

2.2 就业压力

在大学生如何看待就业压力的问题上,70.6%的学生认为有压力,但相信自己能克服,11.2%的学生认为压力很大,无法坚持,7.5%的学生认为没什么感觉,9.4%的学生认为压力越大越好,压力越大动力越大。在就业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压力,多数学生能认清现实,对自己充满信心,不畏挑战。但针对少数认为压力大无法坚持的学生应该积极关注,并及时进行帮助,以免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无法顺利就业。关于在就业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心理的问题上,40.2%的学生出现过自卑心理,14.1%的学生存在自负心理,27.6%的学生存在虚荣心理,46.7%的学生存在焦虑心理,21.9%的学生出现过不满心理,17.3%的学生存在悲观心理,12.2%的学生出现过嫉妒心理,23.4%的学生有从众心理,11.2%的学生存在攀比心理,8.4%的学生存在功利心理,8.6%的学生存在啃老心理,14.5%的学生存在依赖心理。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问题,自卑、焦虑心理比较突出,所以应加强对他们进行就业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扰。

2.3 就业动机

关于希望的就业地点,57.4%的学生选择省会大城市,27.7%的学生选择中小城市,6.1%的学生选择小城镇,4.7%的学生选择农村E、4.1%的学生选择去哪都可以。大多数贫困生在就业时会选择去城市发展,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去农村基层,这样就导致大城市竞争越发激烈,就业门槛高,而农村人才短缺。关于选择工作最先要考虑的因素是,21.5%的学生选择工资待遇,37.5%的学生选择工作单位性质和发展前景, 21.9%的学生选择个人价值的实现,9.3%的学生选择工作稳定,3.7%的学生选择社会需要,6.1%的学生选择兴趣爱好。多数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更看重工资和单位发展等外部因素,功利心理明显,也有约五分之一的学生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择业趋于理智。

2.4 就业准备

对于在校期间,你曾为就业做过哪些准备,28.8%的学生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31.8%的学生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方向,27.6%的学生看过就业方面的书,听过专门的就业讲座,8.3%的学生考过与职业相关的技术证书,3.5%的学生未做任何准备。可见大多数学生都能提前为就业做准备,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有明确的就业方向,但就业准备并不充分。未做任何就业准备的学生在将来就业时可能会遇到更多困难,产生更大压力。关于通过何种途径就业,57.5%的学生参加学校和社会的招聘会,50.5%的学生通过互联网、报纸等搜集信息,33.2%的学生通过老师或者朋友推荐,27.6%的学生通过人才市场,14.2%的学生通过社会关系,3.7%的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说明大多数学生能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拓展就业机会,主动参与就业,能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网络、人际等有效资源。

3.高校缓解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高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服务功能。目前,掌握贫困生的就业心理,探索相关对策,已成为高校关注贫困生群体,深化就业教育的重要工作[3]。

3.1 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首先要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建立合理认知[4]。在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和职业需求的前提下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并对未来就业充满信心。高校应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思路。

3.2 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经济上的拮据可能也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很多贫困生会表现出明显的自卑心理,在就业过程中容易焦虑、悲观,缺乏勇气和斗志。有些贫困生一心希望自己的职业能改变家庭贫困的现状,所以在择业时急功近利,甚至出现虚荣和攀比心理。所以对于贫困生的就业心理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很多高校这方面工作开展的还不够完善。高校就业心理指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如开设就业心理指导课、团体心理辅导、日常就业心理咨询服务等。从多渠道了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困惑,并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让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挑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3 积极做好就业准备

就业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学生进入大学就要积极准备,而学校更要创造一切条件协助学生打好就业基础。首先高校可以通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特长,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和评估,并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高校应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就业铺路搭桥,举办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更多便捷。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建立网络就业平台,如开辟就业信息网站,及时发布就业最新政策和企业用人信息,在网上进行求职指导等,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成效。同时要引导贫困大学生主动拓展社会资源,学会寻求各方帮助,积极获取认知支持和情感支持的力量[5]。

[1]李艳红.高校贫困生的情绪问题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676-677.

[2]李毅,何伟光.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8(1):125-126.

[3]方黛春.论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高校调适[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15-16.

[4]宋瑞平.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实证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9):74-78.

[5]郭西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原则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3):65-66.

TP18

A

1009-5624(2016)05-0156-03

2015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478号)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长春贫困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初夏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印语长春
走进长春净月潭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长春——我热爱的森林城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