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中的荒野范畴及其价值探究

2016-03-02 11:02焦文倩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荒野孔子哲学

焦文倩

(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65)

美国学者罗尔斯顿的《哲学走向荒野》的问世,引领了当代哲学的荒野走向。荒野自然价值被重现并以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维度予以诠释。作为生态批评学术潮流中的一种新理论,荒野哲学并非空穴来风,在东方文化中,早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渊源。在先哲孔子那里,他的天人合一、仁爱万物、山水比德等思想已经建构了荒野的美学意象,赋予荒野以生态意义上的隐喻,为当代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荒野哲学思想发展之脉络

荒野,狭义上是指荒地;广义上是指生态规律起主导作用,没有人迹,或虽有人到过、干预过,但没有制约或影响自然规律起主导作用的非人工的陆地自然环境。[1]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荒野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

荒野一直被当作否定的、负面的词语,直到18世纪末,否定性评价才渐渐消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荒野保护运动,对荒野思想的探索不断深化,范畴不断完善。代表性人物与著作有梭罗及其《瓦尔登湖》,缪尔及其《我们的国家公园》,利奥波德及其《沙乡年鉴》,纳什及其《荒野与美国精神》,罗尔斯顿及其《哲学走向荒野》,等等。梭罗提出了“在荒野中保留着一个世界”的著名思想。梭罗认为健全的社会需要在文明与荒野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因为文明人可以从荒野中找回在文明社会中失落的东西,即一种敬畏生命的谦卑态度。缪尔的国家公园思想使荒野概念更加明确。他把荒野定义为文明的对立物。但是人类需要荒野,“在上帝的荒野中,存在着世界的希望”。[2]利奥波德把荒野定义为便于狩猎、野营和“没有道路、人工痕迹、村舍以及其他人类活动”的保留地。他认为荒野是一切生命形式和人类文化的根源和起点,是“人类从中锤炼出那种被称为文明成品的原材料”,[3]并提出“大地伦理”这一理论。纳什《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对美国荒野问题进行了探讨,他把环境主义作为一种伦理命令接受并依据这一命令而行动。

荒野哲学的集大成者罗尔斯顿提出了“哲学的荒野走向”这一命题,他将“荒野”作为生态系统的自然的代名词,从时间、空间与人类情感三个维度对荒野进行了全面定义。从时间维度讲荒野是“根”,“荒野是生命孵化的基质,是产生人类的地方”。[4]从空间维度讲荒野是“邻居”,除了产生人类,还孕育了作为人类邻居的其他的生命形式。从人类情感维度讲荒野是我们遭遇“陌生者”的地方。所以对荒野的定义要包括荒野自身、其中的生命以及人这三个层次的因素。随着哲学的这次荒野转向,人们开始从哲学的高度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大批生态思想家如福格特、康芒纳、卡森等出现,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大地伦理”、“代际伦理”、“自然界内在价值”等相关讨论涌现。

二、孔子思想中的荒野之思

“‘荒野’和‘自然’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对可以互文的概念,它们既可以是实体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5]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自然是自由自在、自是如此的状态,而自然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自由的状态,是人们寻求回归的精神家园,这样的自然便是与所要建构的荒野是同一概念的。荒野,就是未受到人类干预的本然状态,是最纯粹、最原初的自然状态,也是孔子所趣、所近、所归之地。

(一)趣在荒野,寻求趣味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邱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6]在荒野中,除了山河瀑布、奇花异草,还有野生动物的奔走驰骋。所以,荒野的蓬勃生机、生命趣味成为文人的情趣所在。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七八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这两段文字传达出自然有其让仁者、智者所喜爱和崇尚的品质,即它的勃勃生机与君子人格。同时,人们通过培养内在之气与天地万物通达相融。孔子从这盎然生机的自然荒野中,让自己的内心与天地沟通,体察到那蕴于天地万物中的气化流动。正是因为荒野中这种生命起源处的野趣和生机,让孔子致力于追求“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充满自然品质的美感生活,即人们当下所称道的诗意的栖居。无论是“山水比德”还是“舞雩之乐”都是自然山水所蕴含的内在生命情趣与人的内在生命情感的交融。审美对象的蓬勃生机与独特魅力,映射到审美主体内心,审美主体感受到独特的审美趣味,引起心灵的激荡,加以欣赏、品味,趣味就在这“天人合一”中得以实现。荒野之趣,在于它的自在、永恒与生机。于是文人投身荒野,来化解人事郁结,忘却尘世烦恼,进入一尘不染、自由静谧的生命境界。也正是如此,在荒野生命趣味的指引下山水诗得以世代传诵、经久不衰。

罗尔斯顿认为,荒野作为生命共同体,有着其自身内在的价值。在《哲学走向荒野》一书中,他提出荒野具有市场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等多种类型的价值。其中荒野的审美价值就是人与世界、与天地自然交融的原初境界,是一个情景交融、主客统一的世界。从孔子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哲学在起点上便亲近自然、趋向荒野,中国古代的道德观、生命观、美学观等都和荒野紧密相连。尤其是“天人合一”观念是对当今“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有力批判。这将引导人们以崭新的视角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及其背后的人与人的伦理关系。

(二)情近荒野,寄情山水

“人们都倾向于把自然看作一个有机又有灵的整体,一个同时包容了人类自己在内的混沌化一的整体。一个充满活力、饱含生机、拥有着自己的意志和情感的整体。”[7]自然中无论人还是自然物,在古人眼里,都被赋予生机与情意。

孔子最主要的观点就是仁。仁既包括爱人,也包括爱物。首先,他提出了“仁爱万物”的观点,把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看作人类的一种道德准则与崇高职责。“天何言哉?四时运行,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这种生机盎然的生命流注于宇宙间的活泼景象乃是天德,即仁的深刻体现。“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论语·述而》)这是一种仁爱思想,不注重结果,享受的是垂钓与射弋本身的乐趣。事实上,孔子极为关心自然,他不仅要求弟子学《诗经》以便“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他本人也走近自然,如孔子看到山鸡在空中盘旋一阵又落下去,发出“山梁雌雉,时哉时哉”的感叹。此外,孔子亲近自然并崇尚自然。“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以自然之美的形象赞誉具有美德的君子,意谓君子当有松柏之坚强风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看着流逝的河水,感悟生命的永恒。这些理念都是典型的生态伦理道德思想,他把人伦道德与生态道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主体拥有一个善待万物的胸怀。

人在自然面前,从未以征服者和统治者的身份出现过,而是以谦卑和敬畏之心融入自然,感受自然的博大、玄妙与永恒。当代环境保护主义者西蒙森认为,野生的东西让人产生敬畏与亲近的感觉。而这种敬畏与亲近是现代人类走出“单向度的人”,成为“完整的人”、全面的人的关键。也是解决当下人类对荒野进行开发与征服、荒野与人类关系日渐恶化的途径。

(三)回归荒野,追求自由

德国著名哲学家诺瓦利斯曾说过,哲学是对精神故乡的不断追寻。荒野是人类的根系,是人类生存的场域、栖息的家园。人类即使远离荒野,但也无法做到真正地从荒野中超拔出来。荒野除了让人欣赏、亲近,更能让人“畅神”,它是无拘的精神与自由的心灵徜徉的场所,是人类精神回归的永恒指向。

孔子一直主张“慎终追远”。“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君子的礼乐是人为的,野人的礼乐是自然的,正是自然,才展示荒野的本性,所以孔子倾向于先进。“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孔子的“好古”即是对荒野状态的回归,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自然状态的追寻。正是这种回归荒野的心态,让孔子虽身处礼坏乐崩、战乱纷争的时代,仍孜孜以求,不改初衷。回归荒野的现象自始至终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古代人的“隐”则是最鲜明的展示。徐复观说:“人的精神,固然要凭山水的精神而得到超越。”[8]无论是身在荒野还是心在荒野,都是摆脱现实苦难、寻求精神安放的一种途径。他们寄情山水,或表现与世无争、恬淡悠然,如刘长卿“牛羊归故道,猿鸟聚寒枝”,汪藻“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或借自然山水抒发愤懑、寄予理想,如八大山人以残山、剩水、枯荷、怪鸟喻亡国之痛,李成以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的寒林象征无官职的君子。

“千百万年以来,人试图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再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人愿意再次与动物、大树生活在一起。”[9]抱本返祖、追思生命的源头,正是先哲精神渴求回归之所。这是一种原始的、无遮蔽的荒野状态,只有在荒野中,人类才能找回失去的自然状态,即人的本性。现代社会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异化,人类如何回归精神家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几乎是所有存在主义者不断探寻的命题。

三、荒野哲学价值探究

孔子所倡导的人类与宇宙相统一即“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一种整体的、非人类中心论的、万物平等的世界观。他强调生命本真、亲近自然、回归野性,回复到与万物合一的整体。不是要回到主客关系以前的原始状态,而是追寻诗意栖居之地。荒野可以发人兴会、愉人耳目、慰人灵魂,它是充满情趣的,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自然。罗尔斯顿荒野哲学思想中强调人的参与性,强调人要体验、了解、领悟自然内在价值的观念为我们带来的整体思维观的转向和环境保护的启示。这与中国传统儒家的环境理论的道德取向是一致的。二者的理论来源都是对自然情感的体悟,都以“人性善”为环境伦理的理论基础。

“天人合一”的思想,应该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环境生态化,把人类的价值观从人类中心或者生态中心转向到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万物是息息相关的,人不仅仅根据自身利益行事,同时也要尊重自然内在价值。改变以往雁过拔毛、竭泽而渔式掠夺自然资源的观念,以整体性、平等性的心态共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二是实现人的生态化,即不仅是人与自然,而且要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发展。人得到全面自由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精神世界不断充实。与此同时自然生态的优化和社会生态的建立,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最优的环境。

荒野哲学是在人类家园遭受毁坏的深深忧患与对现代文明生存方式的深刻反思下产生的,它是对长期以来传统伦理学以人为立足点,以人的需要与感受为根据的价值论框架的突破,也是对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的重新审视,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对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它必定会唤起人类重新建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范式。人类的理性和良知,通过伦理道德的协调、法律法规的约束等,促使人类把单向度的物质追求变成人的精神境界审美追求和对生态和谐完满的追求。从深度上关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长期性、代际性、国际性的关系,这对生态意义至关重要。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迎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叶平.生态哲学视野下的荒野[J].哲学研究,2004(10):64-69.

[2]侯文蕙.征服的挽歌:美国环境意识的变迁[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78.

[3](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90.

[4](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210.

[5]王惠.荒野哲学与山水诗[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64.

[6]郭思,杨伯.林泉高致[M].北京:中华书局,2010:11.

[7]鲁枢元.自然与人文:生态批评资源学术库[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2-3.

[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279.

[9](美)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65.

猜你喜欢
荒野孔子哲学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菱的哲学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