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文艺学阐释

2016-03-01 15:02匡存玖傅其林
学术交流 2016年2期

匡存玖,傅其林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 610064)



文艺理论研究

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文艺学阐释

匡存玖,傅其林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 610064)

[摘要]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当代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对于全面解释文学活动的本质、动因、机制等,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与价值。可以发现,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不仅作为一种客观的文学事实而普遍存在,而且贯穿于整个文学活动的全过程。文学活动中,作家创作就是一种间接以词做事的过程,文学文本就是一种间接以词行事的具体手段,读者阅读就是接受以言取效的间接言语行为对象。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全过程,就是作家将其意向性或深层意图附于文学言语字面意义之下,进而传递给读者的过程,这其中需要满足四项规则条件,即“准备条件”“命题内容条件”“真诚条件”“基本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规则条件,文学间接言语行为才能得以顺利施行。

[关键词]约翰塞尔;文学间接言语行为;规则条件;价值与局限性

约翰塞尔(John Rogers Searle,1932—),是当代英美分析哲学界的最大权威,是奥斯汀之后言语行为理论的集大成者。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他继承并发展其老师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坚持以一种“说话就是做事”的独特理论视角审视当代语言哲学问题,系统建构了言语行为理论体系,对当代西方哲学、语言学、社会学、文艺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塞尔哲学对当代西方文论的影响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代西方解构主义大师米勒、卡勒等人创立的文学言语行为理论,费什等人提出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哈贝马斯建构的交往行为理论,都曾受到过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启发。但从国内研究来看,塞尔哲学影响主要体现在哲学和语言学领域,近年文学领域也开始受到关注,但成果不多。就国内研究而言,一般还集中在对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独特视角的引介与阐释上,真正引入文学研究的不多,专题性的阐释应用更少;即使对文学作品阐释应用,一般也把研究对象放在文本对话(如小说、剧本中的对话等)上,与日常话语研究区别不大,严格说来还不算真正的文学言语行为研究。为此,本文重点考察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力图从文艺学角度,对其理论蕴涵的文艺思想作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有意撇开文学文本中的“对话”成分,将其引入真正的文学活动过程之中来研究。把塞尔的语言分析、经验分析等方法积极引入文学研究,对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现象本身、动因、机制、条件等方面作尝试性的探讨,促进当代文学理论在文学观念、研究方法、视域亮点等方面的探索创新。

一、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思想[1]

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其言语行为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创新与标志性理论之一。塞尔认为,在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即说话者说出的话与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并不一致,两者间似乎是以某种形式分离着的。比如塞尔举的一个经典例子:“你够得着盐吗?”表面看,这句话表达的是一个简单询问,就只是问你能否够得着盐,但是置于具体语境中,表达的却是一个要求听话者递盐的请求。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对话过程,当中却包含了两种以言行事的“语力”:一种是字面意义上的语力,即表层语力;另一种是字面之外的语力,即深层语力。深层语力暗藏于表层字面意义之下,间接通过表层语力传递信息并发生作用。对此,塞尔指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一种以言行事行为是通过完成另一种以言行事行为的方式间接地完成的。”[2]需要间接完成的那个言语行为,是主要意向;作为桥梁与手段的那个意向,是次要意向,也即是说,间接言语行为是间接通过次要意向行为完成主要意向行为的过程。

塞尔在仔细梳理的基础上,将间接言语行为分成了“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两种,在他看来,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在日常话语中具有相对固定的语言表达形式,即“程式化”特点。大致有以下六类:第一类涉及听话者能力,比如“你能帮我换点零钱吗”,规约性表达式是“能……吗”,为了确保“我”能换到零钱,所以“我”想事先询问“你”是否具有换零钱的能力;第二类涉及说话者的希望和要求,如“我希望你去做这件事”,当中的“我”不想通过生硬的“指令”“命令”让你做某事,而是通过“希望”等委婉方式;第三类涉及听话者实施言语的行为,如“官员们今后进餐应系领带”,也是通过委婉的“提醒”传递某种意图;第四类涉及听话者意愿或愿望,如“你愿意为我写一封推荐信吗”,通过了解“你”的心灵意向状态,进而推测你是否愿意做某事;第五类涉及实现言语行为理由,如“你为什么不安静下来”,通过询问“你”不安静下来的原因传递要求“你安静下来”的意图。当然,语言中还有大量“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它们没有固定形式,但在不同场景体现间接言语行为的意向却很明确。比如“这里水深”,在比赛、游泳、社交等不同场合,可分别表达愿望、警告、提醒等多个方面的意图;“外面太冷”,在教室、户外活动、军事行动等不同场合,也可分别传递请求关窗户、不要到户外去、准备充足物资等多个行为意向。

塞尔认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说话者如何通过一个言语行为表达另一个言语行为,听话者又是如何从一个言语行为中理解另一个言语行为呢?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推理过程,涉及对间接言语行为的步骤、动因、条件、机制等方面的探讨。在塞尔看来,可能通过用“背景信息”、“言语行为理论”和“某些一般的会话原则”对其作出解释。例如:

说话者:你今晚能陪我去看电影吗?

听话者:我今晚有个舞会要参加。

说话者用的是一个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而听话者回答是一个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论证相对简单,重点研究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表面上看,听话者似乎在“陈述”某种事实,但通过上下文语境却能推出一种“拒绝”的含义。在塞尔看来,这种推导过程在理论上至少要经历10个步骤:(1)听话者的回应陈述了一种事实,即他今晚有舞会要参加;(2)说话者认为听话者的回答是恰当和连贯的;(3)听话者恰当连贯的回答包括答应、拒绝、建议、考虑等;(4)但听话者的回答从字面上看又不属于上面任何一种,因此是一种不连贯回答;(5)听话者的回答不可能是不连贯的,大概听话者想在字面意义之外表达其他的意思;(6)参加舞会和看电影同时都在今晚,要花去晚上大部分时间;(7)听话者不可能在今晚既参加舞会又去看电影;(8)听话者接受建议的满足条件是具有实现预期行为的能力;(9)说话者从听话者回答中可推导出不接受建议的意义;(10)因此,听话者意在拒绝建议。

通过分析,可提炼出间接言语行为顺利实现的“四个”满足条件。为了清楚说明问题,塞尔以指令式、承诺式为例,重点探讨了间接言语行为的动因、规则和条件。比如指令(请求)式中,其“准备条件”是说话者认为听话者能够完成某事;“真诚条件”是说话者想让听话者去做某事;“命题内容条件”是说话者断言听话者的将来某个行为;“基本条件”是把说话者让听话者去做某事看作一种企图。比如上面提到的说话者邀请听话者看电影这个例子,“准备条件”可分析为说话者认为听话者有陪他去做某事(看电影)的能力;“真诚条件”可分析为说话者具有邀请听话者看电影的真诚意向;“命题内容条件”可分析为说话者提出陪他看电影的意义或内容;“基本条件”可分析为说话者把邀请听话者看电影作为一种目的或企图。而对第二个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则有些复杂。塞尔没作明确论述,但不难作出如下分析:“准备条件”是听话者认为,说话者能从听话者陈述参加舞会的事实中推导出一种表达拒绝的能力;“真诚条件”是无论听话者的主要意向还是次要意向,都体现出听话者的真诚合作态度;“命题内容条件”既包括听话人回应参加舞会的内容,也包括双方对话的交际背景情境;“基本条件”则是把听话者回应晚上要参加舞会的事实看作一种表达拒绝的意图。可以发现,上述“四个条件”不仅包括间接言语行为顺利实施的意向性条件,也包括说话双方所共有的背景、情景或网络等。意向性是间接言语行为实施的心理基础,而背景网络则是间接言语行为实施的前意向状态,它融入间接言语行为意向性状态之中,为间接言语行为的顺利施行提供了前提。

二、塞尔理论视野下的文学间接言语行为

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当代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视角和总体的理论视野。正如前面所说,西方早期对文学言语行为的研究,一般集中在文学言语行为观念的研究,却很少将间接言语行为独立出来作专题性的研究探讨。在他们看来,文学言语行为本来就应该视为一种间接的言语行为现象,这是一件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事情。的确,如果认真考察会发现,文学在实施言语行为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以一种间接言语行为方式进行的。这样的例子大量存在。比如:

(一)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秋夜》)

(二)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庾信《枯树赋》)

(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一例出自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秋夜》,表面上看,语句中一再重复着“枣树”这个意象,作为一代文豪,鲁迅自然不会写出重复罗嗦的话语来,但他一再重复“枣树”这个意象,显然是想间接表达一种更深层的意图。第二例是南北朝骈文大家庾信《枯树赋》中的句子,表面写汉南柳树袅娜动人、柳叶纷飞摇落,但却不难感受到作者忧虑思念之情。诗中采用《世说新语·言语》中的典故:“桓公北征,经金城,前为琅琊王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显然还有一种更加深层的间接言语行为语力。第三例是《三国演义》开篇之词,表面上看,是在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道理,但实为引出桓灵乱政、宦官专权、三国等作总体铺垫。

文学作为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可以说在文学作品中举不胜数。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隐喻、比兴、用典、反讽、夸张等修辞手段,以及以景写情、以物写人等烘托、铺垫的写作方式,都可以算是一种广义的文学间接言语行为。事实上,文学间接言语行为与日常间接言语行为有很多相同或类似的地方。比如,日常间接言语行为在形式上有规约与非规约之分,在意向上有主要意向与次要意向之分,在语力上有字面语力与深层语力之分,这些在文学言语行为中也明显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暗示、暗讽、反问等间接言语行为手段,在文学间接言语行为中也大量使用,甚至使用更加频繁;而日常间接言语行为实施需要一定的规则、背景及满足条件,这在文学间接言语行为中更是如此。但是,文学间接言语行为与日常间接言语行为,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言语行为系统,两者之间有明显区别:首先,在时效性上,在日常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者与听话者经常处于同一对话场景,以言行事效果往往立竿见影,而文学间接言语行为因作家、文本、读者时空相对分离,其以言行事功能及效果,要从一种总体性的高度才能观察得到;其次,在行为手段上,在日常话语常用的那几种间接言语行为手段,文学间接言语行为不仅经常使用,而且还使用比兴、用典、烘托、铺垫等文学语言典型使用的修辞手段;再次,在语力方面,日常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者所表达的深层语力往往只有一个,而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经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其深层文学语力往往不止一个,甚至可能会异常丰富。此外,规约性文学言语行为的分类,以及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实现步骤、动因、规则、条件等方面,也与日常间接言语行为有较大差别,相对复杂得多。

国内学者张瑜曾把文学言语行为功能主要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使用语言创造或构建一个文学艺术世界”;“一是进行交往,通过交往行为把自己创造的文学艺术世界传递给他人,分享和影响他人与现实。”[3]事实上,“创造性”和“交往性”这两种文学最基本的功能,都是以一种间接的行为方式发挥其最大功能效果的。首先,就创作而言,作家的创作是一种以词做事、以言行事的行为过程,他要把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所感,通过文学语言等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出来。这就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的实施过程,他一般不会直接抒发和表达自己的主要意向或行为目的,而是大量采用比喻、比兴、用典、夸张等修辞手段,或者以景写情、以物写人等写作手法,或者典型人物塑造、细节描写、情节段落安排等方面,有意识、有目的地把自己内心的那种特有情感及深层意图,赋予文学语言字面意义之间,间接表达出来。为什么作家要极力采取间接方式表达言语行为意图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间接言语行为产生的语力效果往往会远远大于直接言语行为的作用效果。这类似于物理杠杆原理,任何时候产生直接效率的“做功”,都无法与杠杆、滑轮等“机械做功”效率相提并论。其次,对文学文本而言,通过大量修辞手法、技巧等建构起来的文学间接言语行为,往往在文学的语言、情感、意境等方面,体现出一种强烈的“陌生化”效果,正是这种陌生化的效果,使得文学间接言语行为能够传递更多的文学意义及“语力”。一般而言,隐喻、用典、比兴等修辞手段使用得越多,间接言语行为的语力及“陌生化”效果就会越强越浓。比如上面提到的鲁迅《秋夜》中的语句,采用直接言语行为说“我家后园墙外有两株枣树”就行了,但鲁迅不仅反复重复“枣树”这个意象,而且把句子故意拆分为四句来写,极其情感意象渲染之能事,所产生间接言语行为的效果显然也就更加强烈。最后,对读者而言,文学间接言语行为需要读者透过文学语言的字面意义,能动地参与到阅读理解之中,才有可能知晓作家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才能理解文学作品所隐藏的深层意义。一代伟人毛泽东晚年非常喜欢读《枯树赋》,每读到上面那几句时就万千感慨,大概与瘐信在浓浓乡愁、处境之间产生了共鸣,是真正读懂了其中蕴含的深层意蕴了吧。

三、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实施步骤及满足条件

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施行是一个复杂的文学活动过程,包括作家意向性、作家以词做事行为、背景及网络、作为文本的文学间接言语行为、读者的阅读行动及意向性、文学间接言语行为以言取效,甚至群体读者集体意向性,阅读群体事实建构等方面。[4]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对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实施过程作综合性的研究。在塞尔看来,言语行为是一种规则建构的行为过程,实际上,文学间接言语行为也离不开规则的建构。为了深入细致地理解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实施过程,下面以鲁迅《秋夜》中的语句为例,对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实施步骤、条件、机制等分析如下。

步骤一:作家在某种语境或情景中受到感发,呈现出想要以词做事的强烈意向性状态。这种意向性具有明确指向性,具体指向以词做事。可以设想,鲁迅写作《秋夜》之时,内心应该会有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这种创作冲动成为他写出上述那段文字或《秋夜》一文的创作动力。

步骤二:作家的心灵意向性状态得到反复整理,并将背景、情景等自然而然融入到意向性状态及行为之中。鲁迅逐渐进入一种写作状态,结合自身所处的情景背景,努力寻找一种恰当、适合的间接言语行为表现手段。

步骤三:一种恰当、适当的文学间接言语行为包括比喻、用典、夸张、写景抒情、典型人物塑造等修辞手段或写作技巧,而不能用一种平淡无奇的直接言语行为来表达。鲁迅意识到,需要对已写出的语句进行重写或修改,否则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情感状态,于是积极寻找、寻求更有力的表现手段。

步骤四:写出来的话不能完全传递某种“文学语力”,或者达不到某种以词做事的效果,因此还必须按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要求作出细致修改。可以设想,鲁迅通过对语句进行反复修改,重复“枣树”意象,增加语句陌生感来传递某种深层语力。

步骤五: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顺利实施,除满足作家意向性条件外,还必须满足背景、语境等条件。可以设想,鲁迅写这段话或《秋夜》这篇文章,也融入了他对个人、家庭、社会语境、读者阅读等方面的认识理解等。

步骤六:作者认为自己在实施一种文学间接言语行为,同时也相信读者会认为自己在实施一种文学间接言语行为。可以设想,鲁迅相信自己是在以一种文学的方式写出了这些话,同时也相信,读者在阅读上面这些话时,一定会从文学角度展开阅读。

步骤七:作家的创作最终被认定为一种文学间接言语行为,并以其特定方式成为一种制度性事实。这个过程就是作品的审核、出版、发行与传播。后来,鲁迅写出的《秋夜》一文,被编入散文集《野草》出版发行。

步骤八:读者按惯例和规则将作家的创作认定为一种文学间接言语行为,并从文学语言的“字面意义”中,深入发掘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深层语力”。可以设想,读者阅读鲁迅《秋夜》,从阅读文本和理解字面意义开始,重在寻找鲁迅笔下的真正意图。

步骤九:文学间接言语行为“深层语力”不止一个,需要读者综合各种手段挖掘。可以设想,围绕寻找鲁迅笔下的“深层语力”,读者综合利用了自身各种审美、社会、知识等方面经验,采用了反复阅读、查阅资料、通读全文等多种理解手段。

步骤十:文学间接言语行为作为一种群体阅读事实而存在。可以设想,鲁迅的作品,后来受到文学爱好者群体、专业读者群的广泛重视和阅读。

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顺利实施,可以通过背景信息、间接言语行为、一些合作规则等加以解释。背景信息和合作规则一般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间接言语行为的实施过程之中。从整体上看,可将其归纳为四个满足条件,这四个条件又全面涵盖了文学间接言语行为施行的背景信息、意向性状态、间接言语行为、需要遵守的合作原则等,完全可以从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施行步骤中推出。一是“准备条件”,大体概括的是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背景信息。体现在文学活动中,就是作家要有能力实施间接言语行为,读者要有能力理解文学间接言语行为,具体涵盖了作家与读者的背景、情景及能力状态,具有条件强弱之分。对作家而言,他需要掌握以词做事的技巧,比如一些写作技巧、修辞手段的运用等(对应步骤三);反过来,也可以说,只要具备一定写作技巧的人,也就具有了实施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满足条件。瘐信、鲁迅、罗贯中等人,在中国历史上都因高超的文学素养及炉火纯青的写作技巧著名于世,所提供实施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准备条件,自然比其他人要充足强烈得多。同样,对读者而言,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人生及知识经验等,也就是需要有相应的阅读能力。比如读《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作品,需要对当时社会背景有大体了解,才便于读懂。毛泽东之所以读《枯树赋》会比别人感触更深,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具有许多超乎常人的审美经验及人生经历,他所具有的“准备条件”也更为充足。二是“命题内容条件”,大体概括的是文学间接言语行为本身,也就是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文本形式及内容。“命题内容条件”断言的是一种“未来行为”,既包括文学语言所表达的字面意义及语力,也包括文学语言字面意义背后作家的深层语力及意图。无论是字面意义,还是深层意义,都要用文学形式和语言写作出来。一般而言,作家想要在文学话语中表达的意思,肯定要比他写出来的文学话语要多得多,也就是说,文学话语字面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作家许多没有说完的话。值得注意的是,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命题内容条件”也有强弱之分。因为作家的深层意图不止一个,文学间接言语行为语力的多少、强度等,也会有所差别,命题内容条件强弱程度也会随之出现差异。三是“真诚条件”,大体概括的是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意向性心理状态。在塞尔看来:“在做出以言行事行动时,存在两个层次的意向性,一个层次是做出行动时所表达的意向状态,另一个层次是做出该行动想要完成的意向。”[5]在创作中,一方面,作家会产生一种实施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强烈冲动(步骤一);另一方面,他希望文学间接言语行为能够顺利完成,比如创作出的作品能够让读者看懂,作品出版能顺利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核等。四是“基本条件”,这是一种总体性的要求,因为在文学间接言语行为过程中,暗藏着一种文学间接言语行为“合作准则”,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潜意识中都需要遵守这种规则。比如,作家把文学间接言语行为视为一种传递深层意图的重要手段,读者根据审美人生经验能从文学间接言语行为中挖掘出内在的深层意蕴(步骤九、十)。只有遵守这些规则和条件,文学间接言语行为才会顺利施行。

四、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对西方文论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这已从解构主义的文学言语行为论、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交往行为理论等系列理论的创建过程中得到了有力证明。同样,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于重新审视与创新当代文学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进一步为文学本质及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事实上,文学不仅是一种言语行为现象,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现象。两千多年来,传统文学一直把文学本质定位为“再现”或“表现”的结果,即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反映论”。而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研究,立足于把言语行为“说话就是做事”的基本理念引入文学研究,不仅颠覆了古今以来国内外学界对文学本质的传统“反映”论认识,而且还把文学隐秘的“间接”言语行为性质揭示了出来,使我们对当代文学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使我们认识到,文学的“行为”功能和“间接”性质才是文学真正的、最基础的本质和功能,而以往对文学“反映论”的认识,实际上颠倒了对文学本质的理解,从而导致一场长达两千多年的误会。可以说,塞尔提供的这种文学观念认识,为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塞尔的语言分析、经验分析等研究方法,也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塞尔的研究方法,在继承和发展日常语言学派,特别是奥斯汀的分析哲学传统及研究路线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更为严密的语言和经验分析方法,集中从概念的构成因素、条件、规则、动因、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实际上,二十世纪以来,伴随着西方文论的“语言论”转向,这种略带形式化、逻辑化的研究方法,在当代西方文论界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推广,但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影响却并不那么广泛和强烈。文学、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三者之间,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但作为理论研究,文学理论并不排斥形式化、逻辑化的研究方法,正如新批评、结构主义文论、符号文论等都是这样。因此,进一步引入言语行为理论及其研究方式,对当代文论研究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再次,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体现了一种强大视域整合能力,对于破解当代文论研究的理论盲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可用于整个文学活动分析,不仅可引入文学文本分析,而且也把作家创作活动、读者阅读行动,甚至群体阅读行为等,均纳入到文学系统研究之中,贯通在一起,涉及意向性、情景、语境、背景、规则、动因、条件、机制等多个关键词,体现出20世纪以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宽广理论视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顾曰国指出:“言语行为理论本来是把语言与行为、语言与社会溶为一体的理论。”[6]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之所以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很大程度上也应归功于它的这种理论与视野的整合能力。

当然,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它对当代文艺理论研究仍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比如,英国语言学家、哲学家利奇就指出,所有言语行为现象基本上都是间接的,没必要单独提出间接言语行为这个概念。斯珀伯和威尔逊甚至干脆用他们的“关联理论”代替了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但是,这些都不能否定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价值。时间和事实已经证明了一切。当然,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文学研究而言,还有很多障碍与局限。比如,塞尔主要是立足于哲学与语言学角度推进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并没有从文学角度作专门的阐释;而他的言语行为研究对象,也主要限定在日常言语上,较少涉及文学话语研究。因此,要将其引入文学理论研究,还必须做大量细致有效的研究阐释工作,使之更加贴近文学的现象事实,更加符合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现状,才能避免生搬硬套、生吞活剥之嫌。特别是塞尔的那套略具形式化、逻辑化的语言分析方法,要想得到国内文学理论界的普遍认同,还需要相当长一段路要走。从其研究看,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尽管已成为其言语行为理论体系中的经典理论,但其专门研究只体现在一篇论文中。所以,总体来看,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研究仍然是框架性的,比如,后来奠定其言语行为理论基础和社会学基础的意向性、集体意向性、背景能力等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有一些涉及,但基本都还是一些粗线条的勾勒,有待于进一步发掘研究。所以,要把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讲清楚,把整个文学间接言语行为问题讲清楚,还有必要引入与之相关的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成果。

综上所述,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当代文艺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文学本质上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不仅作为一种客观的文学事实而大量存在,而且贯穿于整个文学活动的全过程。从作家创作角度看,它是一种以词做事的间接言语行为实施过程;从文学文本角度看,它是一种文学间接言语行为的具体体现形式;从读者阅读角度看,它又是一种以言取效的间接言语行为实施过程。文学间接言语行为中,作家的深层语力及意图间接通过文学语言的字面意义及语力得到传递。文学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使文学间接言语行为不断满足其实施规则与条件的过程。只有满足“准备条件”“命题内容条件”“真诚条件”“基本条件”,文学间接言语行为才能得到顺利实施。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具有极强的理论整合能力与解释力,蕴涵了语言、心灵、社会“三位一体”研究的萌芽,对于全面解释文学活动本身、动因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参考文献]

[1]Searle J R.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 [C].北京:剑桥大学出版社,2001:30.

[2][美]马蒂尼奇A P.语言哲学[C].牟博,杨音来,韩林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17-346.

[3]张瑜.文学言语行为论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4][美]约翰·R·塞尔. 社会实在的建构[M].李步楼,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9.

[5][美]约翰·R·塞尔.意向性:论心灵哲学[M].刘叶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67.

[6]顾曰国.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与心智哲学[J].外语言学,1994,(2):1-8.

〔责任编辑:曹金钟孙琦〕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2-0173-06

[作者简介]匡存玖(1980-),男,四川中江人,博士研究生,从事西方文论研究;傅其林(1973-),男,四川岳池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西方文论研究。

[收稿日期]201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