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无友不如己者”

2016-03-01 18:34程永凯
新乡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交友君子孔子

程永凯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也谈“无友不如己者”

程永凯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要:《论语·学而》中“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的含义,历来聚讼不已,无有定论。但大致来说有三种观点:以邢昺、朱熹为代表的传统观点,以陈天祥、黄式三为代表的后起观点,以南怀瑾、李泽厚为代表的现代新解。文章对以上几种观点进行了分析,否定了后起观点和现代新解,对于一些从对象、语境等角度来维护传统解释的观点,也作了修正。认为当以传统观点为上,将“无友不如己者”直译为“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为妥,多余的解释反而不当。

关键词:无友不如己者;孔子;君子;交友

《论语》一书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塑造了一位诲人不倦的“至圣先师”形象。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了这样的话:“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其中的“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的含义,自古以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传统观点、后起观点、现代新解。本文拟对这三种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传统观点认为,“无友不如己者”应当理解为“不要结交不及自己的人”,以邢昺、朱熹、刘宝楠为代表。邢昺认为:“无友不如己者,言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1]朱熹认为:“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2]清朝的刘宝楠也支持这种观点,他说:“‘毋’‘无’亦今古文。不如己者即不仁之人。”[3]近现代以来的许多学者,如钱穆、杨树达、杨伯峻等,虽然他们的阐释角度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赞同传统观点。

后起观点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有人对传统观点提出了责难。据元朝陈天祥《四书辨疑》记载:“注文本通,因东坡一说,致有难明之义。东坡云:‘世之陋者乐以不己若者为友,则自足而日损,故以此戒之。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学者往往以此为疑,故不得不辨。‘如’字不可做‘胜’字说。如,似也。《南北广韵·中原韵略》‘如’又训‘均’。不如己、如己、胜己凡三等。不如己者,下于己者也。如己者,与己相似,均齐者也。胜己者,上于己者也。如己者德同道合,自然相友……胜于己者己当师之,何可望其为友耶?如己与胜己者既有分别,学者于此可无疑矣。”[4]我们可以看到,针对苏轼的疑问,陈天祥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如”解释为“似”,认为我们应该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不要跟他们做朋友。

后代学者,也有赞同这种观点的。例如清朝的黄式三就认为:“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5]12并且说:“己劣视人,人亦将劣视己,安得优于己者而友之乎?”[5]13黄式三把“如”解释为“类”,并且以“道不同,不相为谋”作为佐证。“道不同,不相为谋”出自《论语·卫灵公》,是孔子的一句名言。用孔子自己的话来作论据,似乎有力。

当代学者如周远斌、赵阳等,继续推崇这种观点。周远斌认为:“陈天祥、黄式三以‘似’‘类’解‘无友不如己者’之‘如’,颇有见地,各自的分析不无道理。‘同志为友’,交友即以志向相同为前提,这也可以说明‘无友不如己者’之‘如’,应以‘似’‘类’解之。”[6]赵阳则把这句话翻译为:“不要结交与自己立身处事的原则不相同的人做朋友。”[7]“同志为友”是《说文解字》对“友”字的解释。这样看来,陈天祥、黄式三等的观点似乎是牢牢地站住脚了。

那么,这种观点是否真的能站住脚,把“如”解释为“似”或“类”行不行呢?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不如”本身就是一个常用词语,表达的就是“不及、比不上”的意思。《论语·子路》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圃。曰:‘吾不如老圃。’”《孟子·公孙丑下》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这里,我们也完全没有必要对这个“不如”作特殊化处理。

陈天祥还把人划分为不如己者、如己者、胜己者三等,却忽略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别人可能在很多地方不如你,但他可能在某一个方面比你强。举极端的例子来说,“老农”“老圃”这样的人,也有比孔子强的地方。这样,他所谓的“三等”划分就没了意义。如果把“如”解释为“似”,那么“不如己者”就是“不似己者”。陈天祥说:“不如己者,下于己者也。”难道凡“不似己者”都“下于己”吗?凡是和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都比自己差劲吗?恐怕不能这样说。

很明显,陈天祥、黄式三的观点是因着前人的反驳才提出的。原本大家对传统观点是无疑义的,但是苏轼等提出质疑之后,就有后学者另寻别解,提出第二种解释。连陈天祥自己也说:“注文本通,因东坡一说,致有难明之义。”既然他认为“注文本通”,就应该反驳苏轼,维护传统注文才是,他却肯定了苏轼的反驳,在传统解释之外另谋出路。这样,非但不能达到“学者于此可无疑”的效果,反而会增加学者的疑惑。我们不禁要想,假如东坡没有这一说,陈天祥也就不会在“如”字上下工夫,这种“类”或“似”的解释也就无从产生了。所以,这种后起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接下来要辨析的是现代新解。现代新解以南怀瑾、李泽厚的观点为代表。他们把“无”解释为“没有”,认为孔子是在表达“朋友都比自己强”的意思,认为“无友不如己者”应当翻译为“没有朋友不如自己”。

南怀瑾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8]34他解释道:“那么,我如何来证明这个‘无友不如己者’是这样解释呢?很自然的,还是根据《论语》。如果孔子把‘无’作动词,便不用这个‘无’。比如说,下面的‘毋意’‘毋我’等等,都用这个‘毋’字……过去一千多年来的解释都变成交情当中的势利,这怎么通呢?”[8]35

李泽厚把这一句翻译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9]35并进一步阐释道:“无友不如己者,作自己应看到朋友的长处解。即别人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并非真正不去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或所有的朋友都超过自己。如果是后者,在现实上不可能,在逻辑上作为普遍原则,任何人将不可能有朋友。所以它只是一种劝勉之辞。”[9]

那么,这种观点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南怀瑾先生的证据是《论语》本身,他认为“无友不如己者”中的“无”如果是动词,孔子就会用“毋”这个字。这个证据实在牵强。且不说“无”和“毋”在古书中常常是通用的,就是在《论语》中,这句也有用“毋”的地方。《论语·子罕》:“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足以证明“无”不是“没有”的意思。再者,“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三句都是简短的祈使句,是孔子对弟子们提出的要求,“中间句‘无友不如己者’忽然变成陈述句,不但听着别扭,说者也不会这样表述意见,因此这种说法并不正确”[10]。综合上述意见,“无友”还是解释为动词为佳,即翻译成“不要结交”为上。

让我们再来看“新解”整体上的效果是怎样的。“新解”倒是注意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这个道理用来反驳陈天祥对人的三等划分是有力的,但是如果直接把它作为“无友不如己者”的实义,却显得不妥。“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别人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可以做自己的朋友,因为别人总有某个方面比你强。试想,孔子作为老师,郑重地向弟子们讲述了一条交友原则,定然是希望他们见贤思齐,迁善改过,在交友上要慎重,不得滥交损友。如果老师这话说出来,被弟子们理解为谁都可以做我的朋友,那岂不是没有交友原则,老师这番教导白说了?“以各有所长,则皆为胜己,皆可为友,南先生言而无义,滥而无统,实不知孔子‘无友不如己者’之进德旨趣”[11]。所以,这现代“新解”,新则新矣,解则未解,不足取。

其实,从古至今,对传统观点的维护,也是不乏其人的。上面提到的邢昺、朱熹、刘宝楠等人,都是从正面直解,肯定这句话进德辅仁的意义。还有一些人,对这样的直解没有信心,提出了别的阐释角度。如果我们仔细品味苏轼的那句话,就会发现他其实并没有要推翻传统观点的意思,他提出疑问的同时,也解答了疑问。他说:“世之陋者乐以不己若者为友,则自足而日损,故以此戒之。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他认为孔子这话是针对“世之陋者”而发的,因为“世之陋者”喜欢交比自己差的人为朋友,以此为满足,享受这种优人一等的感觉,但这其实对人是有害的,有鉴于此,孔子才会那样告诫。

当代也有人持类似见解。有人认为:“孔子讲‘无友不如己者’乃是针对学养未足、其力未充之未成德君子,于其不足以利人之时,先须以自利为主。人能自度,然后方能度人,否则自身不保,何能度人?”[11]还有人认为:“孔子诲其门生,或二三子,或某一弟子,非诲天下众生也!子之诲,向因人施教……今读《论语》,当以了其原本为先,所谓语境,乃语外之明释。”[12]他们认为孔子所说的确是“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人”,只是这话是有一定针对性的,是有特定对象的,如“世之陋者”或是“学养未足、其力未充之未成德君子”。总之,这句话不是教导所有人的,是有一定语境的。

不得不说,他们的见解是高明的,胜过上文反驳过的后起观点和近代新解。这句话的确不能孤立分析,它是有语境的。但是,不论是“世之陋者”或是“未成德君子”,都是他们主观臆想的对象,不是这句话真正的对象。孔子当日说话的场景我们当然无法还原,但是,所幸这句话还有上文。《论语·学而》的原文是这样的:“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如果我们仔细读两遍,就会发现,这句话只有一个主语,既不是“世之陋者”,也不是“未成德君子”,而是“君子”。“君子”才是主语,孔子这句话是对君子提出的要求。其实整本《论语》,大部分都是孔子对君子提出的要求,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无友不如己者”其实就是“君子……无友不如己者”。什么是君子?君子德行出众,乃孔子的人格理想,后世孔门弟子即多以君子自居。君子交友,当然要慎重,所谓“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可不慎欤”?因而,这种从对象、语境等角度来维护传统观点的解释,也是不妥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传统的解释并没有错误,这句话就应该翻译成“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人为朋友”。孔子这样教导并没有损害他“至圣先师”的形象,倒是后人,忙不迭地为孔子辩解,生怕别人把他当成一个“势利”的人。其实孔子心中本无势利,是心有势利的人把孔子的形象给扭曲了。孔子不过是说了一句极普通的话,就如同今天一个老师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要多跟学习好的同学交流”,这难道就是势利?不要说这不是势利,即便这真是势利,这势利若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德行,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对“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的翻译上,笔者推崇杨伯峻先生的做法,他将这句话译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13]并且说:“只就字面译出。”“只就字面译出”,这就够了,不用再加上自己的担心。解释得太多,看似很有道理,其实正显示出对自己翻译的不自信。钱穆先生说:“师友皆所以辅仁进德,故择友如择师,必择其胜我者。能具此心,自知见贤思齐,择善固执,虚己向学,谦恭自守,贤者亦必乐与我友矣。”[14]这话隐含一种担心,就是怕“贤者不乐与我友”。实际这担心是大可不必的。杨树达先生说:“友谓求结纳交也。纳交于胜己者,则可以进德辅仁。不如己之人而求与之交,无谓也。至不如我者以我为胜彼而求与我为交,则义不得拒也。”[15]这话好像是在说,对于那些不如己之人,我不能主动去求结纳交,但他们如果主动来求与我结交,那就不能拒绝,可以与他们结交。这份存心看似广大,实则狭隘。

还是杨伯峻先生“只就字面译出”显得简单大方,让我们把心放宽,把见仁见智的权利留给读者,让“至圣先师”自己来维护自己的形象吧。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9:5337.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50.

[3]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22.

[4]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35.

[5]黄式三.《论语》后案[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6]周远斌.《论语》释名辨正及《学而篇》校释考异[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3-14.

[7]赵阳.回归孔子 《论语》细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5.

[8]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9]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36.

[10]由文平.《论语》“无友不如己者”本义考辨[J].社会科学辑刊,2010(6):261-262.

[11]李尚儒.“无友不如己者”辨疑[J].求索,2004(8):141-144.

[12]牛泽群.《论语》札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12.

[1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

[14]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12.

[15]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2.

【责任编辑郭庆林】

收稿日期:2015-12-11

作者简介:程永凯(1991—),男,河南林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文学。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26(2016)04-0047-03

猜你喜欢
交友君子孔子
孔子论交友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君子无所争
交友如择居
交友之道
有君子之道四焉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交友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