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假设理论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6-02-27 19:02钱梦勇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1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思考

钱梦勇

摘要: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与心理规律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以行为学为基础,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交叉。其中人性假设理论就是组织行为学中有代表性的基础理论之一。本文主要就开展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如何应用人性假设理论做指引,关注人的因素所产生的影响,从而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更加有效地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人性假设理论 全面预算管理 思考

一、人性假设理论有关综述

组织行为学关于人性假设理论主要包括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四个假设出发,以及形成的相关理论。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都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利益,好逸恶劳,是被动地工作。提倡命令任务式管理,管理手段一靠金钱刺激,二靠严厉惩罚。

社会人假设则认为人们工作的动力是社会和心理需要,人们努力追求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管理上要注意员工的社会需求和心理健康,提倡集体奖励,加强员工和管理者的沟通和民主管理。

自我实现人的观点源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可以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的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当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去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如果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在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人具有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才能与资源的需要。麦格雷恩的Y理论将其上升为,人并不天生厌恶工作,工作能给人带来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是最重要的报酬,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大多数人具有相当程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

复杂人假设提出人的需要与动机比较复杂,就一个人而言,其需要和动机也会随年龄、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会随其年龄、学识、地位的变化而变化。人,既不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更不是纯粹的“自我实现人”,而是“复杂人”。“经济人”、“社会人”及“自我实现人”三种人性假设,各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摩尔斯、赖斯克根据“复杂人”假设,提出了“权变理论”。他们认为,企业管理方式需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而随机应变,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所谓最好的管理方法。

这种人性假设的依次出现,反映了对人和人性认识的逐步深化和社会的进步,四种人性假设及以其为基础所提出的许多管理主张、措施有其合理性、科学性的一面。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主要工具之一正在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开展。跟以往的预算管理概念有所不同,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额、全员、全程、全方位等显著特点。按照财政部下发的《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要逐步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要求,全面预算管理其主要的管理重心应集中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评三个阶段。预算编制主要强调预算目标的科学合理以及审批流程的合规;预算执行主要关注的是预算目标和责任的落实以及预算控制约束的作用;预算考评主要针对预算执行的进度和效果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激励反馈。上述三个环节搭建起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框架,实现管理过程的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置的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

三、当前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

对于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开展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还属新生事物,在这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预算没有得到高层领导的重视,有的把编制预算看成就是为了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或者作为向上级部门要钱的手段,没有把预算作为一种内部管理必需的工具看待。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往往成了财务部门“自娱自乐”而不是“全民同乐”,缺乏全员参与的意识和基础,不能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开展和实施。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

没有与单位发展战略紧密关联,在对预算方案进行编制以及制定预算目标时,缺乏预算依据,造成预算目标不科学,指向不清晰。有的预算编制脱离实际,测算和编制方法有待优化,多数单位只是简单地以往年的预算数据为基础做相应的加减,上下协商、左右协同困难,这就容易造成较大的误差。

(三)预算执行软约束

有的单位缺少预算进一步分配到部门或科室的细化,对部门和科室没有任何约束力,保障不了预算收支目标的实现;有的缺乏预算执行调整机制,例外审批过多,造成多数情况下预算刚性不足,同时没有有效的信息系统支持对预算执行的实时监控和形成有效的预警机制,造成资金支出无计划、无重点,使有限的资金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四)预算考评普遍缺失

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考核中缺少关于预算绩效的考评指标,对于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好坏,在大多数情况与科室部门或个人绩效不挂钩或者激励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使得相关部门和职工对预算执行缺乏主动配合的积极性,影响预算作用的发挥。

四、改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途径

这里对有关预算过程中技术方法的改进不做探讨,而是结合人性假设理论就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的提升进行论述。

(一)关于参与预算管理的方式

正如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所说,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定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定。结合人性假设理论,可以从预算参与者和编制方式等多方面做不同的划分,这些分析为企业立足实际,扬长避短,更好地开展预算管理提供了有别于传统关注制度、技术以及流程等要点的另一条途径。

1.决策者认知对预算编制的影响

如果决策者对员工的定位基于“经济人”的认知,那么在这种认知假设下的预算管理模式往往表现为所有的决策都倾向于由高层管理者发出,采用自上而下命令式下达预算目标,并根据预算的完成情况评定部门和员工的业绩,以奖勤罚懒的经济刺激手段达到目标。这种预算方式体现了以管理控制为主、强调效率的管理理念,突出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金钱激励。但这种“一言堂”的方式经常也会因为不了解具体情况导致预算和实际出现脱节。

如果决策者对员工的定位基于“社会人”或者“自我实现人”的认知,由于这两种认知都强调关注员工社会需求,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和谐的群体关系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那么在这种认知假设下的预算管理模式采用自下而上的参与式,提高了参与预算管理的意识,并且便于预算的执行落实。但也会存在周期长、效率低,以及预算松弛的问题。

如果决策者从“复杂人”的人性假设这种角度出发,认为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能够实现自我管理,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那么在预算管理方式上就会体现以人为本,全员参与,采用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协商式管理,从而体现宏观把控下的民主集中优势,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执行力。

2.与预算绩效的关联度影响编制方法的选择

在围绕预算管理的讨论中经常会听到预算松弛这个概念,按照委托代理理论预算松弛就是预算执行者出于自身得失的考虑在预算管理中采用的一种逆向选择。其主要表现有:预算执行者在预算申报时通过低估收入、高估成本和费用,夸大完成预算的难度;或者在争取新的投资项目时采取申报项目时压低支出预算,项目获批后又不断扩大投资规模等方式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但因为预算松弛偏离了对收入或成本的现实估计,牺牲了企业的整体利益,因此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依据“经济人”的有关假定,人性是自私贪婪的,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其实就是预算松弛产生的人性根源。

假设预算绩效考评与预算编制有较高的关联度,那么处于“经济人”考虑自身利益的原因,预算松弛问题就会引起预算编制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常用的预算编制定额法、趋势法等方法基本上是基于经验积累或历史数据的技术层面,而对人性假设原因影响预算准确性考虑较少,因此面对预算松弛问题会显得无可奈何。为了有效应对这种现象,可以在预算编制时根据人性假设分析确定责任主体的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使用比如胡祖光教授提出的“联合基数法”(注:就是将编制全面预算的基数纳入一个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博弈程序,使得代理人自动把自己的实际生产能力或资源耗用量和盘托出,使自报数刚好等于实际数,才能获得最高业绩奖励)等方法技术来尽量减少预算松弛现象的发生,为促进达成共识、减少预算松弛,提高预算编制效果提供新的选择。将以上分析总结形成图表,便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见表1)。

(二)关于预算执行和绩效

管理学界有一句格言叫:“没有绩效考核的管理就谈不上是管理。”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将预算编制的计划目标作为“理想”目标,将预算绩效作为“奖励”激励,那么从“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性假设出发,预算的执行过程就是一个人仔细权衡了自己为了“理想”的付出和达到“绩效”取得回报的具体实现过程。

很多企业在全面预算业绩评价环节上出现问题,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无法有效地执行下去,其主要原因就是奖惩制度不合理,导致业绩评价不公平、不客观,从而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不认同预算管理,最终导致预算管理失败。既然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全员参与,那么可以尝试将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加以运用,着重就安全、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这几个层次的需要,在硬约束的框架下根据不同的实现结果进行一定的弹性调整,考虑多种激励的组合和选择空间进行方案设计。在区分贡献大小以及员工不同需求的情况下采用相应的激励手段,保证预算控制的有效性(见表2)。

同时,如果完不成预算,也要让员工解释预算差异的原因是预算编制不合适、客观环境变化,还是执行者不够努力等等,以满足其被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真正体现人本主义思想。

五、结束语

人性假设是不同预算管理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预算管理没有通用的方法或模式,只有根据组织面临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预算管理技术和方法。人是全面预算的制定者、全面预算信息的利用者、全面预算的执行者,也是全面预算制度的被考核者。不同的预算管理者、不同的预算目的决定其采用不同的预算管理手段。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贯彻“以人为本,关注预算道德”的理念,运用人性假设理论关注预算编制方法、执行方式策略以及绩效激励的组合效果,结合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整体要求加以灵活运用方才更加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秋壮.从人性假设角度看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选择[J].技术与市场,2007(9).

[2]龚凤兰,郑石桥,肖玉芹.环境不确定性、人性假设及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12(11).

[3]周密,曾维林.预算松弛问题的探讨——从人性假设的视角[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4]王斌,潘爱香.预算编制、预算宽余与预算文化:基于战略管理工具视角[J].财政研究,2009(2).

[5]郑石桥,谭康.资本预算编制松弛的原因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2).

[6]杜海霞.预算管理发展历程与预算功能演进[J].财会月刊,2014(10).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管理思考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及其实施对策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