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人之资源,促进课堂教学

2016-03-02 00:50刘道俊
学语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错误师生资源

□刘道俊

善用人之资源,促进课堂教学

□刘道俊

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挖掘资源、利用资源、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价值转化和彰显过程。教育面向人,既包括占据主体地位的学生,也含有占据主导地位的教师。师生身上潜藏着一种永不枯竭、不断生成的可再生资源。善用教师自身的创作资源,活用师生交往中生成的“错误”资源,有效激活学生身上的情感资源,能有力地促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创作资源;错误资源;情感资源

智者派哲学家普罗泰哥拉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尚书·泰誓》云:“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人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地位。而在教育教学中,人无疑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好人(师生双方)之资源,就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因为“对于教育来说,人力资源是所有教育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从广义上说,教育人力资源应包括教师和学生。......这是因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程人力资源’真实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时候,才可能实现‘有效教学’的追求。”[1]而师生这种广义上的人力资源具有可持续性、永不枯竭性、动态生成性等特点。充分利用此种资源的价值,就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一、深入挖掘教师的创作资源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即开发”这样一个教学行为和教学角色的转变,因为“只有将教师的主动性得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智慧才能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而得到自由的释放,真正成为课程的主导者”[2]。而开发和研究的方向不仅仅是外在的学生和社会生活等,也应是内在的自我。因为教师本身也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的有效,就能利用的高效。因为教师的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教学的质量,挖掘的有深度,教学才有高度。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创作无疑就是一种精神的创造,能唤醒激情,开发潜能,使生命的境界得到提升、生命的价值得到彰显。创作资源的挖掘利用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资源分享和情感交流,因为教师的创作资源——作品,它融入了作者的精神活动、情感态度、审美体验、生活感悟等。特别在作文教学中更能有效促成师生对话,因为“对话,就是敞开心扉的,是丰富的情感活动伴随着积极的思维创造性活动来展开的,与文本坦诚交流的过程。”[3]

在一次“用动作说话,让人物活起来”的人物动作描写专题中,教师对自己妻子梳理头发的动作进行了描写,并读给学生听,就这段动作描写问学生:你认为哪些动词选用不够好?说出理由并总结描写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激发下细细品味语句,发现了几处问题,师生交流,总结如下:动作描写要关注动词的锤炼,在进行动词锤炼时要注意符合三真(性格的真实、语境的真实、生活的真实)。

由此可见,教师的自我深入挖掘创作资源的目的不是在于展示自己,而在于更好的激活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宝贵资源,唤醒他们的潜能,激发学习的欲望,让师生的对话显得更有质量,课堂教学效益自然就能得到提高。

二、充分活化生成的“错误”资源

有人说,“错误,真不是那么可怕,错误确实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让我们善待错误,用好错误,让错误不再是绊脚石,而是成长的阶梯”[4]。可见课堂上出现的所谓“错误”,教师带着赏识、审美的眼光,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它就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资源,可以变废为宝。充分利用教学智慧就可以化危机为转机,化险为夷。本着开放、民主、包容的心态,所谓的“错误”就可以让“突来的意外”变成“生成的惊喜”。教师能做的就是即时捕捉这种意外生成的“错误”,并促成真理这个“婴儿”的诞生。泰戈尔说过,“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渠中流过”。而忽视这种特殊的资源,师生对话的大门可能就此关闭,课堂教学就失去了真实的魅力和隐藏的无限可能;珍视这种特殊的资源,出现“错误”时的可怕、可叹、可憾,也能变成一种可亲、可近、可喜。课堂教学从来都体现着一种预设与生成、静态与动态、封闭与开放的辩证统一的相互转化关系。教师对这种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就在于一个字——“化”。首先心里要适应课堂教学产生意外和突发情况这一正常的变化,因为这种生成性资源的产生是来自于学生主体之我积极思考的结果。其次要学会活化或转化生成性的错误资源,让它发挥教学价值。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存在即是合理的。善待“错误”就是善待学生。最后教师设法将“错误”这种生成性的资源中合理的成分、有效的营养让学生咀嚼消化,达到师生之间心灵与心灵的融化。

在《渔父》教学中,首句写到:“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一学生把“游”字翻译为游玩。这种错误的产生是我始料不及的,但这种生成性资源的产生恰恰给师生彼此提供了一次重新思考和审视的契机,我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让他们成为解决这种错误的主人。有学生质疑到:“既然被流放,心情应该很悲伤的,哪有心思游玩,而后文的语境也能看出他的心情沉重,如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等词。”

教师另眼看错误,就能让学生秀出别样的精彩,让课堂秀出生命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转化错误的成功率直接体现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三、有效激活学生的情感资源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既是求知者,也是一个潜藏的丰富的资源库,而学生身上蕴含的情感资源无疑是这个资源库里最璀璨夺目的明珠。因为失去了情感,学生就不是活生生的大写的人,而是一个冷漠的、机械的物。而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在生命与生命之间、主导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和对话,这种交往和对话不仅仅是外在显性的语言形式层面的,更多的是内在隐性的情感交流层面的,以教师之情激发、唤醒、交融学生之情,以文本之情触碰、催活、深化学生之情。可见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催发情感、放飞情感、互融情感的“情场”。因为有情的熏陶渐染作用,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产生学习的动力,助长进一步发现和认知的推力,洋溢着生命欢乐的活力。“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情感发展的过程。教师唯有以情唤情,才能碰撞出情感的火花,才能使教与学高潮迭起。”[5]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以说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师生关系的融洽、生命主体个性的张扬都离不开情感这根纽带,教学因情而生动,师者动情而导情,方能让学者生情而动容。

在一节作文课里,我说:“母亲节快到了,能否用你笔下的文字编织成美丽的礼物送给自己勤劳半生的母亲呢?要求写一件平凡的细节之事反映浓浓的深情。”在这个即将到来的特殊节日,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很容易勾起学生对自己母亲的回忆,触动内心深处的情弦。如有学生写到:“妈妈左手拿着针,右手拈着线,舌尖轻轻地舔湿线头,食指和拇指轻轻地捻好线头,并向着有光亮的地方高高地举起,眼睛死死地眯缝着小小的针孔,微微有些颤抖的右手缓慢地朝着“目标”进发,一次、两次……”

“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智力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学习,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学习,至于学得好不好、发展快不快……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主要是由非智力因素决定。”[6]可见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注,特别是对学生情感资源的激活和开发,语文课堂便失去了促进有效教学的“根据地”。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相互激荡的过程,激趣、激思、激情,最终使师生双方都能激动起来、能动起来、灵动起来。天地之间人为贵,有效利用师生本身潜在的资源,适时即时利用师生双方在对话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课堂教学会生发许多闪光点、兴奋点、共鸣点。

[1]强国:《追求发展: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

[2]宁登敖:《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远方出版社2008年。

[3]连中国,陈天敏:《<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例鉴赏》,《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7-8期。

[4]徐晓风:《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教书育人》2013年第9期。

[5]郑金洲:《说课的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6]强国:《.追求发展: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王集中学)

[责编 夏家顺]

猜你喜欢
错误师生资源
在错误中成长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麻辣师生
不犯同样错误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