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春华秋实——我的“课前‘六个一’五分钟演讲”活动

2016-03-02 19:31许纪友
学语文 2016年1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许纪友



静待春华秋实——我的“课前‘六个一’五分钟演讲”活动

□许纪友

摘要:语文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为了培养学生读书、写作和演讲的兴趣,为学生打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的底子,扎实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从每届高一入学的新生的第一节课开始,就着手实施我的“课前‘六个一’五分钟演讲”活动“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实践,新课标提倡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新的理念,在活动中得到有效落实和完美体现。语文教学是农业,精耕细作,日积月累,春暖花开,春华秋实。

关键词:课前演讲;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春暖花开,春华秋实。每当我怀揣期待的心情迎接每一届新生时,我的语文教学生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启程。而打开花季少年的青春扉页就是我的“课前‘六个一’五分钟演讲”活动的闪亮登场。

每当上课铃声刚落下,同学们的掌声就响起了。这是同学们最幸福自由的时刻,青春的笑靥,纯真的泪花,此起彼伏的掌声汇成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一道快乐和谐的美丽风景。我的“课前‘六个一’五分钟演讲”活动成了我每节语文课的亮点,成了我的学生静静期待的语文大餐。

读书、写作、演讲,语文教学的原生态原来具有这样大的魔力,没有花哨,没有功利,与学生一起读书,与学生一起分享,与学生一起成长,幸福着,快乐着。为了培养学生读书、写作和演讲的兴趣,为学生打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的底子,扎实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从每届高一入学的新生的第一节课开始就着手实施我的“课前‘六个一’五分钟演讲”活动“三年行动计划”。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高一上:演讲内容:我文我秀

成果汇编:我的青春我做主

培养目标:展现自我,树立自信。

高一下:演讲内容:好书荐评

成果汇编:天下第一好事是读书

培养目标:拓宽视野,培养兴趣。

高二上:演讲内容:古诗词鉴赏

成果汇编:不读诗无以言

培养目标:涵养气质,提升品位。

高二下:演讲内容:古文鉴赏

成果汇编:腹有诗书气自华

培养目标:积聚底蕴,厚积薄发。

高三上:演讲内容:语文知识积累

成果汇编:知识改变命运

培养目标:积累知识,提高素养。

高三下:演讲内容:时事评论

成果汇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培养目标:关注时事,立德树人。

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高一上学期,同学们怀揣着美好的理想通过中考的选拔来到具有百年历史的皖江名校——芜湖一中,心中充满自豪和自信。现代化的优美校园,悠久历史的名校氛围,激励着同学们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希望在这里抒写人生青春岁月的美好篇章。抓住这个最好的契机,我按照学号的先后顺序,鼓励同学们从第一天开始将自己最美好最能展现自己风采的写作才华尽情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演讲的内容必须是自己的原创作品,体裁不限,尽量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学期结束以后,语文课代表将每位学生的作品电子稿汇编成册,书名为:《我的青春我做主》,我为该书作序。一学期下来,近百篇精美的作品送到每位学生手中,捧着散发浓郁墨香的书籍,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瞬间如在眼前。我文我秀,文如其人;展现自我,树立自信。学生写作的激情静待春华秋实。

高一下学期,我适时提高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要求,打通语文课内精读与课外泛读的经脉。朱熹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张元济说:“天下第一好事是读书。”高中生必须具有广阔的阅读视野和一定的阅读量才能由量变达到质变,真正提高语文阅读水平。要想课内阅读能“举一反三”,必须要有课外阅读的“举三反一”的积淀。因此,我从写作和读书的关系入手,强调输入与输出的道理,鼓励同学们广泛阅读,开卷有益。我按照学号的先后顺序,要求同学们介绍自己曾经或最近读过最好最感人的经典作品。演讲的内容必须是自己原创的读书笔记,内容不限,尽量介绍出作品的个性特点,要有达到同学们在听过你的介绍以后想一睹为快的效果。学期结束以后,语文课代表将每位学生的读书笔记电子稿汇编成册,书名为:《天下第一好事是读书》,我为该书作序。一学期下来,近百篇读书笔记体现了每位学生的读书兴趣和品位。好多作品就是老师也是第一次听说。好书荐评,活水长流;拓宽视野,培养兴趣。学生阅读的品质静待春华秋实。

高二上学期,正是花样年华高中生读诗写诗的年龄,他们充满激情和好奇,心怀浪漫和阳光。此时,进入高二阶段的学生已经不再满足单纯的白话文本的阅读供应,他们需要追本溯源去寻找中国文化的根源,接受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而古代诗词是学生最喜欢也是最能涵养他们精神底蕴的最好口粮。与此同时,随着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教学的开设,古代诗词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尽管必修和选修教材古代诗词占有的分量很重,但是,距离培养学生拥有深厚的古典诗词欣赏根基仍然显得单薄,课堂教学的“精粮”需要搭配课外迁移补充的“粗粮”才能使学生的消化精良。我按照学号的先后顺序,要求同学们介绍自己曾经或最近读过感悟最深的古典诗词。演讲的内容必须是自己原创的古典诗词鉴赏文章,时代体裁内容不限,鉴赏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学期结束以后,语文课代表将每位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文章电子稿汇编成册,书名为:《不读诗无以言》,我为该书作序。一学期下来,近百篇古典诗词鉴赏文章异彩纷呈、新见迭出。选材广泛,不拘一格;涵养气质,提升品位。学生读诗的兴趣静待春华秋实。

高二下学期,趁热打铁,伴随着同学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浓厚兴趣,结合语文《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课教学的开设,我将同学们阅读古代文化的视野拓展到中国文化的发轫。知本探源,夯实文化昆仑的基石;知人论世,明晰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源流与走向。读名家经典,学大师风范,行中华美德。文以载道,文以明理,文以修身。同时,通过拓展延伸让同学们明确中华文化和中国文学不但光辉灿烂,而且博大精深,更是一脉相承、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如何甄别。而去粗取精,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古为今用是我们今天古文鉴赏的基本准则。我按照学号的先后顺序,要求同学们介绍自己曾经或最近读过思想深邃、哲理隽永的古典散文。演讲的内容必须是自己原创的古典散文鉴赏文章,时代体裁内容不限,鉴赏要有自己深刻的甄别评判。学期结束以后,语文课代表将每位学生的古典散文鉴赏文章电子稿汇编成册,书名为:《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为该书作序。一学期下来,近百篇古典散文鉴赏文章风格各异,文采斐然,思想新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积聚底蕴,厚积薄发。学生古典文化的功底静待春华秋实。

高三上学期,两年高中语文学习的学业根基已经打牢,伴随着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束,同学们已经具备普通高中学生应有的语文素养,即将面临人生新的腾飞。系统总结和归纳语文基本知识,迎接高考语文复习检验是同学们新的任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发展语文能力,展现语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需要知识的奠基,没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就不能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结合语文《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教学的开设,我要求同学们结合高考考纲要求系统总结和归纳语文基本知识:从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的辨析到修辞、语法规则的运用,从古诗文实词、虚词、句式的识记到名言名句的默写,做到点清线明,胸有成竹,夯实基础,触类旁通。我按照学号的先后顺序,要求同学们按照专题归纳总结上述知识点。演讲的内容必须是自己归纳总结的易错知识点。学期结束以后,语文课代表将每位学生归纳总结的语文知识电子稿汇编成册,书名为:《知识改变命运》,我为该书作序。一学期下来,近百篇归纳总结条分缕析地呈现在同学们眼前。日积月累,事半功倍;积累知识,提高素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静待春华秋实。

高三下学期,紧张的高考语文复习成了同学们语文学习的头等大事,一心只顾做考题,两耳不闻窗外事,语文学习变得单调乏味。而高考又是关注时代活水的选拔性考试,试题的选材、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查都是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生活的。如果埋头读死书,势必造成知识老化,思维僵化。特别是写作,不关心时代发展,文章没有时代气息,审题立意也会南辕北辙。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在紧张的高考复习阶段,必须抛弃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解放思想,汲取时代活水,求得更快更好发展。为此,我按照学号的先后顺序,要求同学们介绍自己每天了解的最新时事并作短评。演讲的内容必须是自己原创的时事评论,内容不限,必须介绍出新闻的时效性。要有事实有观点,做到观点鲜明,评论公允,有见解,有正能量。高考前一个月,语文课代表将每位学生的时事评论电子稿汇编成册,书名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为该书作序。一学期下来,近六十篇时事评论记载了每天发生的国内外大事。观点明确,材料新颖;关注时事,立德树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静待春华秋实。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提倡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新的理念,在我的“课前‘六个一’五分钟演讲”活动中得到有效实践和完美体现。每届“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以后,我统计,同学们共完成了将近60万字的写作任务,发表和获奖的文章近百篇,高考出现过58分的高分作文,出现过138分的市级语文单科状元,出现过总分704分的省理科状元。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就是这样炼成的。语文教学是农业,精耕细作,日积月累,春暖花开,春华秋实。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

[责编夏家顺]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