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心”中斑斓景

2016-02-26 02:07崔晶伍炳艾
关键词:专题片矛盾内心

崔晶+伍炳艾

党教专题片需要有一种“向心力”。这种“向心力”从物理意义上来讲,是指片子讲述的重心应该始终放在主题内蕴上;而从心理意义来看,则意味着片子应该拥有一种凝聚人心的强大吸引力,仿佛磁铁一般吸引住观众的心绪,让观众“爱看”的同时更能“入心”。拍摄党员教育专题片,目的就是通过揭示深刻主题使党员干部群众从中受到教育,因此选择能够深入人心的表达方式便至关重要。一部讲述典型人物故事的专题片,如果能将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表现得精准到位,那一定会收到直指人心的教育效果。

由湖南省衡阳市委组织部精心拍摄的微视频作品《因为爱》,巧妙地运用心理描写这一柔性表达方式,将严肃题材的教育意义充分展现出来,用最细腻的心灵之手,绘制出了最有力量的影像之魂。

至微至柔,细腻笔触描摹内心世界。细节是一面放大镜,能将人物的内心情感明晰地呈现出来;特写是一台投影仪,能将人物的心理活动投射在观众脑海里。所以说,在用镜头进行人物心理描写时,轮流运用细节与特写,抑或是二者糅合并用,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片中人物的情感波动,营造出感同身受的亲切感,自然而然地拉近了人物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我们看到,《因为爱》片中开篇第一个镜头是主人公面向窗外的阳光、会心一笑,特写镜头定格在主人公微微上扬的嘴角上,让观众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光明与坦荡;当民营老板频频“示好”时,主人公紧锁的眉头让观众看出他内心的为难;当看到提款机显示的行贿钱数时,主人公许久的静止不动,充分表现出在处理这个棘手问题上的矛盾心理。

有起有伏,情节百转推动心理变化。跌宕起伏的叙事节奏,可以将人物的内心波澜通过矛盾对立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来。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一方面要善于抓住矛盾对立的尖锐之处,将内心挣扎犹豫的原因充分呈现出来;另一方面,要善于将心理描写立体化,通过角色的交锋、观点的碰撞去促发心理变化。《因为爱》一片将主人公矛盾挣扎的心理变化刻画得入木三分:前面民营老板多次行贿,都被主人公巧妙地回绝了,直到最后一次情况复杂的巨额行贿将故事推向了高潮,同时也将主人公的内心矛盾推向了顶峰。镜头中观众看到,主人公疲惫地坐在办公桌前,内心要抉择的艰难也同样呈现在了镜头里面:有民营老板的提醒——“有财大家发,不要挡别人的财路”;有父母殷切的嘱托——“自新啊,违法乱纪的事千万不能做”;有反腐培训中老师的忠告——“为了自己和爱你的家人的幸福,请克制贪婪,防范职务犯罪……”

融情融意,真诚语态引发心灵共鸣。拍摄党教片,走进人物的内心,其实也就是走进观众的内心。以观众最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开展党性教育,这不仅是制片的艺术,更是制片的目的。笔触亲民,视角平行,情理相融,有血有肉地来摆事实、讲道理,这是观众最乐见的镜头语言。用“情”讲“理”,以主人公的“情”带动观众的“情”,再汇聚为全片的“情”,通过“理”性十足的内心戏升华情感表达、层层深入主题,可以对观众完成一次润物无声的心理按摩。《因为爱》片中有这样的镜头表达:当主人公内心犹豫时,就会专注地看着办公桌上一家三口幸福温馨的照片,以“亲情”为突破口击中了主人公的情感“重心”;当事情妥善解决后,全家老少五口共享天伦之乐,在田野间追逐嬉闹,幸福的笑声长久地回荡在镜头里,不但扣紧了“因为爱”的主题意蕴,更让观众读懂了莫因贪婪而毁掉真正幸福的画外之音。

用镜头搭一座心灵“虹桥”,让镜中人物与观众之间情相依、心相随,这样拍出的党教片才能寓教于情、感怀于心。

猜你喜欢
专题片矛盾内心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