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基础课教师转型的思路与途径

2016-02-25 18:35郭红丽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新丝路(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基础课学院教学模式

郭红丽(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9)

独立学院基础课教师转型的思路与途径

郭红丽(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9)

针对独立学院基础课教师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问题,指出了目前基础课教师普遍面临的大而全、实践教学难等问题,据此从转变教学体系、加强专业学习、以专业为方向开展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新的教学模式。对独立学院基础课教师的转型以及在今后的教学中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基础课教学;转型;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专业提升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058

目前全国高校都在打造品牌,强化特色,但是各高校的基础课教师,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基础课教师如何为复合型应用人才服务,值得每个基础课教师思考。以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的独立院校的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单一教授基础课知识,这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以及学院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一些高校中,相关的尝试仅属于个案研究,多是经验层面的、零散的表面化的东西,没有人深入调研和总结,关于基础课教师如何适应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还是空白。

一、基础课现存问题

本文的基础课,指公共基础课,包括数学、英语、语文、思想政治等课程。长期以来,基础课教学与专业教学是“两张皮”,自拉自唱,不能适应学院的培养目标。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基础课教师进行调研,发现不论是数学、语文、英语,还是思政课(即思想政治类课),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1.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上均存在大而全的问题

正是因为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活动受到教材体系严格的限制,不能从学生的专业实际出发,将教材系统化为针对性较强的教学体系。教学理论化,片面的追求基础课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没有重视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以及教学的实际效果。

2.教学模式长期不变,特别是实践教学难以实现

教学模式长期不变,有的甚至只是其他院校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学僵化,学生兴趣欠缺。而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其创新能力的环节——实践教学一直以来也是困难重重。数学作为高校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虽然数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但在独立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其实践环节往往是其薄弱环节。思政课社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没能达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的最终目的。目前,其实践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暑期三下乡,但参与者少;二是参观考察,但是实施困难或者流于表面形式;第三种形式是撰写调查报告,然而相当部分的报告来源于网络、传抄、复制。而英语和语文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更是只有在课堂上才有体现,没有真正的走下讲台。

3.教学与学生专业无贴合,基础课教学与专业教学“两张皮”

长期以来,基础课教学与专业教学是“两张皮”,自拉自唱,不能适应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几乎所有基础课的理论和实践都不能有效与学生专业密切结合。因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因此形成了不同专业学生各自的特点,比如: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思维活跃,擅长描述,但是逻辑思维能力较欠缺;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中部分是理科生,他们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善于分析,表述有条理性。但是其基础课具体教学内容、方法、深度等却几乎是相同的,这样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针对独立学院基础课所面对的上述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模式长期不变、基础课教学与专业教学“两张皮”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

1.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第一,教学内容应立足于教材,将传统的教材体系转变为现代教学体系,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挖掘、提炼、整合、拓展,丰富教学内容,并使其富有时代气息;第二,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差异化教学,结合学生专业采用不同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三,钻研教学业务,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视觉资料使教学形象化,采用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型课堂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加强基础课教师对各个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修,提升综合能力

新形势下,基础课教师对自我应该有更高的要求,除了精湛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基础课教师,掌握一些与本专业密切联系的学科知识是必须的技能,另外还要了解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美学、文学等。更重要的是,为了因材施教,根据各专业学生不同的特点,基础课教师必须了解各个专业的背景及相关知识,才能真正从不同专业特点出发,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具有专业特点的案例讲解相关知识点,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3.以学生专业为方向,开展基础课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是基础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数学课、英语课,还是语文课与思政课,也无论其课堂实践还是课外实践,都应该抓住学生的专业方向,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完成基础课的实践任务,既能提高基础课的效果,又使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的相关信息和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举两得,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总之,在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新模式下,独立学院基础课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转变教学体系,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播,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启蒙,以及对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基础课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重任,勇于创新,为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1]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王静,魏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7):95-97

[3]陈飞,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4]宋秋前,潘爱珍,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有效性调查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5:19-21

郭红丽(1983--)女,汉族,山东阳谷人,硕士,现供职于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基础课学院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海盗学院(12)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