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7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2016-03-02 02:57李云香陈旭华
实用临床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惠州市危型病毒感染

李云香,陈旭华

(1.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东 惠州 516001; 2.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惠州 516211)

3217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李云香1,陈旭华2

(1.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东 惠州 516001; 2.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惠州 516211)

目的 探讨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于门诊就诊的3217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20岁87例,21~25岁437例,26~30岁675例,31~35岁601例,36~40岁704例,41~45岁383例,46~50岁226例,>50岁104例),均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3217例高危型阳性656例,阳性率为20.4%。其中41~45岁和46~50岁年龄段妇女的HPV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P<0.01)。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与妇女年龄关系密切,处于性生活活跃期和绝经期妇女感染高危型HPV的概率较高。应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定期进行高危型HPV筛查,以尽早预防和治疗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阳性率; 年龄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研究[1]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HPV的临床表现为生殖器疣、寻常疣等,依据病毒感染后的致病特点,可将其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子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2]。为进一步了解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状况,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并分析HPV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3217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年龄20~71岁,平均(42.1±5.2)岁。排除子宫全切、接受过放化疗、宫颈发育异常以及阴道出血者[3]。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入选对象均在月经干净后3 d采集标本,在标本采集前24 h禁止性生活。清除宫颈口多余分泌物,将棉拭子伸入宫颈1~2 cm处后转动,获取标本。将标本用生理盐水充分漂洗,置于冷冻箱中保存,送检。

1.2.2 仪器和试剂

DA7600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仪,试剂盒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公司生产。

1.2.3 提取DNA并检测

取700 μL送检标本,将其置于1.5 mL的离心管中,以12 000 r·min-1离心5 min,去除上清液。沉淀后加入1 mL无菌的生理盐水,混匀;再进行12 000 r·min-1离心5 min,再重复洗剂1次。沉淀时加入DNA提取液50 μL,充分混匀,置于100 ℃裂解10 min,再以12 000r·min-1离心5 min,取上清液2 μL进行高危型HPV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HPV DNA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设置及操作[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不同年龄间的HPV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217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656例,阳性率为20.4%。其中41~45岁和46~50岁年龄段妇女的HPV阳性率均较高,分别与其他年龄段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3217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情况

*P<0.01与其他组比较。筛查所占比=筛查例数/3217×100%;阳性率=阳性例数/筛查例数×100%;阳性所占比=阳性例数/3217×100%。

3 讨论

HPV属于双链闭环小DNA病毒,是一种包含约8000个碱基对的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嗜上皮病毒[5]。宫颈癌与HPV感染的关系已成为肿瘤病毒病因研究者重点关注的课题。有文献[6]报道,HPV感染诱导癌变与其病毒DNA整合后入宿主染色体有重要联系。HPV的DNA链一般会在E2或E1开放读码框内发生断裂,使之进入染色体较脆弱的区域,可最大限度地改变细胞生长周期的调控机制,导致细胞对恶性病变的防御及其永生化均受到较大影响。有研究[7]显示,引发宫颈癌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HPV16感染,HPV16导致癌变最密切的基因是DNA分子上的E6蛋白和E2蛋白,前者是病毒癌基因,不仅能直接转化细胞,还能对正常细胞的周期调控产生干扰,导致细胞发生无限增殖;后者则是一种DNA束缚蛋白,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能够调节病毒mRNA以及其他癌基因的转录,也能对DNA的复制产生调节作用。另有研究者[8]强调,并非所有感染HPV妇女都会进展为宫颈癌,因为HPV病毒感染上皮细胞后,能够以游离状态一直存在染色体外,只会引起良性病变或不引发任何病变。

单纯HPV阳性并不能代表患者发生宫颈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能评估患者宫颈癌发病的风险[5,9]。因此,对高危型HPV进行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高危以及癌前病变患者,对早期防治患者癌前病变进展为宫颈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常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HPV DNA检测[10-11],本研究即采用此方法。王金行等[12]筛查集中于26~40岁性生活较活跃的妇女,其结果显示,该年龄段的HPV阳性率较高;同时,该研究还显示,46~50岁年龄段的妇女HPV阳性率也处于较高水平,这说明绝经期妇女感染HPV的概率也会大大提升。本研究筛查的人群以26~40岁年龄段居多,这与上述文献相似。结果发现,41~45岁和46~5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HPV阳性率居前列,且均高于其他年龄段(P<0.01),提示该年龄段妇女感染HPV概率较高,应提高警惕;另外,41~50岁年龄段妇女感染HPV阳性率最高,而46~50岁年龄段筛查占比仅为7.0%,这说明绝经期年龄段妇女对宫颈癌筛查意识比较淡薄。

综上所述,高危型HPV感染与妇女年龄关系密切,处于性生活活跃期和绝经期妇女感染高危型HPV的概率较高,应加强健康知识宜教,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定期进行高危型HPV筛查,提早预防和治疗宫颈癌。

[1] 潘万红,言献波.妇女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调查[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133-134.

[2] 谢喜原.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1255例病毒检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8):129.

[3] 张春蕾,张青,袁小林,等.某院女职工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6):689-690,692.

[4] 金秀萍,凌伟江,俞月萍,等.绍兴地区妇科就诊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分布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66-68,71.

[5] 杨光宇,徐美华,崔卫东,等.浙江省妇女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3,6(4):209-212.

[6] 朱岩,张晓甦,耿建祥,等.南京及深圳两地女性宫颈HPV感染基因谱的比较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2):1511-1513.

[7] 戴一菲,田荣华.TCT联合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556-1557,1655.

[8] 涂权梅,邱海凡,刘奕,等.妇科门诊3700例人乳头瘤病毒筛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5):1611.

[9] 张艳,李燕玲,区晓云,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作为宫颈癌前病变首筛项目的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6):50-52.

[10] 李岩.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宫颈病变程度与阴道内环境的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5(2):47-50.

[11] 陈红虹.宫颈癌筛查应用多重核酸扩增荧光检测技术的效果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015,29(6):346-347.

[12] 王金行,吴广平.沈阳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疾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9):3242-3244.

(责任编辑:罗芳)

2016-07-13

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Y192)

R737.33

A

1009-8194(2016)12-0010-02

10.13764/j.cnki.lcsy.2016.12.005

猜你喜欢
惠州市危型病毒感染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一道三元分式最小值问题的求解与推广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惠州市区黄标车全部淘汰
惠州市海岸带优化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惠州市基督教两会中心关键技术的设计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