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托下颌法在PACU婴幼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2016-03-02 02:57刘华兰徐文娟谢维炎
实用临床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下颌苏醒婴幼儿

刘华兰,徐文娟,谢维炎

(江西省儿童医院麻醉恢复室,南昌 330006)

轻托下颌法在PACU婴幼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刘华兰,徐文娟,谢维炎

(江西省儿童医院麻醉恢复室,南昌 330006)

目的 探讨轻托下颌法在麻醉恢复室(PACU)婴幼儿日间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日间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轻托下颌法,对照组使用一般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在PACU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儿在PACU滞留时间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PACU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在PACU滞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PA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轻托下颌法应用于PACU婴幼儿日间手术中,既可降低患儿苏醒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儿的安全,又能减少患儿在PACU滞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轻托下颌法; 滞留时间; 日间手术; 麻醉恢复室; 婴幼儿

麻醉恢复室(PACU)是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进行短时间严密观察和监护的场所[1]。婴幼儿手术多因年龄小,不能配合手术而最终须在全身麻醉下完成,大部分患儿在全身麻醉恢复期呈嗜睡、安静或轻度定向障碍,脑功能逐渐恢复趋于正常。但仍有部分患儿出现呼吸抑制、低氧血症、躁动、心动过速等并发症。下颌周围有丰富的神经通过(喉上神经[2]和面神经的颈丛支、面神经下颌缘支[3]),较为敏感,双手轻托患儿下颌时不仅可判断患儿有无反应、是否苏醒,还可以开放气道,增加通气量,提高血氧含量,起到保护患儿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轻托下颌法在PACU婴幼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2016年4月全身麻醉下实施日间手术后转入PACU的婴幼儿100例,男76例,女24例,年龄最小为2个月27 d,最大为2岁8个月4 d,平均年龄(16.7±6.5)个月;排除有意识障碍及100例患儿心理疾病的患者。

均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根据药物手册按患儿体质量计算药物剂量。将100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例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儿送入PACU后,即刻给予氧气吸入,连接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呼吸及血压等指标,并每5 min记录1次,在连续记录3次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为正常值且平稳时给予轻托下颌法,即双手轻托患儿双侧下颌,观察患儿意识及活动情况,四肢能自主抬离床面,或咳嗽反射恢复、咳嗽有力、吞咽反射好、哭声响,给予转出PACU。如出现轻托下颌法患儿无反应,每隔5 min再轻托下颌1次,直至出现上述反应。

对照组:患儿送入PACU后,即刻给予氧气吸入,连接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呼吸及血压等指标,并每5 min记录1次,出现症状时对症处理,满足Steward评分≥4分[4]转出PACU。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在PACU苏醒期并发症(麻醉患儿日间手术后的并发症通常有呼吸抑制、舌后坠、喉痉挛、频繁呛咳、屏气、低氧血症、分泌物增多、躁动不安、心动过速、苏醒时间延迟),由专人记录麻醉患儿在PACU中的苏醒时间。

采用问卷分数评估家属对PACU护理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10项,每项10分,共100分。调查内容:1)是否担心孩子手术情况;2)是否希望看到安静、无痛苦的宝宝出PACU;3)术后看到孩子哭闹不安,是否很心疼,甚至会怀疑手术有问题;4)护士向您介绍对宝宝进行轻托下颌法来判断宝宝是否苏醒,您否愿意接受此方法;5)宝宝是通过轻托下颌法才有意识和活动,你是否愿意转出PACU;6)等待时间越长,您是否越焦虑,越担心宝宝;7)您是否觉得孩子在PACU观察时间越短越放心;8)宝宝送到病房后是否没有躁动、呼吸抑制、舌后坠、喉痉挛、频繁呛咳、屏气、低氧血症并发症发生;9)转出PACU时护士对患儿需要注意的常规知识交待是否仔细;10)护士是否关心尊重患儿,保护患儿隐私。按所调查的结果评分<40分为非常不满意,40~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100分为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儿在PACU苏醒期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儿在PACU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50比16/50,P<0.01),见表2。

表2 2组患儿在PACU苏醒期并发症比较 例

*P<0.01(χ2=11.707)与对照组比较。

2.2 2组患儿在PACU滞留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在PACU滞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患儿PACU滞留时间 例

*P<0.01(t=5.569)与对照组比较。

2.3 2组患儿家属对PA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PA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家属对PA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例

*P=0.031(χ2=5.983)与对照组比较。

3 讨论

麻醉后恢复期是围术期严重并发症的高发期,麻醉和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影响并不因手术的结束而终止,大多数恢复过程很平稳,但仍有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婴幼儿因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在PACU内属于特殊群体,容易出现呼吸抑制、舌后坠、喉痉挛、频繁呛咳、屏气、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分泌物增多、低体温、躁动不安、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尤以低氧血症、心动过速、苏醒期躁动为主[5]。通过轻托下颌部,可以开放气道,缓解喉痉挛,增加通气量,提高血氧含量,保证患儿安全;避免患儿完全苏醒后发现亲人离开、环境陌生,加上手术的创伤等造成的躁动。本研究结果显示轻托下颌法可降低PACU患儿苏醒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

婴幼儿由于不能配合医护人员指示,很难评价完全苏醒,如定向准确、按吩咐深呼吸或咳嗽及肢体能有意识的动作等,不能及时地判断是否能够转出PACU。婴幼儿生理睡眠时间比较长,多有白天睡觉的习惯,加上麻醉药残留,在PACU滞留时间自然就增加了。家属等待时间越长,对孩子手术的担心就越多,越焦虑,当见至其他孩子手术后安全回到病房,就会胡思乱想,害怕自己孩子手术是否有问题。托下颌试验具有疼痛刺激性[6],通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轻托下颌法可以及时判断患儿是否有意识及活动程度,判断患儿是否苏醒、安全,及是否可以转出PACU。本研究结果显示轻托下颌法可减少患儿在PACU滞留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托下颌法既可降低PACU患儿苏醒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儿的安全,又能减少患儿在PACU滞留时间,解决PACU患儿周转快、工作量大、医务人员相对不足这种紧张的工作状态,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Ronald D M,曾因明,邓小明.米勒麻醉学[M].6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711.

[2] 孙明阳,吴向宸,韩永刚,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喉上神经外侧支的保护[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12(3):140-143.

[3] 范艳,刘子豪,李国萍,等.颏下逆行岛状皮瓣血管蒂与面神经分支的应用解剖[J].解剖学杂志,2013,36(2):220-223.

[4] 马庆杰,刘娜.两种苏醒评分应用于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5(10):21-23.

[5] 张粉婷,王宁,牛晓丽.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临床评估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18):24-26.

[6] 刘金柱,赵娟,章艳君.托下颌和斜方肌挤压试验用于判定婴幼儿喉罩置入麻醉深度的比较[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6):451-455.

(责任编辑:钟荣梅)

2016-06-27

R473.6

A

1009-8194(2016)12-0086-02

10.13764/j.cnki.lcsy.2016.12.036

猜你喜欢
下颌苏醒婴幼儿
植物人也能苏醒
绿野仙踪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会搬家的苏醒树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磨骨术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应用分析
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