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生角色转变途径初探

2016-02-25 17:57凤龙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长春130607
新丝路(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政治工作者新生大学

凤龙(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吉林长春 130607)

大学生新生角色转变途径初探

凤龙(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吉林长春 130607)

大学新生从中学生过渡到大学生,其面临着调整个人心态、转变自身角色、在新环境下扮演好全新角色的任务。因此,如何帮助大学新生做好自身角色的变换与调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现实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辅导员要把握新生群体的角色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分析新生角色冲突及产生原因,探索出促进新生角色转变的有效方法,制定有效地新生角色转变的实施方案,促进大学新生顺利完成大学阶段中的角色转变。

大学新生;角色;角色转变;途径

大学生入学后,其身份的变化必然带来了其角色的深刻改变。对于新生而言,从高中生到大学生是具有跨越性的一步,新鲜的环境、新鲜的角色,使他们的心理上会产生急剧变化。大学新生能否及时调整心态、主动应对挑战,对于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的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直接决定着大学教育是否成功。但是,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通过有效地教育工作,使大学新生尽快消除角色困境、摆脱角色障碍,尽快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在新生活中尽快重塑自己的奋斗目标,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基于此,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大学新生角色转变过程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帮助处于角色困境中的大学新生正确认识自我,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取长补短,以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成功完成角色转变。

一、大学新生角色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失落是大学新生在角色转变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不少大学生认为,理想和期望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大学存在差距,上了大学后始终情绪低落,认为当前就读的学校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经常反复地问自己“我究竟做错了什么才上了这么一所学校?”心理上的落差必然导致行为上的消极,往往对大学校园生活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因此这些新生自然难以尽快进入大学生的角色。对于多数大学新生而言,在进入大学之前不曾过集体生活,上了大学后要适应新的人际关系,远离了交往多年的同学,告别了自己的故乡,要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相处,要适应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生活,对于这些,不少大学新生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加之高中时代“好学生”的光环不在,在大学里没有感受到“获得感”,因此必然导致情感上的倦怠、消极和离群。

其次,自主学习意识的薄弱是大学新生在角色转变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大学教学内容加深,知识面拓宽,往往涉及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学生若不注意思维方法的训练,是无法取得高中时代的好成绩的。于是,就有了一系列的抵触的悲观行为。有的新生认为考上大学以后,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从此船到桥头车到站,“从此无所事事,整日醉生梦死”[1];有的学生仍旧保持高中时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还有的大学新生高中时候学习好,认为大学时代也没问题,考试对其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还有的大学新生听信了高年级学生的错误言论,片面发展计算机、英语,结果业务课考试“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些都是大学新生没有正确认识大学生角色、没有适应大学生角色、没有进入大学生角色的显著表现。

再次,独立生活能力的缺失是大学新生在角色转变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大学新生在高中时代的一切生活都由父母安排,每天除了看书、做题之外不用考虑其他任何事情。上了大学之后,大学新生第一次要离开家远离父母独立生活,第一次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费,第一次住集体宿舍,凡事都要自己去拿主意。因此,生活巨大的反差使新生陷入了角色困境,新角色的不适应使之对大学生活产生了动摇和怀疑,这导致了部分大学新生在生活上的心理焦虑,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困惑当中,无法正视大学生活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久而久之必然对学业产生影响。

二、促进大学新生角色转变的策略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开展角色转变的专题教育,重点解决角色转变的认知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让大学新生明确,只有尽快认识新角色、适应新角色进而转变角色,才能真正实现学有所成的目标,在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教育上的联动效应,发挥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学生角色转变中的主渠道作用,做好课上和课下、网上和网下的相结合,结合2015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适应人生新阶段”的内容,采用多种方式使学生直观地认识人生新阶段的意义,特别是采取现身说法的方式让学生认清角色转变失败意味着大学生活的失败,让大学新生认清唯有转变自身角色,才能真正让自己的人生走入新阶段。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促进大学新生角色转变中的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地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新生直观地感知大学校园生活,使之认识到唯有转变角色,做到“结束过去、开辟未来”[2],才能真正融入到丰富多彩地大学生活当中。

再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给予大学新生更多地关心和爱护,要从大学新生的实际出发,教他们生活技能,使之学会如何理财、如果规划自己的生活,使之感受到学校和集体的温暖。唯有如此,大学新生才能对学校产生归属感,才能在主管上认同自己就读的学校,才能真正适应大学生活。

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告别了高中校园,迈进大学校门,不仅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也标志着自身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大学新生的角色转变,对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未来生活、正确认识他人、正确对待自己,进而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使大学新生树立理想、规划未来,必须从转变自身角色、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开始。

[1]仲晨星.民办高校贫困学生认定工作特性分析[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3(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凤龙(1984--)男,长春人,助教,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2.069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者新生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重获新生 庇佑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类型及特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