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KT技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分叉病变的疗效

2016-03-02 02:57王琰康叶春华刘燕锋祝志云葛郁芝
实用临床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主支导丝分支

王琰康,叶春华,唐 昱,刘燕锋,祝志云,葛郁芝

(1.余干县人民医院内科,江西 余干 335100; 2.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南昌 330006)

BSKT技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分叉病变的疗效

王琰康1,叶春华2,唐 昱2,刘燕锋2,祝志云2,葛郁芝2

(1.余干县人民医院内科,江西 余干 335100; 2.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南昌 330006)

目的 探讨球囊支架对吻术(BSKT)治疗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主支、分支血管的直径及狭窄程度,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发生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边支血管开口最小直径、边支血管血管狭窄程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87±0.49)比(0.69±0.50),(65.30±19.8)比(26.1±15.3),P<0.01],术中无夹层,术后所有边支血流为TIMI 3级,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BSKT技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安全而有效的,血运重建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BSKT技术; 分叉病变; 疗效; 老年

如何处理好分支血管是冠心病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关键与难点,尤其是老年患者[1]。球囊支架对吻术(BSKT)是一种新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技术,可以充分有效防止分支开口闭塞,降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靶病变血运重建(TLR)发生率[2]。本文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患者行BSKT技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病例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符合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并行PCI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其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60~75岁,平均(65±4.7)岁。纳入标准:1)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分支血管直径≤2.5 mm,主支血管与边支血管呈角小于70°;2)分叉血管病变不伴有严重钙化或肌桥;3)不伴有血液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

1.2 方法

1.2.1 术前及术后处理

所有接受择期PCI治疗的患者均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1、氯吡格雷75 mg·d-1达4 d以上,术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1、氯吡格雷75 mg·d-1至少1年。

1.2.2 分叉病变定义及分类方法

当血管分叉处的主支血管和分支血管有>50%的狭窄时,称为分叉病变。采用Medina分类法,根据主支血管近端、主支血管远端和分支血管近端血管病变有无及狭窄程度分类,当狭窄>50%时标记为1,当狭窄<50%或正常时标记为0[3]。

1.2.3 BSKT技术

1)在分叉病变主支和边支分别送入导丝;2)用球囊先预扩张主支血管病变;3)在主支送入支架,要求完全覆盖病变,在边支预置预扩球囊,其近端离主支支架近端约1~2 mm;4)先将边支球囊用适当压力6~8 atm扩张,再以正常的命名压释放主支支架,最后主支支架球囊与边支球囊同时抽气;5)撤出边支球囊时,维持主支支架球囊的位置不变,再用一个中到高的压力扩张支架球囊;6)将边支导丝撤出,行冠状动脉造影判断手术效果[4]。

1.2.4 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采集数字化图像处理软件测定参考BSKT术前和术后参考血管和最小血管直径及血管狭窄程度。

1.3 随访

以就诊或电话跟踪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患者TIMI血流分级以及血管的再狭窄率的情况,同时记录患者心绞痛及MACE事件,主要包括AMI、再次血管重建及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基线资料及分叉病变特点

80例患者中,ST段抬高心肌梗死4例(5.0%),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3例(3.8%),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50.0%),稳定型心绞痛33例(41.3%)。既往病史:高血压史26例(27.5%)、糖尿病史16例(20.0%)、吸烟史23例(28.8%)、高脂血症11例(13.8%)、慢性肾病史5例(6.3%)。分叉血管病变特点:前降支/对角支42例(52.5%),前降支/室间隔支8例(10.0%),回旋支/钝缘支10例(12.5%),右冠状动脉/右心室支10例(12.5%),右冠状动脉/左室后降支10例(12.5%);Medina分型为0,1,0型21例(26.3%),0,1,1型6例(7.5%),1,0,0型10例(12.5%),1,1,0型15例(18.8%),1,1,1型28例(35.0%)。

2.2 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情况

冠状动脉造影分析主支和边支术前和术后直径和血管狭窄程度情况见表1。术中无边支闭塞、夹层等情况,无边支预扩球囊破裂、截留或者导丝断裂,术后所有边支血流为TIMI 3级,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

项目术前术后主支 参考血管直径3.23±0.053.22±0.04 最小血管直径0.46±0.393.01±0.38∗ 血管狭窄程度86.20±9.801.51±0.50∗边支 参考血管直径2.21±0.092.20±0.08 最小血管直径0.69±0.501.87±0.49∗ 血管狭窄程度65.30±19.826.10±15.30∗

*P<0.01与术前比较。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所有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无死亡和急性心肌梗死,无心肌酶学及心电图的动态改变,无急性支架血栓发生,均未出现需紧急外科手术治疗的血管并发症。

3 讨论

随着人口日趋老龄化,老年人冠心病比例不断增加,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冠心病分叉病变处存在涡流和血流剪切力高,可引起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移位或边支开口弹性回缩造成闭塞。如果血流良好的分支一旦出现闭塞或血流受限,会产生明显临床症状,特别是老年患者,当供血范围较大的分支发生血流中断,严重时会发生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这对于老年患者血运重建、心肌功能的恢复等均具有不利影响[5]。因此,寻求一种操作技术简单、安全有效的分支保护措施在老年分叉病变治疗中尤为迫切。

目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多采用导丝保护技术,然而由于保护导丝直径偏小,当斑块负荷较重时造成的铲雪效应引发斑块再分布时,将导致分支开口狭窄加重或闭塞,保护导丝将难以起到有效的干预作用,而且无法预防主支血管扩张后造成的边支血管闭塞[6]。BSKT是一种新的分叉病变介入技术,对于主支支架置入后边支受累风险高的真性分叉病变,可以起到主支支架释放后对边支的保护作用。在本研究中,通过运用BSKT技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分叉病变可以有效地弥补上述不足,这是因为预先给予适当压力膨胀的球囊可以有效地防止在主支支架置入术过程中主支斑块移位导致的边支闭塞,当斑块再次分布时,球囊占据的空间体积明显大于导丝,其干预作用要明显优于导丝。当支架释放后,BSKT技术能够很好地控制分支的血流量,且绝大部分患者在进行BSKT技术后不需要再进行球囊对吻,所有接受BSKT患者术后边支血流都为TIMI3级。住院期间无死亡和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BSKT技术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保证了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边支的通畅,减少了边支闭塞的风险,降低了老年冠心病的并发症。目前对于BSKT技术主要的担心是分支的球囊在主支支架释放后可能无法退出分支血管。在本研究中,发现扩张球囊后形成的空间足以使边支球囊撤出,没有出现球囊损伤和截留的现象。在分支球囊选择上,笔者亦选择较小的球囊,这样可以确保主支支架顺利通过,没有引发主支支架断裂、变形等严重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提示采用BSKT技术处理老年冠心病分叉病变时,由于加强了边支的支撑,减少了斑块的移位,从而且降低了边支血管再堵塞的风险,减少了老年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因此,BSKT技术是一种相对安全、易于操作、疗效理想的新技术,临床效果良好,但长期预后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1] Zhang D,Dou K.Coronary Bifurcation intervention:What Role Do Bifurcation Angles Play[J].J Interv Cardiol,2015,28(3):236-248.

[2] 刘纯丽,王彬.BSKT技术与Reverse crush支架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疗效比较[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3(2):45-47.

[3] 罗建平,杨勇.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7):781-782.

[4] 李龙虎,金哲,王美兰,等.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主动球囊保护技术:球囊支架对吻术[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22(3):181-184.

[5] Lassen J F,Holm N R,Stankovic G,et al.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disease:consensus from the first 10 years of the European Bifurcation Club meetings[J].Eurolntervention,2014,10(5):545-560.

[6] Pan M,Romero M,Ojeda S,et al.Inverted crush technique foruncrossable side branch occlusion during provisional side branch stenting:a new role for the jailed wire[J].Rev Esp Cardiol,2011,64(8):718-722.

(责任编辑:刘大仁)

2016-10-20

江西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支撑项目(20161BBG70129)

唐昱,副主任医师,E-mail:1762921161@qq.com。

R541.4

A

1009-8194(2016)12-0008-02

10.13764/j.cnki.lcsy.2016.12.004

猜你喜欢
主支导丝分支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巧分支与枝
关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角度命名的商榷
一类拟齐次多项式中心的极限环分支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及技术
斑马导丝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中的应用
生成分支q-矩阵的零流出性
药物洗脱支架时代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
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