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开启孩子审美之窗

2016-03-02 14:56张瑾山东省青岛三十四中学
新课程(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教育

张瑾(山东省青岛三十四中学)

激发兴趣
——开启孩子审美之窗

张瑾
(山东省青岛三十四中学)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兴趣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体验。只有当学生感到知识的丰富、智慧的增长给自己带来喜悦和幸福,体验到掌握精神财富带来的欢乐和满足时,他们才能真正对学习产生兴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成功的秘诀。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使之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积极参与每一项音乐教学活动中并主动发挥想象力、表现力,全力以赴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呢?

一、教师应既做“导演”又做“演员”

有人说,教师应既做“导演”又做“演员”。的确,如果教师自己没有热情的火花,也就无法点燃别人的火焰,但如果教师精力充沛、举止大方,学生就会被教师的热情、真诚所感染,引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运用出色的教学手段、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学生感到:这节课怎么如此短?下课铃虽响,学生兴致未尽,留给他们的是对音乐课无穷的回味和热切的盼望,这种期盼的心情和愿望正是学生学好音乐的先决条件。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古代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起源于惊奇。这说明好奇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好奇反射是一种本能。好奇心能驱使学生主动、精细地去观察事物和思索分析;好奇心能促使学生对新事物产生疑惑,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问题。陈景润中学时代的数学教师,既没有替学生揭开“哥德巴赫猜想”这个谜,也没有教给学生揭开此谜的方法,只是用二百年前提出的科学悬念案,点燃了学生求知的火花。我在讲授教材时,经常使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带有鲜明的情感色彩的疑问,正是疑问的情感色彩在激发着学生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也正是求知欲望的巨大源泉。

三、敢想、敢说,树立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成就动机越强的学生,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持性也就越强,它可以使潜在的兴趣转化为现实的、起作用的兴趣。实践证明,早期体验到成功的学生由于经常受到教师的鼓励和赞扬,就会增强其成就意识和自信心。在课堂中,我用眼神、微笑、点头、手势及鼓励和肯定的语气同学生树立了新的师生观,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求知欲和创新意识也会油然而生。

四、教师必须具备应有的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的、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它只能造成精神的贫乏。”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应有的素养。

首先,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进行音乐教育,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我在教学生演唱《歌唱祖国》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结合一些革命影片的剧情和学生一起讨论,使他们体会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勉励学生勤奋学习,争做新世纪的接班人,此时,自豪感、爱国情悄悄流入孩子幼小的心田。

其次,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只有当一个人具有奋发的精神、聪明的才智、博学多识和丰富的智力生活时才会吸引别人。在教学中我善于通过机智的、有趣的谈话,用文学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当代青年的理想吸引自己的学生。平时我喜欢博览群书,阅读把学生带进艺术财富的宝库和各种社会的、审美的、道德的领域,我还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他们的艺术思维、情感感受能力都看作他们文化修养的主要方面。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真正无限广阔的天地,使他们的知识和才能转化为能力,使他们翱翔于社会生活的广袤空间。

再次,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实验室”。古人早就指出: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足以说明好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传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非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这就需要摒弃传统的以统一规格去创造“标准件”的教育模式。因此,我们将视角投入到跨学科、综合性、多元化的教学方向上来,将极富感情的音乐—Music、文学—Literature、美术—Art中的共同审美要素加以综合,多感官、多渠道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使他们的审美体验达到“最优化”。

中学音乐是艺术类学科,必须按照艺术审美教育的途径实现艺术审美教育的功能,以学生的参与为主体,使艺术审美实实在在地发生并发展。在实践教学中,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帮助学生感受、体验、创造音乐,开启学生的审美之窗,使学生在“综合”中成为一个“会审美的人”。通过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从而完善整个人格素质的教育。

李荣婧.兴趣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激发[D].南京师范大学,2008.

·编辑杨国蓉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纸的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