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汽车英语翻译

2016-02-25 18:35梅艳红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新丝路(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客体译者译文

梅艳红 (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6)

基于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汽车英语翻译

梅艳红 (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6)

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出发,以汽车英语翻译为例,探讨接受美学理论对科技类文本翻译的影响,分析科技类文本翻译的词汇、句法以及艺术层面的翻译特色,指出应用类文本翻译同样需要充分考虑读者的审美感受,提高译文的美学情趣,促进科技类文本翻译的多样化发展。

接受美学;审美;汽车英语翻译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101

在一带一路的新背景下,地方经济发展开始突飞猛进。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类文本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汽车英语作为科技类文本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翻译需求量也在大规模增加。随着人们对科技文本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提高科技文本翻译的审美情趣开始成为译者的一大关注点。

一、接受美学审美视角

1.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姚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在读者阅读之前,也只是半成品。”[1]接受美学理论的问世,引起译界对翻译的再认知,由原先的重源语文本,到重译语文本,由原先的以原作者为中心,到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接受美学理论强调受众的中心地位和审美情趣。作品的价值是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出来的,作者赋予作品以艺术性,而读者则赋予作品以审美性。

2.审美客体

翻译美学中的审美客体包括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而审美主体则包括译者与译文读者。在接受美学中,更多关注的审美客体是指译文文本,审美主体则是译文读者,译者作为两者间的交节点,主要作用是将审美客体(原文)转换成另一审美客体(译文),传达给另一审美主体(译文读者)。科技类文本除最基本的语言特性外,还具有艺术性,不少科普性文章为更具说服力和劝导性,常常采用一些文学修辞手段,如比喻、拟人等增加文本的艺术性和可读性。此外,对审美客体(译文)的鉴赏绝不能离开原文文本,相反,译者应从原文文本中发掘审美角度和潜在的审美特点,从而将原文中的美学特色嵌入译文文本中,传达给译文读者。原文是译文创造的源泉,针对科技文本的语言特点,即共时性与历时性相融合,“共时性即指作品对读者自己来说有自己独特的意义阐释,因为形成读者期待视野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不一样;历时性是说,造成了作品意义的不同存在方式或变异体,增强了作品的生命力,因为作品内在意蕴存在着与不同时期读者的不同理解相互交融的无限可能性,[2]”译者应仔细研究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手法,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文本的审美范畴,不可局限于一时的接受性。

3.审美主体

作为原文文本的审美主体,译者首先充当的是原文读者。在充分理解原文审美客体后,译者需对原文文本进行加工处理,并将自己大脑中的所想所思物化后进行再创作,因此,译者既是原文文本的读者,也是译文文本的创造者。作为原文文本读者,译者的理解与审美主观性得以发挥,作为译文文本的作者,其主观能动性更甚,所以译者的创造性在原文阅读与译文创作两个过程中均得以充分发挥。由于真正的审美主体应是译文文本的读者,译者不能无限制地发挥其主体性,应充分考虑译文读者对文本的文体期待、意蕴期待以及接受程度,因此译文文本的艺术创造性并非是无限的,而是受译文读者审美期待的束缚。此外,科技类文本的翻译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文学类文本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文本本身的客观性,审美主体的转变就成为译者翻译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一个重要参照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将读者的需求放置第一位,进行译文文本的创作。

4.审美客主体之间的联系

事物的美学评判活动需要审美对象和具有审美能力的人,两者之间是被动与主动,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审美活动离不开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审美客体需要审美构成,即客体自身拥有一定美学价值,而审美主体需要一定审美能力,熟知一系列的审美视角,进而选取一个或几个视角对审美客体进行美学评定。马克思曾提出,原始人类与动物一样不具有主体性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在不断的社会劳动实践中逐步认识并掌握客观对象的规律性的过程中,产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性,其本质力量开设对象化,并在对象直观中意识到自己的本质力量,获得情感的愉悦,因此,人类的进化促成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产生。“当我们面对一篇本文时,我们便进入了一种与过去的对话之中。其中给予与获得,提问与回答都包含在对他人的开诚布公之中,从而寻求理解。所以,我们就可将应用描述为“过去与现在、你与我之间的调解[3]”,例如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评价也可作为后来人审美评定的对象,再加以评论,因此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是共同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二、科技文本的审美需求

1.科技文本词汇的审美需求

科技文本大量使用专业术语,大致可分为三类:专业技术词汇(反映客观事实,语义界限非常明确),半专业技术词汇(由普通词汇转化演变而来,本身含有一般词义,但在不同学科和专业中具有不同含义)和普通词汇(由于词汇互渗现象,在特定语境中,普通词汇获得专业上的新词义后转化为科技术语)[4]。专业技术词汇有:离合器(clutch),万向节(universal joint)等,半专业技术词汇如:conductor(导体,售票员,列车长等), injection(喷油器,注射剂)等等。 普通词汇如:变速器(transmission) ,差速器(differential)等。另外,科技文本要求语言精练,简洁,但同时又要求一目了然,不能词义模糊,因此,科技文常会采用四字词语或成语,增加科技文本的清新感和美感。针对科技文本词汇的特点,翻译也同样需要充分体现文本的简洁精练,可采用一些翻译技巧如省略、括弧保证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语言风格的一致性。

2.科技文本句法的审美需求

科技文本多为说明文,语句多为一般现在时态,常采用被动句、名词化结构以体现其客观准确性。由于科技文本多以阐述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描述其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表述客观事物间的联系[5],因此多采用一般现在时确保其客观实在性。同时,科技文本的主体通常是客观事物或自然现象,被动语句的使用可以突显信息焦点。不管是译文读者还是原文读者,均要求科技文本尊重客观事实,语义明确,前后逻辑相连,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文同样需要注意时态和语态的使用,注重句法结构,如省略句、排比句等,促进前后语句的连贯和衔接。

3.科技文本语篇的审美需求

由于科技文文本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独特性和精确性,其美学性主要体现在文本的前后衔接,逻辑清晰,但从语言自身角度出发,中国人与英语为母语者的思维方式不同,中英文之间差异明显,英文重形合,多用关联词表现句子内部与句子之间的关系,逻辑缜密且鲜明了然;中文重意合,无明显逻辑连接词,句子的逻辑连接性常常隐含在语义之中,句子成分和结构相对不明晰。科技文本身属于逻辑性较强的文体,若原文是中文,译者在英译过程中,需要借助某些英文逻辑连词表明句子之间的潜在逻辑性,再现原文的语义与逻辑;若原文是英文,译者不可生硬地依照原文文本进行字对字翻译,需要使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语句适当增减或改写,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文需根据原文的语言特点以及译文所需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显性或隐性的衔接方式进行前后语句的逻辑衔接。

三、美学视角下汽车技术英语的翻译策略

1.语义表达多样化

汽车英语专业词汇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多词同义、一词多义,即汽车英语中存在一些词汇能够表达相同含义,也存在一些词汇自身包含多种含义,与之相对应的汉语词汇则有所不同,汉语中汽车专业词汇与普通词汇存在明显差异。译者有时会在同一篇文本中将不同词汇翻译成同一个含义,使这些不同词汇在特定场合具有同义关系,因此,这些词汇原先的含义会消失,新的含义在文本中出现。同理,同一词汇在不同语篇中亦存在不同含义,译者需要根据译文需要,适当进行词义的转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译文的需要。此外,如果同一语篇中同一语义采用不同译语表达,读者会陷入语义的困惑之中,不知所指,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尽量简化同一语义的表达方式,并且做到同一语篇中该语义的前后一致。

例:汽车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他们是: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传动系由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后桥、差速器、从动轮组成。

译:An automobile is generally composed of four sections such as engine, chassis, body and electrical system……the transmission system consists of clutch, gearbox, propeller shaft, rear axle ,differential and the driving road wheels.

原文中有两处“由……组成”,若均使用同一种表达方式,会使读者感到枯燥,因此,分别采用“be composed of” “consist of”进行翻译,则可以避免用词的单调性,减少读者的乏味感,丰富译语语言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词义相同时,译语文本应尽量采用同种表达方式,减少读者的困惑,以免读者不明所指。

2.动态与静态表达方式结合

从接受美学角度讲,汽车技术英语翻译就是译者通过自己的审美感知将英语文本转化为汉语文本的一种审美活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具备中英文双语的审美能力,最大化地再现原文的审美品质。由于汽车类的科技文本多用复合长句等力求表述的客观性,汽车技术英语常常使用动态表达方式与静态表达方式相结合,以动态美体现语言逻辑的严密性,以静态美体现文本内容的真实性和不变性。与此同时,英语善用名词,介词,连词等进行构句和衔接,英语体现的更多是静态美,以静养动,而汉语习惯于用动词进行表述,所以在处理汽车技术英语翻译时,需要妥善处理英语的静态美与汉语的动态美之间的关系。但不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译者应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惯用思维方式,从读者角度出发,将文本翻译地更贴近以译文语言为母语的读者的说话和思维方式。

例: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he valve gear provides timely admission of the fresh charge into the cylinders and exhaust of spent gases from them.

译:在内燃机中,配气机构能定时地将新鲜的混合气充入气缸,并且将废弃从气缸中排出。

原文中“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作为整个句子的处所状语和句子状态,彰显汽车英语长句的静态美,同时,原文使用名词“admission”和“exhaust”表达“充入”和“排出”的动作,更强调英语语言的静态感。而译文当中,处所状语翻译成状态短语“在内燃机中”,显得汉语语气平静,而两个动作词汇分别译为动词“充入”“排出”,彰显汉语语言的动态美特色。整体而言,整句译文给人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感觉,且原文中的“provides”并未死译成“提供”,而是省译,跳出原文的语言限制,更符合读者的用语言习惯。

3.行文追求简洁清晰

汽车技术英语常常采用复合句来完整地说明一个事物,而汉语注重意合,善用短句进行衔接,因此,将此类文本翻译成汉语时,译者不可像对待文学作品那样辞藻华丽,卖弄技巧,而是对英文长句进行切分,多用短句、分句的形式,进行前后句的衔接,但短句层次不可太多,以免造成语义虬结。从用词层面讲,汽车技术英语以说明文居多,用词注重词义的鲜明了然和专业性,即用词应与科技类文本的文体类别相对应。行文简洁的文本首先需满足读者的文体期待,只有符合科技类文本特征的文本才能够进入读者的视野,给予读者这类文体所可能具有的特定艺术韵味、艺术魅力,读者才能轻松阅读。

例:飞轮可通过离合器,将动力传给变速箱。

译:The flywheel can carry the clutch, which transmits the drive to the gearbox.

原文是通过意合的手段用逗号隔开的两个分句,原语读者根据其习惯思维分辨出“将动力传给变速箱”的主语是飞轮,但译语读者的思维方式截然相反,因此,译者必须通过一定手段标明句子的主渭滨结构。此句的翻译使用“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将两个句子进行衔接,使得译文前后逻辑紧密,整句结构简洁明了。

四、结语

汽车技术英语是科技类文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汽车的了解需求也在增加,因此在处理汽车技术英语翻译时,译者应该更多关注译文接受对象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同时,由于科技类文本普遍语言乏味,译者可适当增添这类文本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遵循科技类文本准确、严谨、逻辑性强的基本要求之上,探索读者的审美需求,丰富文本的美感。

[1]周来祥,戴孝军.走向读者——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独特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 2011(08):16.

[2]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温雪梅,邱飞燕.科技术语翻译之“约定俗称”与创新[J].中国科技翻译,2010, 23(03):13.

[4]刘红梅.美学视角的科技文本英汉互译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 2009, 27(2):102.

[5]宋红英.汽车专业英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文化建设研究”2013B018;

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产学结合背景下地方高校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GY2015117

梅艳红(1992--)女,江苏南通人,广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客体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犯罪客体要件与法益概念的功能性反思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