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随笔成为作文之源

2016-02-24 06:31朱彩平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1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文章

朱彩平

学生怕写作文,一到作文课,两眼瞪着作文题,抱头咬笔杆,半节课过去了,还是无从下笔。教师也怕批作文,因为拿到手的作文千篇一律。似乎所有的父母只为孩子做过一件事,那就是“雨中送伞”,似乎所有的学生只受过一种挫折,那就是“考试失利”。学生的写作陷入了艰难的境地。漠视生活,因而没有素材;不积累词汇,因而缺少有活力的语言;没有思考,因而主题不深刻。

一、从随笔的特征说起

1.随笔有主体意识

作文是作者通过对自然、社会的观察形成的独特的感受和见解的外现。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是写作成功的关键。为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意识。

巴金说:“50年来我在小说里写人,总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理解,按照我所熟悉的人,按照我亲眼看见的人写出来的。”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中漠视甚至无视主体意识,空话套话连篇,满眼都是虚情假意。这样的作文呈现出的是一个个没有灵魂的躯壳,缺少了思想的支撑,干瘪了“我”的主体意识,文章就少了灵性,更无感染力可言。

汶川大地震后不久,正好布置了一篇作文《爱在身边》,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以此为素材,但因为没有亲身经历,事例获取的渠道只是电视或报纸,自己都一知半解,并没有深入的了解,更无思考,只是媒体怎么说自己也怎么说,自己的作文成了别人的“传声筒”。

文章合为时而著。在写作中,学生要找到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自我放飞心灵的舞台,才能让那些沉睡已久的,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下的自我意识被唤醒,并转向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创作的潜能。

生活随笔即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舞台。它是对生活中的片段见闻、偶尔经历、点滴感悟、瞬时思考的一种同步跟踪和摹写,强调学生主体性,催生、孕育学生的新生命,是为写作之根源。不少老师都有一种感觉,学生乐意写随笔,并且随笔的质量普遍较高 ,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体现了其主体意识。

同样表现公众形象的,有同学在随笔中关注了清晨扬起的灰尘中那一抹熟悉而忙碌的身影,学生发表习作《不能没有你》一文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环卫工人每天都在做却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几个场景,让他理解了这个职业。也有同学描述了那个不近人情的门卫严厉背后的良苦用心。

2.随笔能积累生活

写作文时要心中有料才会有写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告诫我们说:“只有正确地解决了材料的问题,才谈得到写作技术的问题。”可见,解决好素材的积累问题,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再好的文采,如果没有素材的积累也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只有养成“积累”的习惯,积累多了,写作时才会有很多素材可以供我们选择。到哪儿去积累素材?丰富多彩的自然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大自然的山川草木、江河湖海、风霜雪雨,它的旖旎风光和万千变化皆可入文。即使是那熟悉的地方,一年四季别样的风情,那也是描绘不尽的。而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温馨快乐的家庭生活,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更有许多闪光迷人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描写和歌颂。要写出好文章,应深入到生活这一源泉中,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把“无米之炊”变成“有米下锅”。

3.随笔是操练阵地

作文有“秘诀”吗?不少同学经常这样问。作文没有“秘诀”,没有现成公式,但是作文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鲁迅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 。

所谓“熟能生巧”,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但“强扭的瓜不甜”,在学生很反感的情况下的写作训练只会适得其反。只有内在的需要才能决定学生对于写作的态度,随笔既体现学生主体意识,又没有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的作文架势,至少表面上没有精心剪裁、苦心推敲的经营,是学生自己愿意写的,这样的训练是有效的。

有学生养成了写随笔的习惯,“哪天不写,就会觉得那天就会缺少点什么”这是很多学生对我说过的话。

二、随笔与作文的契合

1.立意

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一个主要依据。与其他文章一样,随笔的立意也要求纯正,要表现积极健康的情致理趣和高雅脱俗的道德志趣,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展览自己的低级情趣、消极情绪,周作人曾说过,随笔当“思想博大,见识明达,趣味渊雅”,这应成为我们学写随笔的努力方向。

立意确定之后,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集中,使素材视角保持一致;二是提炼,使素材主题保持一致;三是修改,使素材细节保持一致。

2.布局

随笔因其“随”性,一般来说布局结构是比较散的,而作文要求的是内容与形式的合二为一、浑然一体。精巧的结构往往会使内容显得更美,正如海涅说的:“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心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节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

主题是一篇作文的中心也是纲,文章不论有多少件事多少个层次,都应围绕中心,这样,整篇文章的结构才能严谨。当然,作文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最佳的谋篇,而且写作是需要创新的,追新求变是文章的天性。

3.语言

一篇作文,好的立意与好的结构当然很重要,但如果没有精美的语言,再高明的立意与结构也无济于事。虽然随笔强调意到笔随,章法也不甚讲究,但这并不意味着写随笔时可以不必斟酌字句草草了事,而应在用语自然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准确、生动、活泼、新鲜,充满个性和灵性,这样,既能达到练笔的目的,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作文不是对随笔进行简单粘贴和缝补,而是对写作材料重新组合衔接,在不断地对随笔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同学们反思着自己的生活。加工润色随笔成文的过程正是一个提升境界美化人生的过程。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文章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