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说猴看我七十二变

2016-03-01 02:52公孙好沈海滨袁云
旅游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封侯猿猴猕猴

公孙好 沈海滨 袁云

每个中国人的梦里都有一只猴子,从童年开始它便驾着五色祥云迤逦而来,然后在各种比喻、象征中追随我们成长的脚步,直到老去还有人带着自嘲与欣喜而自称“老猴子”。猴子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动物,而是带着浓重的中国文化基因,渗入民众生活的细节之中。

在猴年到来之际,我们不妨以文明的视野来审视猴子。穿越尘封的厚重典籍,在唐诗宋词的青天白日下,谈论猴子其实也是谈论我们的文化。猴事七十二变,每一“变”都是人心。

猴子的文学史

猴年说猴,自然要从生肖开始。十二生肖,猴曰申猴。“申”在甲骨文中,被刻画为两个母猴相对而立的样子。汉代王充《论衡·物势》中说:“申,猴也。”

其实,在我国古书中,并未将猿猴做明确区分。尽管有不同的名称来指代,比如狙、猱、沐猴(猕猴)、猢狲、猶、猩猩、玃、猨狖、山魈、狒狒、马留、马化、如拳等,但“猿”与“猴”更多被视为同义词。

谈诗,最早莫过于《诗经》,其中就有关于猿猴诗句。《小雅·角弓》中写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不要教猴子爬树,像用泥来涂附。君子有美德,小人要来依附。”这大约是迄今最早的涉及到猴的诗句,而且由此派生出成语“教猱升木”。当然,这里的猴子似乎不是什么好形象。

《庄子·齐物论》中也提到过猴子,说一个养猴人,拿橡子喂猴,对猴子说:“朝三而暮四”,猴子听后都很生气。于是,养猴者改口说:“然则朝四而暮三”,猴子们听了都很高兴。这也是成语“朝三暮四”的源头,当时指反复无常,用诈术来欺骗人。虽然讽刺的是养猴者,但猴子的智商显然也很堪忧。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讲了另外一个典故“沐猴而冠”:“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沐猴,就是猕猴。猴子戴帽子,比喻外表装得像个人物,却是人面兽心。以此来讥讽那些依附权贵窃取名位之人。后世又有了一个词“树倒猢狲散”,讲的是攀附权势的后面一步。

后来,开始有关于猿猴的故事。东汉赵晔所写的《吴越春秋·句践阴谋外传》中,提到袁公与处女比剑,而后化成白猿离去。这是中国古代有关猿猴故事的较早记载。这个故事影响了后世很多人,从金庸所写的短篇小说《越女剑》,到新锐导演徐浩峰执导的电影《箭士柳白猿》,都能看到这个故事的影子。

西晋著名诗人傅玄写过一篇《猿猴赋》,生动描写了猴子表演节目时的情景:“……扬眉蹙额,若愁若嗔。或长眠而抱勒,或嚄咋而齟断,或颙仰而踟蹰,或悲啸而吟呻……”这里,猴子成了演员,换种说法就是,耍猴这一技术已到了较高水平。

晋代名臣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记载:蜀山“有物如猕猴,长七尺”,能像人一样行走。见到路上的妇女,貌美的便“盗”之而去,“人不得知”,甚至与被盗妇女生子。这里的猴子成为好色之徒。智商是提高了不少,只是成了反面角色。

汉代有一首《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到南朝,刘义庆在著名的《世说新语》中又讲了一个猿断肠的故事。当年,东晋大将桓温率兵进入蜀地,至长江三峡,部队中有人在江岸上逮到小猿,而那只母猿便沿着江岸追逐,一路哀号,“行百余里不去”,最终跳入船上,气绝而亡。士兵们剖开母猿的腹部,只见其肠已因过度悲痛而断成一寸一寸的。“桓公闻之,怒”,当即传令将那个逮到小猴的手下黜免了。这一段故事写得极为传神,母猿成为爱子如命的慈母。此后,过三峡而咏猿啼成为中国古诗的一个传统。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杜牧、李商隐等均有咏猴的诗句。

中国人的猴文化

猴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约定俗成的成语谚语、歇后语甚多。成语如“朝三暮四”、“沐猴而冠”、“心猿意马”等;谚语如“杀鸡给猴看”、“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歇后语“猴子爬树———拿手戏”、“猴子看果园———越看越少”等,常被使用。

在西汉就有了猴舞。西汉长信少府檀长清曾在一个盛大宴会上表演猕猴舞。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导引图》 上有“沐猴灌”的名目和图像,描绘的正是猴子的动作。三国名医华佗首创“五禽戏”,第四个“戏”(运动)就是“猴”。到明代,名将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有猴拳的记载。

不能不提的还有宗教。其实,最初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人与猿猴的界限很分明。佛教传入中国后,印度的猿猴故事逐渐融入了中国猴文化,也影响了中国人对猿猴的看法。在印度人心目中,人与猿猴的界限十分模糊,而且猿猴中不乏“高人”。

比如,《六度集经》卷五写道:一人坠入深谷,猕猴将他背上平地。那人却想打死猕猴喝它的血。他用石头打猕猴的头,血流一地。猕猴却毫无憎恨之意,反而将他送上回家的路。卷六又写道:从前有一群猴子因天旱饥饿,猴王带它们到国王的园子去吃果子,被国王的人包围。猴王把它的肢体和树藤连在一起,让数百只猴子从身上通过,救了猴群,自己却耗尽体力,被国王捉住。这里的猿猴,似乎有了圣人的光环。

中国人受佛经影响,也写了很多猴子与佛经的故事。唐代张读《宣室志》卷八中有一篇《猿怪》:杨叟病重,医生说需要吃人心滋补。其子杨宗素在山里遇见一老僧,自称姓袁,说愿意舍身救人。宗素便提起父亲的病。老僧愿意舍出自己的心,条件是先吃一顿饭。宗素应允。饭后,老僧上树,念《金刚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并说:“你要我的心,也不可得。”说罢,化为一猿跳跃而去。

毋庸置疑,最著名的猿猴故事乃是《西游记》,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吴承恩也受了印度传统的影响。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曾写到一个神猴名叫“哈奴曼”,有四张脸和八只手。故事中称:罗摩是大神毗湿奴化身,罗摩之妻悉多非常美丽,被楞伽城十头魔王罗波那用计劫走。罗摩在寻妻途中助猴王须羯哩婆夺得王位。猴王派手下大将哈努曼,随罗摩寻妻。哈奴曼勇敢机敏,能腾云驾雾,火烧楞伽宫,盗仙草,终于帮助罗摩征服了强敌,救出悉多。从孙悟空身上,无疑可以看到哈奴曼的影子。当然,《罗摩衍那》已经久远,假如你想了解哈奴曼的故事,有一部比较新的印度电影名叫《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值得一看。

在我国西藏,还有一种“猕猴变人”的故事,散见于《玛尼宝训》、《五部遗教》、《柱间史》等史籍。故事是传说在雅砻河谷地区有一只修行的猕猴,遇一罗刹女纠缠,要求与它结为夫妻。猕猴最初不允,后听了观音菩萨的点化,与罗刹女生下六只小猕猴,并把它们送到果实丰足的树林中去生活。三年后,老猴去探望众猕猴,小猕猴已繁衍五百多只。由于果实有限,众猴正面临饥饿的危险。老猴又从观音菩萨那里取来了青稞、小麦、豆子等五谷种子,洒向大地。众猕猴因吃到了充足的粮食,身体逐渐发生变化,最终变成人。这一故事,显然有极浓厚的宗教色彩。

尊猴为“祖神”

猴子,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地位非同一般,甚至到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地步。

中国至今还存在着尊猴为“祖神”的一些少数民族,并保留着相应的禁捕、禁食和节日祭祀等传统习俗。西藏古称吐蕃,其先民即以猴为祖图腾。据《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吐蕃人古有“纹猴面”的习俗。藏族古籍《西藏王统记》中就有关于其先祖系猕猴所变的神话。至今,在藏族举行盛大庆典的“跳神”仪式中,仍保留着头戴猴王面具的舞蹈。西南地区的彝族也有崇猴氏族,称“阿奴普”;僳僳族也有拜猴氏族,称“猕扒”。生活在云南澜沧江、怒江上游的怒族也崇猴,称“斗华苏”;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两县的克木人均崇猴,严禁捕捉、食用;广西南丹县的瑶族,称其始祖妣为“母猴”;其它土家族、羌族都有崇猴氏族。

汉族居住的广大中原地区,如稍加留意也不难找到往昔先民崇猴、敬猴的痕迹。最典型的如淮阳农历二月人祖庙会上,大量出售一种叫“人祖猴”的泥塑玩具,这种“人祖猴”造型犹如一尊神,头戴冠冕,威严庄重。猴体下部皆绘有女阴生殖符号,被当地人尊崇为人类始祖偶像。豫北地区浚县大山上,除有巨型泥塑彩绘生肖猴神像外,所有寺院的石雕栏柱上均雕有各种不同造型的石猴,每年一度的正月古会上又出售大量泥猴玩具,尊称“灵猴”;南阳地区方城的小顶山,每年农历三月三有古会,会上出售一种石雕“小石猴”,当地俗称“好时候”(谐音),香客踊跃购买,尊为吉祥物。南阳伏牛山一带,山林茂密,多猕猴出没,当地人敬猴,供奉猴神,南阳镇平的玉雕饰品中亦多猴子造型,取“平安护身、多子丰产”的吉兆。

看我“马上封侯”

中国还有一个经典的造型,猴子骑于马上,寓意“马上封侯”,泛指步步高升。据说,这一样式自清代开始盛行,因为满族人是马背上的民族,所以有了各种“马上体”。在民间,特别是绘画和剪纸中,这样的纹样还有很多。比如,猴子爬到树上,旁边加一只蜜蜂,树下是一头跪着的像,即为“封侯拜相”;猴子在捅马蜂窝,树下站着一头鹿,取“封侯得禄”之意;树枝上挂一颗印,猴子到树上摘印,还有蜜蜂在飞,即为“封侯挂印”。

为图一个好彩头,以猴为题材的吉祥画、剪纸、雕刻、工艺品等大行其道。宋代易元吉擅画猿猴,形象写实,系工笔风格。到了明清时代,猴子骑马看着飞蜂的画很常见,表示“马上封侯”。近代以来,画家画猴的逐渐多了起来,岭南派画家高奇峰以工笔加水墨画猴,齐白石大写意技法画猴,王梦白近乎小写意画猴等。常见的猴画内容会有:一只猴爬在枫树上挂印,表示“封侯挂印”;一只毛猴骑着一匹骏马行走,表示“马上封侯”;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子的背上(“背”与“辈”同音),表示“辈辈封侯”;九只猴子攀牵或坐在一棵松树中,表示“延年益寿、富贵长久、子孙个个封侯”等;一个大猴身上爬着五只小猴,表示“五子登科全为侯”。剪纸图案为一只猴子屈蹲在桃树上,猴子两只手臂弯伸在耳朵两侧,宛似一对蝙蝠形状(“蝠”与“福”同音),寓意“福寿双全”。猴桃瑞寿剪纸图案,则表示吉祥如意。

一些地方,无论炕头、码头,乃至民居都有猴雕。传说猴能保佑小孩平安,孩子长大以后精明能干,所以山西、陕西等地的农家炕头上,常有一个用青石雕刻的小石猴,专门用来拴六七个月刚学爬行的幼儿。过去三门峡、陕县一带古渡口,在木船靠岸系绳的木桩顶端都雕有一只神采奕奕的猴子,煞有介事地坐着,似在东张西望。这是因为孙猴子水性好,能潜入东海大闹龙宫,敬它可以保驾护航,人船平安。过去渭南地区的许多拴马桩的顶端都雕有石猴(如同古人在马厩梁上雕猴画猴一样);这是可以辟邪的“弼(避)马瘟”形象,能够确保牛马健康成长,为人们带来滚滚财富。

猴工艺品自古很多,不可小觑。早在汉代,陶制玩具猴已在民间出现,唐代洛阳有小型三彩釉母子猴,宋代禹州有青釉瓷猴,明清时期各种彩釉瓷猴更为多见。现代猴子玩具层出不穷,山东高密、河南淮阳等地有“泥塑猴”(哨子),北京有“蝉塑毛猴”,江苏有“绒花猴”,各地还有“布制猴”、“面塑猴”、“吹糖猴”、“皮影猴”、“风筝猴”、“塑料猴”等,数不胜数。

猜你喜欢
封侯猿猴猕猴
小猕猴征集令
小猕猴学习画刊
马上封侯
猿猴和两个人
动物的“叫”各不同
“飞将军”李广:战功赫赫,未被封侯
白猿、仙桃与度脱——队戏《猿猴脱甲》的传说情境与功能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