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

2016-02-25 17:57王丽红吉林省通化县振国学校吉林通化134105
新丝路(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小事礼仪榜样

王丽红(吉林省通化县振国学校 吉林通化 134105)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

王丽红(吉林省通化县振国学校 吉林通化 134105)

礼仪是在他一切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他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一切合适的言谈、容颜、动作、姿态、位置等等,只有通过习惯与运用才能得到。所以要及早着手,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小学美术;礼仪

在中国,有所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的老话。事之成败,有其偶然;教师可以做到、应该做到——也必须做到的,是从小教给学生礼仪。这样,在将来,在他独自面对世界的时候,事成自然赢得尊重;事败,也能获得谅解。“吃力不讨好”的现象之所以发生,大多数情况下,原因还在吃力者自己这方面。况且,一个强横霸道、粗鲁无礼的人,哪怕才高八斗,恐怕也难拥有值得拥有的同道。现就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的点滴体会:

一、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渗透文明礼貌礼仪

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会从天而降,需要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绘画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教师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例如,我在教授《太阳、月亮你们好!》一课中,在让学生上台表演彼此互相问候的情景时,也延伸到学生与太阳、月亮的问候,最后可让他们把画好的“太阳月亮”拿在手中,互相表演问候情景。这不仅锻炼学生的礼貌用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帮助。而在手工课中——制作贺卡,学生在“做贺卡、送贺卡”一系列活动中,不仅得到了一次文明礼仪实践与锻炼的舞台,也让孩子在生活中灵活的应用文明礼仪的同时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渗透“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礼仪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可能会因为学生的某个行为而感动。例如,一天我在吃饭时,一个学生默默将汤端到了我的面前时……;一个学生主动地帮助另外一个学生捡起地上橡皮时……;一个学生主动地帮你把门打开时等”。在大人眼中这些可能都是“小事,可在孩子们的眼中并没有小事。这时作为老师必须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回应。让他们从心里认识到此时自己行为的正确性,从而更加大胆地去做、去帮助别人。我想无论哪一学科的老师在课堂上都会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去帮助别人。例如,一次美术课上同学A突然流起了鼻血,其他同学则主动地递上面纸,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当然这时也有比较调皮的学生上前“围观”,而老师除了要及时地表扬前者,还要正确地引导后者,教会他们应该如何去帮助同学和老师,而不是落井下石。学生在帮助别人时得到了快乐,他从心里愿意这样去做,时间久了,他们自然就养成了爱帮助别人的好习惯。

三、利用良好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礼仪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间合作学习的能力越来越薄弱。他们的自我为中心、在交往中不懂得谦让的“恶习”在不停地膨胀。所以从小就开始培养团队精神和正常的合作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1.利用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进行熏陶教育

我想:“一个人如果可以很好地与人合作,那他同样也可以为他人着想。”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之间不够默契,而且很少以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例如,在每一课的作业布置,老师总会说你们可以小组合作或单独完成。但最终他们都会选择单独完成。记得在学习《纸、线、绳小浮雕》一课时,学生A和学生B突然“争吵”了起来;上前询问后得知他们为了彼此的一点皱纹纸“争吵”了起来。我仔细想了以后,便给他们出了个“主意”——让他们合作完成这两幅作品。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在搓绳时动作自然慢,而且他们皱纹纸的颜色都未超过三种。如果他们同桌合作,不但可以提高速度、节约用材、丰富画面的色彩,还可以增进他们彼此间的友情。看着他们可以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合作,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

2.小组竞赛,增强合作意识

这是因为学生的一句不起眼的“习惯话”,引发的想法和做法。一次手工制作课快要结束时,大家都已经做好了自己的扫尾工作。就在这时,我发现了地上有一个纸片,于是我就让最靠近它的一位同学A去捡,同学A最先说得一句话是:“这纸不是我的”,然后才很不情愿的情况下捡起它。一阵深思后,我决定让他们从那时起就进行小组竞赛。(从课前的准备工作到课上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再到课后的卫生保持情况;最后胜出的小组得章或加星。)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令我惊喜的是: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从小组的荣誉到班集体的荣誉再到个人荣誉),同时他们也会慢慢地领会出自己和小组、小组和班级之间的密切联系。

3.巧用“难题”,培养合作精神

这里的“难题”通常是指一个人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例如,第十六课的《好大一幅画》,这课的作业形式并不是一个小小的美术的作业本可以实现的,更不是某个人可以轻易完成的。我想,无论是画在墙壁上还是画在学校的操场上,都需要小组分工合作。于是,我在开始的作业中先让他们单独去做,最后当然是失败告终。第二次我则让他们去进行小组合作,通过明确的分工大家都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最后看到的就是一幅完整的大画了。通过这两次尝试、比较,他们自然会惊叹集体力量的神奇功效;同时也会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四、树立正确的榜样,学习良好的礼仪

有人这样说过:“礼仪需要理想教育,但并不总是遥不可及的理想教育;需要榜样教育,但并不总是高不可攀的榜样教育;需要学生的身体力行,但并不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道德实践,它更需要一种“人间情怀”。作为一线的教师需要把视线转向学生的现实人生,展开富有人情味的、生活气息的德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欲望需求,以具体的方式改善与他人的交往关系,在“小事”的点化下,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从我做起,树立榜样——教师榜样。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六到八岁的儿童的道德判断应该属于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阶段。也就是说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是不可更改的,只要服从权威就是对的,比如听父母、大人或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这时作为他们的老师,就应该身体力行为他们做好榜样;即使是我们认为的“小事”,哪怕是一句无心之语,都应该想到将要给孩子带去的影响。我们也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例如,当你接过孩子递给你的餐巾纸时,你要双手接过并真诚道谢。

最后用洛克的原话结束:娴于礼仪,他凭着这一点点成就,门路就可以更宽,朋友就可以更多,在这个世界的造诣就可以更高。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2.148

猜你喜欢
小事礼仪榜样
关于快乐这件小事
每一件小事都又烦又重要
小事不小
难忘那件小事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