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鸭蛋夏季孵化综合管理技术

2016-02-24 08:06高玉华吕玉靖杨卫华
水禽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孵化率雏鸭种蛋

高玉华 吕玉靖 杨卫华

中图分类号:S834.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6)02-0020-02

在生产中,影响种蛋孵化效果的因素很多。除了孵化条件、环境因素、种蛋品质、种鸭遗传、营养、健康状况、管理水平及种鸭年龄等影响因素外,在夏季还受到季节性高温、高湿的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种鸭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明显下降,尤其是孵化率较其他季节下降明显,一般可影响3%~5%,高的可达到15%。一般来说,孵化率1月份较低,以后逐渐上升,四、五月份到达最高峰,六、七月份逐渐下降,至八月份下降为最低,九月份后逐步回升,十月份出现第二次高峰,之后逐渐下降。根据这一变化规律,结合种鸭在实际饲养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就夏季种鸭蛋的管理与孵化操作分析如下。

1 种蛋管理

1.1 贮存温度 温度是最主要的孵化条件之一。鸭胚胎对于温度有一个较大的适应范围,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保持胚胎物质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温度过高、过低都直接影响胚胎的生长和成活。一般温度不足则胚胎发育迟缓。孵化温度过高,胚胎发育快、成熟早、出壳早而初生雏鸭较弱。在夏季高温环境中种蛋一定要贮存在空调蛋库中,种蛋保存的最适温度为15℃,变动范围在12~18℃。贮存温度因贮存时间而随时调节,一般采取变温保存。如果种蛋贮存时间较长,实行变温贮存比低温贮存可提高孵化率4%~5%。贮存期0~3d,最佳温度为17~18℃,4~7d为16~17℃,超过7d以12℃为宜。在蛋库中要注意室内温差,即靠近空调机的蛋架温度偏低。离空调机远的蛋架温度偏高,可在蛋库中用风扇适当均衡蛋库内的温差。

1.2 贮存湿度 鸭种蛋中脂肪含量高,孵化过程中不易散热,孵化时要求的湿度较大。孵化前期胚胎要形成羊水和尿囊液,需要从空气中吸收一些水份,故要求相对湿度60%~65%。孵化中期,胚胎需排出多余的羊水和尿囊液,相对湿度55%~60%,在出雏前3、4d和出雏时,为了有适当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碳酸,使蛋壳中的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而变软、变脆,有利于胚胎破壳,并防止蛋壳膜过分干燥粘连而顺利出雏,相对湿度应提升至70%~75%。

1.3 捡蛋及时 种鸭的产蛋时间一般在凌晨,种蛋产出后,受夏季高温和蚊蝇的影响,附着在蛋壳上的细菌会迅速繁殖,通过蛋壳气孔进入蛋内影响孵化率。因此,夏季应适当增加捡蛋次数,捡蛋间隔最好不超过1h,对种蛋不可立即用稻草或谷壳等作铺垫装箱,应将捡好的种蛋放置在捡蛋箱中,放在阴凉处,盖上一层纱布以防蚊蝇即可,辅以电扇对蛋壳表面降温,在种蛋凉透后即可装箱。

2 贮存期

在高温环境下保存的种蛋应不超过3d,低温贮存种蛋不应超过9d。在夏季种蛋孵化中,一般认为种蛋越新鲜越好。但实践证明,产后1d内的种蛋并不能达到最好的孵化效果,这是因为经短期贮存或未经贮存的新鲜种蛋有较高的蛋白浓度及较低的蛋白氢离子浓度,种蛋的稠蛋白明显阻碍了呼吸期间氧的利用,不便于种蛋的孵化。适当贮存使蛋白经过某种生理变化,促使稠蛋Eh稀释,便于孵化中蛋白液化,释放重要的胚胎养分,有利于种蛋孵化。但是,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蛋白pH值逐渐升高,种蛋失重增加,胎盘出现衰竭,导致孵化中死胚增加。另外,如果种蛋贮存期较长应注意翻蛋。

3 孵化过程

3.1 孵化温度 夏季没经低温贮存的种蛋入孵前无需预热,可直接入孵。而经过低温贮存的种蛋入孵前应在20~25℃的环境中预热4~5h时,其目的是使胚胎有一个逐渐苏醒的过程,减少对胚胎的过度应激。与此同时,应注意除去因蛋库内与外界温差大、环境湿度偏高而在种蛋表面凝结的水珠,以防熏蒸消毒时对胚胎造成不良影响。恒温孵化与变温孵化要结合进行。分批入孵时,可采用恒温孵化,使“新蛋”与“老蛋”交错。利用前期胚胎吸热、后期胚胎散热来调节温度,以减少或避免超温,同时还能起到节能的目的。在变温孵化时,可根据胚胎的发育情况进行施温。

3.2 通风 孵化过程中胚胎要通过蛋壳的通气孔吸收环境中的氧气,故应保持孵化环境空气清新。这样,才能保证孵化器内有足够的氧气供胚胎所需,同时才能保持孵化器内的温度、湿度均匀和排出废气,有利于胎胚生长发育。通过观察孵化机恒温时间来调节孵化机的通风量,当恒温时间过长时,说明机内胚胎代谢热过剩,机温接近或超过了设定温度,因而不再需要加热器工作,若孵化机没有设立降温系统,胚胎发育又处于中后期,就可能会导致“自温”超温,因此,当发现恒温时间过长时就需要打开全部的风门甚至机门来加强通风降温。

3.3 翻蛋 翻蛋可避免鸭胚胎与蛋壳粘连,并使胚胎各部的受热均匀,机器孵化时1~2h翻蛋一次,有利于胚胎生长发育和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夏季的翻蛋频率应每小时翻蛋1次,更有利于种蛋的受热均匀,有利于雏鸭的正常集中出壳。

3.4 凉蛋 夏季种鸭蛋的孵化中凉蛋十分重要。孵化中后期的胚胎通过凉蛋可以促进气体交换,刺激胚胎发育,从而提高孵化率。凉蛋的方法根据胚龄的大小、胚胎发育状况、季节气温等因素综合考虑凉蛋时间长短和次数。当孵化至10d左右胚胎已开始利用脂肪,由于脂肪代谢释放大量的热量,易使蛋温升高,故必须通过凉蛋及时排除过剩的热量和供给足够的新鲜空气。夏季外界气温高,一方面凉蛋时间要提前,另一方面应加强每天喷水凉蛋。随着气温的升高,孵化至5d就可适当通风凉蛋,在8~10d时要每天定时喷水凉蛋一次,一般从13~15d每天定时喷水凉蛋两次,随着胚龄的增加,每天喷水凉蛋的时间要适当增加,每次凉蛋要将蛋温降至30℃左右。凉蛋结束时用40~45℃的温水兑百毒杀喷洒于蛋面,效果更好。

3.5 适时捡雏 高温季节应适时捡雏,雏鸭不可在机内停留时间过长,否则可导致雏鸭失重、脱水甚至死亡。

4 夏季孵化的常见异常现象

4.1 一照时如果出现血蛋、弱胚蛋,主要是种蛋保存温度偏高、保存时间长所致。若变质蛋数量较多(0.2%以上),可能是种蛋受病菌污染严重。孵化中期死胚多,变质蛋多,一般因为种鸭受病菌感染,饲养环境较差,种蛋污染严重所致。

4.2 孵化后期死胚较多,特别是出壳时啄壳后即死亡,即雏鸭啄壳后仅在蛋壳上掏一个洞无法出壳而死亡,小鸭嘴已露出洞外,流出少许发粘的黄色、泡沫状液体,雏鸭无力继续出壳致使死亡。属于孵化后期温度偏高、凉蛋不恰当,尤其在胚胎吸收利用蛋白时,遇到高温预热所致。胚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直置于羊水中,胚胎的口腔、肠胃、肺内全部充满羊水。小鸭快出壳时逐步将羊水吸收而转为肺呼吸。但由于高温积热使羊水干的太快,导致肺内有未吸收完的羊水中的干物质压迫肺泡而造成缺氧,导致肺呼吸困难感到窒息,被迫蛋壳上掏一个洞,试图进行正常的肺呼吸但难以为继最终导致死亡。解决对策就是晾蛋期间必须每天观察胚蛋发育、气室变化等情况,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大喷水量;改善胚胎发育,提高蛋壳通透性;降低孵化环境温度,适当调低中后期孵化温度并加强凉蛋喷水以减缓胚胎积热现象发生。

猜你喜欢
孵化率雏鸭种蛋
家蚕春制越年种延期冷藏的孵化率
苏豪×钟晔(抗)正交秋用种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雏鸭死亡率高的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雏鸭对温度的要求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