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2016-02-25 17:57舒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40112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毕业生院校职业

舒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市 401120)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舒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市 401120)

创新创业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发展社会的能力,通过创新创业的思维引导和能力运用,学生步入社会更有主动权,能够创造更适合自己的机遇展示自我。本文简要地解释了创新创业的内涵,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提出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几个有效措施,为创新创业的职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复合人才,为社会解决专业技能人才需求,促进社会可持续化。然而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日益激烈,岗位竞争和毕业生激增情况下,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显得重要。只有拥有创新创业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寻找到自我,在竞争中求变,在发展中创新,推动高职教育和社会经济进步。因此,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和毕业生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高职院校开展的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统称,两者的综旨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不断创新完成自己的人生规划。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注重学生思想、意识、能力、技能、专业、适应性等各方面的创新培养和创新机能锻炼,从而将创新创业扎根于毕业学生头脑和技能中,提升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1.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全球一体化经济背景下,社会竞争更为激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要综合能力强,在专业技能上表现突出,创新性强,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能够为企业或个人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创新思路。这就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来迎合市场需求,在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以技能型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创业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升为特色,才能保证输出的人才起到带头作用,引领行业创新、拓展就业创新,从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2.就业模式有所突破

传统的就业模式使得高职院校毕业处于被动局面,面对激烈的毕业大军压力和高等教育院所的压力,高职院校毕业生只有走就业和创业并举的模式,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中磨砺自己,给自己一个展示的平台,在创业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因此,自主创业是对传统就业模式的一个有力的补充,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毕业就业能力,同时回馈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3.毕业生素质大幅提升

创新创业教育后,毕业生专业技能有所提升,综合能力,创新视角、创业能力等都随着各种实践活动得到稳固,学生就业观念有了转变,能够在环境相对成熟的条件下展开创新创业,改变了万夫过独木的就业现状。学生沟通能力、职业素养、岗位适应性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等都大幅提升,能够更好的利用国家政策和优惠条件进行创新创业,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推动力。

三、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1.职业教育理念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当今社会需要的不仅是技能型人才,还要将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办事能力等等融合在一起,形成复合型创新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时,就要适时而动,将职业教育理念进行创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品德优良、职业素质高、人生价值观正确、技能应用强、创新思维活跃,创业意识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社会输出有用之才。同时,拓展学生的个人能力,为创新创业做了充足的准备。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将谋生的手段教给学生,将独特的思维挖掘出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职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是将课程进行创新改革,增加创新机会,提高创业引导与服务机率,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课程改革措施:一是专业理论课程融入到实践课程中去,节省下的课时开办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二是增设选修课程,以兴趣为引线,将学生进行自动群分,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从而进行创新创业课程培训。三是引入当前适用性较强的创新创业课程,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四是构建实践平台,在实践平台上进行创新创业政策解读、优惠引导、创业服务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

除了课程改革外,还要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进行创新,重点放在创新创业案例上,解读创业典型,将商业模式、创业政策、顶岗实训、角色渗透等,使得这些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起到引导和服务作用。

3.加强政策扶持

创新创业需要政策倾斜才能更好的展开,国家为鼓励创新创业在各省市均配套相应的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帮助创业者实现梦想。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服务,引导毕业学生掌握和利用这些优惠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了解创业精神和目的。此外,高职院校和政府部门要加强沟通,联合地方企业和社会机构为毕业生创业打造通畅的环境平台、金融平台、教育平台和政策平台,发挥政策引领和扶持作用,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服务。

4.加强典型引导

高职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做好典型事例的引导与示范作用。因此具体措施为:一是进行广泛的调研,将创业典型的具体背景、实施过程等进行分析,从而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处于活跃和完备状态;二是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库和项目库,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提高学生的使得效率;三是加强典型创业案例的宣传与引导,打造创新创业的特色校园文化。

5.学校、政府、企业共同发力

学生毕业后,高职院校也要对学生就业创业做好服务,因此,需要学校、政府、企业共同商讨对策,构建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在平台上给毕业生创业提供指导与政策解读服务。同时,为学生企业入园提供诸多便利,学校全方面向大学生创业企业团队提供各类优质服务。让大学生以展示才华的创业热情和扎实理论功底的创业能力,勇敢地踏上充满竞争的创业平台,在创业的后续保证基础上,逐渐步入创新创业的良性发展轨道。

[1]李雄文.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策略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6(01)

[2]兰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6(15)

[3]冯媛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问题研究[J].商.2014(44)

[4]戴初,陈瑞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广西教育.2014(47)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2.099

猜你喜欢
毕业生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伤心的毕业生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