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赏识教育引入独立学院的数学教学中

2016-02-27 01:20李永艳
黑河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独立学院数学教学

李永艳

[摘要]鉴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与大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可以将赏识教育与独立学院的数学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并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独立学院  赏识教育  数学教学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

所谓的赏识教育,是指用积极的观点,多角度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亮点,并给予充分肯定、鼓励与表扬的一种教育理念。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学生豁达乐观的性格。正如德国教育学家弗斯多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二、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学生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且数学课本身也有其特殊性,这二者决定了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如下:

1. 学生特点:独立学院学生很聪明,但由于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律能力不强,导致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另外,现在90后大学生个性很强,难管理,班级凝聚力不强。适时地实施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观包容的性格,增强班级凝聚力。

2. 学科特点:一方面,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课是大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基础,需要学生提高重视,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大学数学课知识点多、内容比较深奥,对于从中学开始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而言,这简直是难上加难,导致他们对大学数学课产生排斥,并有自卑感。在数学课上实施赏识教育,对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三、将赏识教育与独立学院的数学教学相结合

1. 教师学会宽容,善待学生

赏识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要宽容、善待学生。在课堂上,学生总有出错或达不到老师要求的时候,此时老师如果一味地责怪学生,只能使课堂气氛紧张,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抵触学习;相反,老师应该宽容,正确地看待学生的错误,找到问题的症结,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例如,在学习高等数学中空间解析几何那一章时,我让一名学生直接给出直线方程,学生马上给出了一个平面方程作为答案,我很诧异,作为一个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学生,直接套用刚学的直线方程的公式竟然会出错。但我没有表现出失望,而是给他个无奈而善意的微笑,同时问他:“确定吗?还改不改?”同学立马意识到自己的失误,换成了正确的答案。我趁机提醒所有的同学注意直线方程和平面方程各自的特点,不要混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怕学生失误,重要的是想到好方法帮助学生改正。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大家的薄弱环节,要及时抓住,认真对待,并通过练习等加以巩固。

2.及时表扬,态度诚恳

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时,必须有较强的实效观,做到及时肯定,并且态度诚恳。对于学生的赞扬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张。在授课过程中,如果遇到学生有新观点,教师应该首先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同时,也要作出客观的评价,如果观点好,表现在什么地方,或者如果行不通,是由于哪个知识点没有考虑到,该如何改正。例如,在行列式计算的习题课上,有几名学生在计算四阶行列式时,用到之前计算三阶行列式的对角线法则。首先,要指明他们当时没有认真听课,否则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其次,也要肯定他们掌握了用对角线法则计算三阶行列式,只是在推广到四阶行列式时出现了错误。要演示给大家看,是哪里出了问题导致此处不能用对角线法则。经过耐心讲解,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并牢牢掌握这个知识点,后来在计算四阶行列式中没出过此类问题。我对于作业完成不错的学生也会在下次上课时点名表扬,并让他们给同学们讲解,这既是对学生的肯定也让学生得到了锻炼。

3. 对基础不好的学生,要有耐心

教育对象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都应受到关注,对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尤其要有耐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欣赏和爱,重拾学习的信心。例如,有位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的《高等数学》课听着就十分吃力,大部分内容是听不懂的。课下我了解到他的高考数学成绩为43分,可以说中学的数学基础很差。我和他约定每次《高等数学》课后都给他辅导一次,还根据他的水平留几道练习题加以巩固,而且在每章内容结束后给他串讲整章知识。这样的教学很慢,需要师生有足够的耐心,但效果很好,他每次课上的听课状态都有进步。坚持到期末考试,成绩很理想。

4. 方式多样

赏识教育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在课上可以对表现好或有进步的学生当众表扬;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思路清晰,方法巧妙,教师可以在批注处写上表扬鼓励的话,哪怕只是简单地画个笑脸,学生也能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学习上会更自信更努力;现在师生还可以通过聊天或留言的方式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在网上对学生当天或近期的表现进行评价或是善意的提醒,这种一对一的交流更有针对性,学生对老师更加信任,教师也更能听到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往年在期中考试后,我会按考试成绩把学生分成四个等级,分级点评和提要求。今年期中考试后,我按照试卷失分的情况,把学生分为细节处马虎、概念混淆、基础题有盲点、综合运用题不会四种类型,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5. 既有对象性,又面向全体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教师要善于发现并赏识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公正的,老师是赏识自己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并做到扬长避短,完善自己。去年我教授机械专业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分析期中考试成绩时,我发现其中一个班的同学全部达标,但是平均分比其他班都要低。回想这个班的平时表现,同学间的关系特别和睦,但是学生大都热衷于课外活动,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对于这个班我要“整体出击”——让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整体提高学习成绩。首先,针对没有一个同学掉队这种情况给予肯定和表扬,在整个专业这是他们的优势,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其他每个班都有一部分同学要比他们优秀。接下来,我让班干部把整个班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后给每个小组整体打分作为组内成员的平时成绩。他们互帮互助,成绩很快就赶上来了,班级凝聚力也更强了,期末考试不仅全班都达标,而且平均分达到整个专业的第一名。

6. 与批评相结合

赏识教育是欣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给予表扬和鼓励,那是否要摒弃批评呢?完全不是,表扬和批评要相结合。教师如果发现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及时指正,但需要注意语气和方式方法,不要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不要一味地否定和贬低,而是要以尊重为前提,就事论事,客观的分析利弊,诚恳的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并提供改正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做到扬长避短。有一名学生平时上课反应很快,经常得到表扬,同时他眼高手低,觉得自己很聪明就不愿意做练习和记忆一些知识。在我讲解定积分时,发现他连不定积分的积分表都记不住,对此我就直接点中他的要害——太懒了。以后每次做练习的时候,我都走到他身边督促他动手练习,上课之前检查他作业,在这种“压力”下,他慢慢变得踏下心学习,作业也有了明显改观。

课堂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因此课堂氛围很重要。如果教师在讲课时有对象性,心里装着学生,并对学生抱有积极态度或较高的期望值,则师生相处和交流的气氛会比较融洽和和谐,教学过程更顺畅,学生就有机会从教师那里学到更多知识,从而也会更信任教师。学生也能从自己的行动中得到肯定和满足,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杨艳.赏识教育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运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1-62.

[2] 曾湘峰.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4):I0298-I0298.

[3] 彭明国,李伟明,袁志华,王永利.论赏识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8,9(4):76-78.

[4] 李贵和.浅谈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实施[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33-34.

[5] 王洪亮,李凤霞.浅谈赏识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1,(15):18-18.

(责任编辑 陈始雨)endprint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独立学院数学教学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