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的思考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02-27 22:35
学术交流 2016年7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法学课程体系

胡 东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的思考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胡东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专门就“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作了重要论述,明确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在当前形势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同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学教育、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不够,导致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个别学者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对我们搞好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在法治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或者“失语”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无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了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应当组织全国高水平的法学专家学者全面系统地整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自觉地把这两大体系贯穿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的法学体系建设应当具有以下特点:其一,要突出民族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在中国法学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法学资源,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法学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资源、国外法学有益资源,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积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善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其二,要体现创新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代中国法学体系的建设,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可循。我国的法学体系建设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不断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观点,才能形成中国特色和优势,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切实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其三,要具有系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是相互贯通、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其中,法学理论体系是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法学学科体系是理论体系的提炼升华集成,法学课程体系是理论体系、学科体系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在法学理论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方面还不够健全,特别是法学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还比较薄弱;在法学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实践课程体系还很不完善。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推进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法学体系,以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

三是要坚持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一体建设。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同法学教材体系密不可分。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建设上不去,法学教材体系建设就上不去。反过来,再完善的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如果没有配套的法学教材体系支撑,也很难发挥应有作用。培养出好的法学有用之才,必须有好的法学教材。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我们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法学教材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总体看这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要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精心组织力量编写国家统一的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力求全面准确反映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最新成果,全面准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最新进展,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法学教材体系。要切实推动高校全面采用国家统一的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将其作为法科学生必修的基本教材,并将此项工作列为高校法律类专业评估的重要内容,确保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法学教育阵地。要将国家统一的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作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主要教材,充分发挥国家统一的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的主导作用,确保法律职业人才的基本政治素养。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余明全〕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法学课程体系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