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与生命教育的结合

2016-03-02 03:40张哲颖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新课程(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职生命语文

张哲颖(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语文与生命教育的结合

张哲颖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一、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

在现实中,中职语文一直在学校课程安排中处于劣势,中职语文得不到师生的重视原因有三:

1.家长“导”的现状

就我校而言,学生大部分来自县镇农村,学生家长大多入城打工,大部分家长都忽略了孩子的沟通诉求,有的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不具备相关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往往不能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去和孩子沟通,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家庭教育,导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不到很好的引导与确立。同时,多数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工作岗位主要集中于工人、个体户和办事员,有些父母有喝酒、赌博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学习与成长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导致孩子从小就不想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对于不少家长来说,把学生送来就不管了,家长没了对孩子学习上的目标,学生当然也没有动力。

2.学生“学”的现状

近年来,中职校的学生来源基本是考不上高中的分流学生,且这些学生在初中已基本被“放弃”。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控能力较差,导致学生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目前学生的语文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好,更不善于提炼思想,不善于运用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多数学生表现为书写过差、错别字太多,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太低,直接制约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

3.教师“教”的现状

语文教学不被重视,加之多数文化课教师对职校专业缺乏了解,因而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知识的储存库”。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于让学生听、记教师的繁锁讲析和现成的答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也许在应试中能加上一定的砝码,然而未必能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语文素养。同时,职业学校的特殊性也让传统语文教育索然无味,学生不再需要过多学习语法、文章解释等一系列考纲内容,而是更多贴近社会,贴近专业的语文知识。

二、生命教育的现状与重要性

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对我影响颇深:“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辨别力。生命教育学教授袁卫星认为,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理想教育十分必要,但任何德育教育都不能取代生命教育,没有了生命哪还有什么道德和理想,生命教育最初始的任务就是让孩子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中职学生生命现状不容乐观,有损自身身心健康的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大多数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乏对生命的认识。因而,职业教育不仅是成材、成器的教育,更应该是生命教育,也就是在孩子成材、成器的教育过程中让其进行必要的生命教育。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在教育部新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标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这就表明,语文教学在传输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渗透生命教育。

1.感受生命可贵,唤醒生命意识

中职语文教材入选了许多名家名篇,其中许多篇目不仅是文化的荟萃,也是人生体验的沉淀。因此,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随时捕捉时机,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所在。例如,在讲授老舍的《我的母亲》和罗曼·加里的《我的母亲》时,引入了“感恩”课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父母在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的一片深笃之情,进而在一片爱的纯情体悟中很好地理解生命成长过程的艰辛和不易,从而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感恩情怀,在亲情的感悟中体会生命的厚重。在《生命的化妆》中,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最高境界是无妆,是自然,而不是靠浓妆来打扮。只有品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只有给自己的灵魂穿上盛装,才是真正的生命。让学生一起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

2.探求生命意义,构建发展目的

赫舍尔曾经强调:“探索有意义的存在是生存的核心”。中职学生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会有烦恼;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他们会有困惑,因而有时感到迷惘,甚至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构建坚定的人生信仰。在教学活动中重点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比如,在讲《过万重山漫想》时,我们要深入挖掘“开天辟地”的第一人,不惧艰险,探索未知。让学生懂得告别习得性无助,突破自我设限。例如,在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时候,林冲由随遇而安、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中,引入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启发他们敢于与不好的现象作斗争,而不是受恐吓、威胁后妥协。

教师利用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借助一些生命、实例的参照,引导学生积极探求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拥有一个充实、丰富、坚强的生命。

3.改变传统思路,构造新社会人才

生命教育是一种情感和信念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与体验,能够使得生命教育的理念真正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去。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融入多种教学方法,让孩子在讨论中学习,在动手中感悟。“撕撕生命线”就是在上老舍《我的母亲》中添加的互动小游戏,学生拿着纸质刻度生命线,通过跟随老师的讲解,撕掉过去的时光、休息娱乐以及退休的时光,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短暂,学会珍惜生命,努力增强生命的宽度与厚度。

职业教育在以学生学好技能,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更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之道。作为职业中学的语文老师,我们更是任重而道远。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中职生命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