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经济何以领跑全国?

2016-02-29 07:38张岩
中国报道 2016年2期
关键词:直辖市重庆经济

张岩

重庆经济持续增长的秘诀在于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坚持集群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不断淘汰落后产能。

“11.0%,较全国高4.1个百分点。”1月19日,当重庆2015年GDP增速领跑全国的消息被公布时,虽然在大多数重庆人意料之中,但依然有小小的自豪。

这是继2013年的12.3%、2014年的10.9%之后,重庆GDP增速连续三年处于全国领先梯队。在这些数字的背后,一座传奇的城市正在加速崛起。

不一样的开年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当元旦喜庆的氛围依稀留在山城的薄雾中没有全然散去,重庆就迎来了一位特殊的重量级客人: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重庆考察调研。在为期三天的调研中,习近平深入港口、码头、园区、企业……每到一处,都对这座城市的发展给予肯定和期望。

习近平开年之行为什么选在重庆,一时间引起热议。这是十八大之后,习近平首次莅临重庆。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习近平在这个关键节点调研重庆,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重庆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连接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大幕开启,重庆以现代大都市的形象登台亮相。这个昔日的雾都和山城,这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为一体的特殊直辖市,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是中国第三个“改革试验区”。在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大背景下,重庆却逆势而上,连续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这座以神奇的速度快速发展的城市,汇集“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成渝城市群建设、新型城镇化、土地流转等多项国家规划和政策于一身。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它将被赋予全新的使命。

年轻而独特的直辖市

1997年,中国西部诞生了一座新的直辖市。当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6月18日,最年轻的直辖市正式挂牌。这座数千年来依山为城、凭水而兴的江河码头港口城市,从此掀开了建设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这座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年轻直辖市,也已经迎来了第19个年头。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的朝天门码头依然繁华不减当初,解放碑广场仍旧人流如织。而一座座耸立的高桥,让这座昔日江城、山城变成了“桥都”。据不完全统计,重庆目前有大大小小的桥梁超过4500座,不仅数量和密度远远超过中国其他城市,施工难度也世所罕见。跨江大桥的修建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往来与交流,也为重庆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习近平在视察重庆时,用“独特而重要”几个字来形容重庆的特征与作用,提出了“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等重要定位。而重庆到底有多独特,不仅体现在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上,更体现在它与众不同的发展理念上。

“十二五”期间,重庆GDP年均增长达12.8%,堪称高增长的奇迹。虽然有这样的数字基础,在1月24日开幕的重庆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长黄奇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仍将重庆“十三五”期间GDP增速定在个位数:9%。对此,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沈晓钟表示,这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面临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压力下作出的科学谋定的目标。未来五年,恰好是重庆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的关键时期,是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创新经济发展的关键五年。“虽然表面看速度有放缓,但是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质量和效益都将更高。”他说。

的确,如今的重庆在城市功能完善、产业要素集聚、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及体制机制等方面依然在不断完善和前进,所走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稳而不躁。

赢在布局 胜在创新

要破解重庆崛起奇迹的密码,首先必须谈到城市发展布局。无论是短期计划还是长远规划,重庆始终秉承统筹整体布局谋划在先的方针,“重质而不重量”是其核心特征,引进产业并逐步培养起产业链,带动集群式发展,严格防范产能过剩,则是让重庆经济发展动力充沛、后劲十足的关键。

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张富民表示:“重庆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原因是,当地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在产业布局时坚持集群化发展,促使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淘汰落后产能。”

今年重庆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黄奇帆61次提到“创新”,58次提到“改革”。他曾这样说过:“新常态对重庆来说,过去我们主要是靠投资拉动、出口拉动、消费拉动,而今后我们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

的确,回顾重庆近年来的发展,很多产业都是“从无到有”,引进新兴产业成功落地生根成为重庆发展的又一特色。例如,重庆笔记本电脑产业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成为经济支柱之一。在西永综保区,惠普、富士康等一批IT巨头相继进驻,撬动重庆进出口总额连年增长。与此同时,其他新兴产业也迅猛发展,如物联网产业,海康威视重庆基地项目将开工,加快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等项目建设。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取得迅猛发展。重庆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重庆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664亿元,对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30%。

重庆的发展理念不仅与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密契合,也是重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一带一路”建设为重庆提供了“走出去”的更大平台,长江经济带发展为重庆提供了更好融入中部和东部的重要载体。在市长黄奇帆看来,重庆的发展依然“在路上”,仍有新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可以拓展。

猜你喜欢
直辖市重庆经济
重庆客APP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在这里看重庆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财政收支
201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收入完成预算情况
201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