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键盘上的“舞曲”
——以《英国组曲》BWV807、BWV808为例

2016-02-24 12:53
戏剧之家 2016年24期
关键词:布列装饰音舞曲

方 林

(邢台学院 音乐系,河北 邢台 054000)

巴赫键盘上的“舞曲”
——以《英国组曲》BWV807、BWV808为例

方 林

(邢台学院 音乐系,河北 邢台 054000)

J·C巴赫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并将复调创作技法推向顶峰。《英国组曲》是巴赫在魏玛时期创作的管风琴曲,该文围绕《英国组曲》BWV807、BWV808的基本特征和内容结构进行分析,为今后学习巴赫复调作品提供一些帮助。

巴赫;《英国组曲》;结构特征

组曲是一种古老的器乐套曲,最早源于对比性舞曲组合。由多个相对独立的乐章组合而成,组曲之间的构思是相统一的,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排列。《英国组曲》是巴赫在魏玛时期创作的管风琴曲,共有六组。《英国组曲》的规模要比同类型的《法国组曲》庞大,情感表现要更丰富一些,结构上《英国组曲》开篇是宏伟庄严的前奏曲,而后依次是柔美的阿勒曼德;活泼轻松的库朗特;感伤幽静的萨拉班德;优雅高贵的小步舞曲;幽默的加沃特;或是欢快的布列;最后是豪爽,奔放的吉格。巴赫抓住不同舞曲的不同特点,互补地组合起来,全面地展现了欧洲宫廷文化生活的面貌。

一、两组《英国组曲》的结构特征

(一)《a小调英国组曲》BWV807

前奏曲体现了英国组曲前奏曲一向冗长的特点,二声部织体,主题由大跳构成,核心音是E-A-A¹。全曲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4)为赋格式织体。1-19小节是呈示和展开部;19-47小节,主题第二次展开,25-31小节用主调的下属做延伸补充。47-54小节,赋格式段落再现,主题在左手上出现,应加重左手弹出主奏的感觉,使曲子的层次感更分明。第二部分(55-108)主调织体间插段。一开始情绪转入安静,左手要连贯,音色做微小的起伏;79-81小节综合前面出现的音型,主题再现,随后左手在e小调作属持续。第三部分(109-163)再现部,主题多次出现。弹奏时要注意音色的颗粒性和延展的对比性,区分出不同音区的不同音色,不能仅仅看到上行或下行就做渐强渐弱,这样会显得有些死板。

阿勒曼德由二声部织体构成,主旋律优雅悠长,虽只有两个声部,但主题结构完整,更像主调织体,左手出现主题时可以不用很强地突出。第一部分(1-12小节)第1小节主题,第6小节中间段转到属调,这里弹奏要轻,做一个小收尾;之后主题在左手出现,右手的附点可以弹得坚定一些,第一部分结束时首部动机再次出现,做这一段的小结。第二部分(13-24小节),一开始采用主题倒影,到17小节做了一个12度的大跳,这里不同演奏家有不同的处理。最后用带附点的三个同音反复音型把全曲推向高潮,全曲结束。

库朗特的节奏很含糊,主旋律的强拍都是长音型,改变了库朗特本身奔跑的特点。第一部分(1-12小节)第4小节开始左右手的拍子不同,高声部变为6/4拍,低音部依然是3/2拍,这一句由弱到强而左手也可以全用跳音做处理。第二部分(13-24小节),依然是以主题倒影展开,第6小节出现下属调,整体主题旋律完整,与第一部分保持平行。整首乐曲可以全以右手为主。

萨拉班德风格沉重、压抑,第一小节开始和弦就要弹得很慢且饱满,这里的装饰音要把它视为旋律线条中的音,不可因装饰音使速度太赶。在有回音记号的音符上,可以先弹奏音符,之后再加上回音,这样不会破坏旋律线条,而且其效果会更好。第5小节开始旋律线条变得宽广,可以以渐强将音乐向前推进。第二部分(13-28小节)以大调开始,主题在中音区17、18小节出现减七的大跳,情绪更沉重;21小节中声部由高音开始下行,最后四小节右手以装饰音向上并没有再推向高潮,而以渐弱结束,给人留下无尽的哀伤。

布列一向是最具民间风情的舞曲,有两首布列,第二首布列是作为中段,弹完第二布列反复弹第一布列至终,才是一首完整的布列舞曲。第一布列是欢快的,第一部分是(1-24小节)开始是两小节的短小乐节,之后进入了无限循环,像舞者不停地在旋转,右手要注意依然保持连贯性。14小节转到e小调上,仍是不停歇地旋转。第二部分(25-56小节)33小节到39小节的旋转句中把左右手的强弱对比加强;49小节是第9小节的倒影,由下行变为上行,之后渐强将全曲推向高潮直至结束。

吉格是快速的苏格兰舞,有两种样式,一是意大利式的节拍,6/8、3/8拍,自由织体写成;二是法式吉格,6/8、6/4拍,第一部分是赋格式,第二部分以主题倒影开始。这首吉格是意大利式的,以自由织体构成,二声部同时进行,风格欢快,以均等的时值进行。有的编者建议可以断奏,练习手腕断奏能力。第一部分(1-34小节)1到4小节是主题,以均等时值流动,左手的对题也以明确的节奏进行对比。第二部分(35-75小节)39到46小节是新素材插句,47小节转到e小调,左右手开始平行前进,之后整首吉格以欢快姿势进入尾声。

(二)《g小调英国组曲》BWV808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每个舞曲都是在欢畅中透出一丝哀婉。前奏曲是独奏协奏曲,由两大部分交替构成。第一部分:A段(1-32)具有合奏的效果。第8小节开始以四小节为一个乐句,每两小节的第一个音要加重;16小节,要将上方声部的长音突出,中声部要弱;B段(33-65)这一段更像是独奏,上下声部相呼应,触键要敏锐。45小节开始左手连奏,具有抒情意味,每两小节中声部加入一个长音,可以将中声部强调出来,以加强周期性。最后以平行六和弦终止。第二部分:A段(67-98)与第一部分A段的呈示部一样,有合奏的性质。B段(99-179)展开段,99到138,动机表现明确;161到180为连接段,可以做渐弱为更巧妙自然地连接下一段。再现部,主题分段逆行出现,形成乐句。前奏曲的每个乐句为下行,欢畅中透出一丝阴郁,速度不用太快。把握好声部的线条分布,主题的每个音要扎实地弹出,体现出它的起伏。

阿勒曼德二声部为主,旋律优美,线条清晰。主题出现在低声部,右手为对题。第一部分(1-12)3-4小节高声部与中声部用对题的节奏,像是两个人在窃窃私语,第5小节是过渡句引出主题,之后主题频繁地在高声部、中声部和低声部出现,以低声部推向高潮,最后第一部分在安静中结束。第二部分(13-24)右手以主题倒影的形式出现,左手以g小调的属开始,在14小节以c小调为对应,第16小节过渡到降B调的属上,之后主题慢慢出现。

整首阿勒曼德的主题中十六分音符要弹奏得均匀并赋予丰富的表情,保持整部曲子的完整,不要以乐段的方式来弹奏。

库朗特没有明确的主题,都是以八分音符构成乐句,每个乐句最后一个音都是下行,弹奏时要注意力量的强调和流畅性。整体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16),重点主要体现在节奏型的变化上,以及装饰音的把控;第二部分(17-32)在g小调的属上开始,与第一部分相同,也是要抓住不同节奏型的第一拍,可以加重每拍的二分音符,让声部划分更明确。

萨拉班德是这两组中风格最优美的一首。整体分三段,第一段(1-8),一开始低声部便是漫长的主持续,在主持续的背景上又以不协和音程推进音乐的流动,直接把人带到黑暗和忧郁中。第二段(9-16)转到大调上,感情色彩也明朗了,线条开始向上进行,仿佛洒下一丝阳光,到13小节低声部一连串的减三和弦将音乐带向低谷,这里音乐做渐强以引出下一段。第三段(17-24)低声部是六级音持续,高声部要为装饰音留出一点空间,每个装饰音都要弹奏清楚。21小节高声部是主持续,后进入宣叙音调结束全曲,为忧郁的色彩添加了一笔明亮。

加沃特原本是淳朴风趣的民俗舞曲,后进入宫廷贵族,变得优雅潇洒。中速四拍,起始句在第三拍。本首加沃特分为两个部分,曲风快速活泼。第一部分(1-21)左首以断奏的形式进入,八分音符的节奏要平稳进行,不能太仓促。第二部分(22-38)22到27小节低声部是漫长的主持续,一连串的装饰音做背景,右手每拍的强音形成音阶。

吉格是由三声部赋格织体构成。主题篇幅很长,第一部分(1-20)主题出现后,左手紧接以答题方式进入,右手以对题形式相呼应,11小节做一个小尾声。12小节左手在属调进入,右手对题声部的上方加入和音层。18小节突然出现强音,右手出现答题,第一部分结束。第二部分(21-44)主题倒影的形式开始,并且在31和34小节出现两次倒影;41小节开始旋律上行,加强了节奏,最后渐强到最强结束全曲。

二、两组《英国组曲》的演奏特点

这两组《英国组曲》的布局特点是以一个短小动机或者一个简单的主题构成一部精致又宏伟的作品。巴洛克时期是充满矛盾的时期,其音乐也是在夸张地表达情感,所以只是一味地追求层次分明,就会缺少独有的格律性的浪漫。弹奏巴赫键盘作品首先要先掌握他的规模,篇幅规模越大的乐曲他的力度布局越丰富,《英国组曲》中的前奏曲,篇幅宏伟,在弹奏时就要把每个段落表达清楚,它们之间的对比性,力度音色的变化。其次要有体裁感和结构感,了解作品是什么体裁,才能明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及情感表现。如《英国组曲》中每个舞曲的体裁特征不同,阿勒曼德是典雅的,库朗特是活泼奔跑的,萨拉班德是安静缓慢的,布列或加沃特是旋转明亮的,吉格是热情奔放的。弹奏慢速的乐曲就要注意装饰音的处理,可以把速度自由一些处理;快速的就是要注意乐曲结束时的处理,触键强弱的对比,声部之间的互补协调;而结构感是对作品整体和部分的把握,划分段落,区分主题,对题,和需要强调的旋律。前奏曲,篇幅很长,要划分清楚段落,呈示、展开、再现和结尾,最后把握层次感,弹奏复调音乐就要摆脱单声部线条的影响,做到“一心多用”,在弹奏时要时刻注意音乐线条的走向,各声部之间的协调对比,并不是主题一出现就要加重声音压倒其他声部,而是要看乐曲的整体,如《第二英国组曲》前奏曲,主题在每个乐段都会出现,而在音响减弱的中段出现时可以弱化处理。主题出现在中声部,而高声部正是向上的走向,这里需要强调的就是高声部而不是主题。

三、结语

巴赫《英国组曲》的创作将民间、宫廷的舞曲与键盘结合,犹如是在键盘上跳舞,演绎了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生活,充满世俗情怀。学习者一方面了解了古组曲的特点,一方面又学习了复调音乐的多样性。通过对《英国组曲》的作品分析,了解其内在结构,一个主题,一个动机的巧妙运用表达了每个舞曲自身特点,不仅可以感受到不同舞曲的旋律美,而且还可以吸收学习不同技法。巴赫的音乐体现了德意志精神,将复调音乐推向顶峰,是音乐作曲家取之不尽的源泉,他的作品思想内涵丰富,其复调的逻辑感和格律感仍是值得去学习和不断探索的。

[1]林华.我爱巴赫[M].上海音乐出版社.

[2]英国组曲(布索尼版)[M].湖南文艺出版社.

[3]唐瑾.巴赫《英国组曲》之萨拉班德演奏法初探[J].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4).

J605

A

1007-0125(2016)12-0080-02

猜你喜欢
布列装饰音舞曲
装饰音在爵士鼓演奏中的作用探析及运用策略
冬的舞曲
瑶族舞曲
钢琴装饰音发展探究
布列松与决定性瞬间
肖邦钢琴作品中装饰音的运用
——以辉煌大圆舞曲为例
阿布列林·阿布列孜:新疆“焦裕禄”
烂漫舞曲
亨利在英国
板鼓与大鼓音乐中的装饰音演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