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趣”味盎然

2016-02-28 21:28海南省白沙思源实验学校郭少荣
新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理趣意趣童趣

□海南省白沙思源实验学校郭少荣

让语文课堂“趣”味盎然

□海南省白沙思源实验学校郭少荣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懂得认识的欢乐和取得成绩的欢乐,那么求知的愿望将永远伴随着他的学习。”所以,教育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

就语文学科而言,笔者以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就要着力激好三“趣”,即意趣、情趣和理趣。

意趣

意趣,顾名思义就是意义和趣味,它特别强调拥有实质上的意义与趣味。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语文元素处处充满意趣。汉字有意趣,如“囚”字,人在围中,表人受拘禁;词有意趣,如“雪中送炭”、“如鱼得水”等,要么让人想象到某一场面,要么让人想象某一情景,要么让人想象某一画面;句有意趣,如“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诗有意趣,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诗活画出了一个“最憔悴的人”;散文有意趣,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雪地捕鸟的叙述;小说有意趣,如名著《红楼梦》以恢宏之笔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可谓意趣盎然;戏剧有意趣,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情趣

“情”,主要指情感、情绪、情怀、情调;“趣”,主要指志趣、乐趣、雅趣。两者虽然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但它们对于智力活动却有着极为重要的催化作用,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情是趣的基础,趣是情的外化;情侧重于内蕴,而趣侧重于外现。情趣教学着眼于语文学科的人文视角,大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高效。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导入、品读、探究、拓展等环节适当诱情激趣,使课堂有情韵有趣味。如在学习《口技》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通过讲述我国著名民间艺人的传奇故事、播放精湛口技的录音导入新课,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分角色模拟口技之声,这样使文字静态之趣变为生活动态之趣,既激发了学生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兴趣,又能使学生被民间艺人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所深深折服。

理趣

理趣,是因说理悟理而有趣,在趣中说理悟理,寓哲理于形象之中。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一文中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道出了“理趣浑然”道理。歌德说:“人们只能认识自己所爱的,爱或激情越强烈越充沛,认识就越深刻越完整。”这就是说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助推器。相反地,理性支配情感,升华情感,失去理性的情感是一匹脱缰的野马。所以,语文课堂在呼唤感性的同时,切不可忘却理性。语文教学不仅要为学生构建一个丰富的感性世界,还要有一个深沉的理性世界。但这里所说的理,并不是空洞的说教、歇斯底里的训斥,而应该是一种耐人寻味、历久弥新的“趣”理。

宋诗的理趣之美可谓典范。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仅从字面来看,很容易感觉就是一首写景诗,所描写的是一片美丽的池塘。如果停留于此,那就没有充分理解这首诗的意蕴。当我们结合朱熹生平著述、治学之道等反复诵读,就发现其实这首诗正是朱熹治学之道的一个诗意的阐释。作者之意不在“景”而在“理”,朱熹其实是要谈读书之道,要说明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池塘之水所以能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进来;同样,一个人要使自己的学问高深纯正,使自己思想素养不僵化、不陈腐,永远保持活力,就得持之以恒地读书学习,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读书就是人生命有所发展的“源头活水”,就是读书人有所创见的“源头活水”。诗人从“半亩方塘”和“一渠清水”的具体形象中,发掘出“流水不腐”的深刻哲理,而哲理蕴含于形象之中,珠联璧合;理趣洋溢于感情之外,相得益彰。

其实,诗中蕴含理趣的实例很多,如唐代王维《终南别业》、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杜甫的《望岳》、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别离》、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陆游的《游山西村》、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

其他文学样式如清代沈复的散文《童趣》也富于理趣。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活画出三个画面:观蚊成鹤、神游“山林”、观虫斗驱蛤蟆,追忆了童年生活中细致观察景物的奇趣,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文章告诉我们:要想拥有童趣,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热爱生活,拥有想象力和爱心。文章寄趣于事、寓理于趣,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的文本内容,三“趣”的教学预设及生成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它们之间既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用心精研文本,恰当确定目标,合理突破重难点,设“境”激“趣”,努力构建灵动、充盈、开放、立体的高效课堂。

郭少荣,中共党员,大学本科,白沙思源实验学校办公室主任,海南省第六届中语会理事,初中语文骨干教师)

猜你喜欢
理趣意趣童趣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小学数学“理趣课堂”实践研究初探
童趣
神韵秀逸 意趣妙生
略述《篱园秋实》的壶中意趣
汉字的水墨意趣
言近旨远,发人深思——小议诗的“理趣美”
浅析近年《中华诗词》的理趣诗及其启示
从中国牌到中国意趣——论当代实验艺术中的传统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