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球扛竿》出台记

2016-02-25 02:05宋仁忠濮阳市杂技团
杂技与魔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竿子濮阳市杂技团

文/宋仁忠(濮阳市杂技团)

新《大球扛竿》出台记

文/宋仁忠(濮阳市杂技团)

2014年9月23日,第八届河南省“百戏奖”暨第九届河南省杂技比赛在濮阳市举行,杂技厅内座无虚席。大家屏住呼吸,观看着正在表演的《大球扛竿》的最后一个技巧,随着“噔、噔、噔、噔、噔”五声响动,小演员以头顶倒立的姿势蹦行到了竿上横竿的远端。一霎时,全场观众站了起来,一边鼓掌、一边欢呼,为《大球扛竿》的表演叫好。几天后大赛在濮阳市龙珠艺术馆落下帷幕,《大球扛竿》获得金奖,沉甸甸的金牌和证书在教练与演员之间传递,最后传到团长李志勇的手上,捧着荣誉的他禁不住热泪盈眶,潸然泪下。

早在1986年,濮阳市杂技团就推出了《大球扛竿》节目。该节目以两位底座演员脚踩两个大球、肩扛两根竹竿,两位尖子演员在竿与竿之间潇洒飞越,带给观众新颖、震撼的视觉体验,让人叹为观止。30年过去了,《大球扛竿》还能带给观众什么新的表现?

是的,创新的确不易,尤其是在高难节目上的创新。接到大赛通知后,团长的眉头皱了起来,这次大赛拿什么节目?时间紧,任务重,全新创作节目是来不及了,只好拿已有创新基础的节目再创新。教练们开会时,谈出了《大球扛竿》的几个创新动作,能不能行得通,还有待于证明。一个动作是演员在自己竿上翻下,再夹住自己的竿,这个动作有风险,竿子在演员肩上,只有一丈来长,从自己竿上翻下,只要动作稍微慢一点,就会落在底座演员的身上,或磕在球上。但教练们认为翻腾动作快一点,演员就会用腿脚找到竿子,只要底座演员保证竿子不后退,控制住竿子,上节演员能夹住竿子,这个动作就能成功。

另外一个动作是头顶蹦圈,竿上架横竿,演员头顶倒立,连续蹦起,从竿的顶端蹦到远端,蹦60厘米的距离。这是一种反向前进的模式,即演员看不见前进的方向,全凭感觉,把握好距离,控制好力量,每一次蹦跳必须一样,即起跳一样,空中划过的距离一样,落点一样,因为头顶必须落到另一个脑瓜圈上,如果稍稍一偏,动作失败不说,演员的安全也受到威胁。这样的难度决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谁能保证演员蹦不偏,而且道具不偏?有教练建议,先在地上练,摸准演员头顶蹦圈的最佳距离,按照这个距离做成道具,然后安放在扛竿的顶端,并且用螺丝扣紧,保证不会偏,不会滑。团长最后的拍板是:“先试试,可以就上,不可以最后拿下。”会后,大家立即行动起来。

半年时间过去了,节目开始合成,这期间解决道具的问题就不下十几次。例如“头顶蹦圈”的距离到底是10公分、15公分,还是20公分?既要让演员蹦起来容易,又要让观众感觉到距离,最后我们把它定在了15公分。也亏得练这个动作小演员的脑瓜顶功夫过硬,又能吃苦,练起功来从没有叫苦喊累。“翻腾跳竿”的小演员也不容易,双腿间经常被擦伤,弄得血淋淋的。不过这小家伙也能忍,总是涂点碘酒就上去了,倒是当教练的不忍心,总是把他喊下来休息一段时间,等好一些了再上竿。值得一提的还有两个底座,他们训练的难度也不小,既要控制大球,又要把控竿子,尤其是“翻腾跳竿”的时候,脚下多走少走都不行,必须恰到好处。“头顶蹦圈”时底座演员必须纹丝不动,保证上节演员的“蹦圈”质量,如果下面一晃,上节演员就会失败。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大球扛竿》到了汇报演出的时候。这一天,全体教师和学员们都坐在舞台下,团领导坐一排,都等着看这个节目的汇报。《大球扛竿》汇报演出开始了,只见舞台上白雾漫漫,两位底座演员和两支扛竿摆成造型,成剪影状投射在天幕上,两位尖子演员翻着跟头出场,四人围着扛竿做了一些动作后,两只大球突然滚了上来,两位底座演员跃上大球后又扛起了竿子,两位尖子演员从后面跑步先踏上球,接着又踏着底座演员的手,窜上了竿子。演出进入了精彩部分……在大家眼中,《大球扛竿》以前的动作没有了,全新动作“翻腾跳竿”和 “头顶蹦圈”完成得完美、现实、自信、从容。学员们站起来了,教师、领导也站起来了,为表演鼓掌欢呼,因为他们看到了《大球扛竿》节目创新夺牌的实力。

全新的《大球扛竿》就这样出台了,与28年前完全不一样,以对传统技巧的回避和对全新技巧的挑战,永远记录在濮阳市杂技团的团史中。

猜你喜欢
竿子濮阳市杂技团
武汉杂技团杂技剧《英雄之城》
中国杂技团杂技剧《呼叫4921》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我目睹的经历
短竿用途知多少
濮阳市
好玩的古人
郑大文当选政协濮阳市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濮阳市
濮阳市乡镇人大作用发挥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