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那段路

2016-03-03 11:07实习生受访者提供
今日重庆 2016年12期
关键词:忠县塘村石桥

◇ 文|本刊记者 董 茜 实习生 胡 婷 图|受访者提供

最后那段路

The Final Way To Go

◇ 文|本刊记者 董 茜 实习生 胡 婷 图|受访者提供

一个正在脱贫的镇

双桂镇,距离忠县县城70公里,这里拥有美丽,也尚未整体摘掉贫困的帽子,剩余的266户贫困户,正行进在脱贫攻坚最后的那段路上。

这是一位“90后”扶贫志愿者的自述:“重庆的8月,雨天已没有6月那样密集了。我来到双桂镇的时候,大家都说我运气好。开始我不明白,后来才知道6月之前,双桂镇的公路还没实现村村通。进村去做精准扶贫调查的小伙伴,几乎每天都是带着伤回来的,很多是因为路滑摔伤的。”

这位扶贫志愿者叫李江科。2016年9月开始,他过上了一段 “与扶贫打交道”的日子。

“橘乡荷海”里贫困的美丽

从双桂镇政府办公室走出来,李江科总要去石桥村“打一头”。他是石桥村的联系村干部,到石桥村已3个多月,习惯了张家长李家短。谁家的柑橘没车来拉,谁家的地里需要人帮忙,这些小事都被记在工作联系簿上。

最近每次路过荷花广场,李江科总能看到一辆辆装着莲藕的货车从村里开出去。“荷花开的时候,石桥特别漂亮。在荷塘边上散散步,这是城里边的人享受不到的好景色。”

但那是一种贫困的美丽。

距忠县70公里的双桂镇,辖双桂、莲花、石桥、大塘等11个行政村。“双桂镇打造的橘乡荷海景区,荷塘就有5000亩,石桥的荷塘有1000亩。”惬意的美景加上镇上举办的荷花文化旅游节,让双桂镇名声大噪。李江科记得,荷花盛开那段时间,源源不断的自驾车队,让村里的农家乐忙个不停。预先储备的一周食材,仅仅一天就卖个精光。

“柑橘卖到了派森百的榨汁厂,莲藕批发发往全国各地,村里的农户一年收入有五六万。”李江科又一次翻了翻文件袋,看准备的入户调查资料是否齐全。

最后的266户贫困户

“莲花村今年刚刚脱贫,现在全镇还有贫困户266户,1022人。”这是李江科可以脱口而出的数字。

“剩下的贫困户到底是什么状况?为什么一直无法脱贫?这是几个同在乡村工作的朋友总会问我的问题。”埋头走进大塘村一条小巷,李江科说这266户贫困户之所以一直不能脱贫,一种是因读书孩子多,因学致贫,一种是因病或者残疾致贫。

李江科站在五保户李建才的土坯房前。这个贫困的家里除了张木板床,没有任何一件像样的家具或家电。几只鸡甚至站到了床上,爪子不停扒着。相比因学致贫,因为疾病而导致家庭贫困,已经成为家庭长久无法脱困的主要原因。

“李叔叔,这个表格你填一下,要得不?”做了三个月的贫困摸底调查,李江科对眼前的情形,早已不陌生。

李建才左手残疾,还有慢性病。详细询问李建才近况后,李江科沉默了一阵,说“我们再想想办法”。

“判断是不是属于贫困户,还有一个标准,就是家庭人均年收入没有超过3000元。”李江科清楚,对李建才这种丧失劳动能力、又长期生病的贫困户,依靠产业支撑带动的方式很难脱贫。他开始琢磨,是否能为李建才向民政部门申请疾病救助。

和李江科一样,每天在双桂镇各个村里忙着摸底贫困户的村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20多人。这些贫困户的资料会形成台账,统一由双桂镇扶贫办管理,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

“鱼”与“渔”的选择题

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李江科并非不认同这个观点。但当他深入了解和调研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后,他甚至都不得不放弃“授人以渔”,因为就连这样也难以让他们脱贫,更不要说可持续发展。

能否为这些因疾病和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脱贫通道?双桂镇首先将持续扶贫目标锁定在救助保障上。“今年全镇医保参保率达到了100%。”李江科拿着手中的调查表晃了晃,贫困户的医保救助申请和大病医疗等,通过这种精准摸底可以随时进行跟踪,在因病致贫的问题上给予最大程度的兜底保障。

返回石桥村时,走的是一条水泥路。这条由镇上投入50万修建的公路,将大塘村各家各户串联起来,2950名村民终于实现了汽车开到家门口的愿望。因为这条公路,李江科也有了自己的一个扶贫愿望。“这个想法感觉有点玄乎,没想到镇领导非常支持。”

他想通过与朋友的旅游公司合作,做一个类似《变形记》的电视节目旅游体验项目,将城里人带到贫困户家中体验生活,让他们体验最本质的农村生活,同时也让这些贫困户得到更多的资源帮扶。

这个“可笑的想法”,来源于今年7月镇上举办的一次“扶贫采购会”。

那次采购会组织了镇上80多户贫困户,把自家的红苕粉、土豆、鸡蛋等30多种农产品拿到大塘村场坝上卖。对应的买家,就是通过前期扶贫结对选定的国土房管等部门的扶贫帮扶成员。“采购会上,80多户贫困户卖了两万多元土特产。”

忙里偷闲,李江科把自己这个“可笑的想法”做成了创业商业计划书。除此而外,他通过双桂镇政府的对接,与忠县猪太郎农业合作社合作,尝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幼苗现在已经在采购中。在大塘村和其他几个村,我承租下20亩左右的种植土地。”他希望通过土地流转,让贫困户每年有稳定的土地租金收益之外,再通过到中药材基地打工,每月有2000元以上的劳动收入。

猜你喜欢
忠县塘村石桥
新兴悦塘村智慧光伏项目开工
论碳审计主体
重庆忠县 人才培育助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石桥的传说
张家畈新村
四年,一个山村的转变
游戏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深入界塘村三冲屯开展扶贫调研活动
黑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