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撬动素质教育的支点——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编写为例谈“人文”

2016-03-03 06:39江苏省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
学苑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试卷考查人文

江苏省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 杨 允

寻找撬动素质教育的支点——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编写为例谈“人文”

江苏省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杨允

考试是当前对教育的最好评价方式之一,只要运用得当,考试同样也能成为撬动素质教育的支点。这需要教师在试卷编写过程中彰显“人文”情怀,强调学生素质导向。本文笔者结合实践重点谈谈在编写过程中渗透“人文”思想的具体策略。

试卷编写人文生成

虽然当前考试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最大“阻碍”,但是不容怀疑,考试仍然是当前对教育的最好评价方式之一。况且考试本身没有错,错的是被“滥用”。本文笔者结合实践,综合新课程理念,以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编写为例重点谈谈在编写过程中渗透“人文”思想的具体策略,以便参考。

一、需要心中有“本”,心中有“生”,着眼语文素养考查

编写试卷,其实与习作一样,需要凸显重点,彰显“生”“本”。新课标中第二学段阅读目标重点是积累文本中的优美词语与语段。传统试卷中往往以填空、默写的形式出现。虽然强调积累,但是却忽视了运用。在素质教育中,前提是着眼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体现在试卷考查中,则更多需要关注运用。笔者在编写试卷过程中,曾一反常态,把教材中古诗以及相关课文积累整合成理解填空题:

1.同样的景色,不同的诗人,其感受自然也不同。比如“霜”,在杜牧诗中,则是“______________”,而在张继笔下,则是“_____________”。

2“.思乡”是我国传统诗歌中永恒的主题。其中王维在《_______》一诗中“______,_________”已成为千万流落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

3.千里山河千里秀。暑假,可以陪父母到北大荒,感受“_____”那遍地金黄的美景;到西藏高原,到神圣的拉萨,去感受一下那里的天空是那么的_____,____。到西湖,在月光下,当夜幕初垂时,那______,_____,湖水轻轻荡漾的美景。

积累不是简单的背诵,更多需要理解,尤其是人文内涵的理解。这不仅需要指导学生背诵,更需要给学生渗透“人文”思想,体现语文素养思维。上面所列的题目,相比传统的填空默写,不仅可以有效巩固课文关键内容,而且还增添了一份人文情怀,活用了文本语言,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一次熏陶。不过在试卷编写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避免简单重复,以及偏题怪题,以保证试卷有效度。

二、需要活用语言,引导生成,着眼学生表达考查

阅读指向写作。语文学习的最终成效需要在学生身上体现。习作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考查语言文字运用的最佳途径。因而针对习作要求,教师需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表达情境,那么学生思维就会被激活,思路就会被打开,从而有利于学生生成表达精彩。比如针对下面一道习作要求:

儿童节、圣诞节……在节日里,你会收到别人赠送的礼物,或者精心给别人准备礼物。请你把当时经历写下来,并且给习作拟个新颖的题目。

相对而言,这道习作要求比较常规,但是从学生角度考虑,却有点难度。一来要求不具体,学生对此理解比较模糊;二来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经历”“新颖”两个词理解有点难度;三来要求趣味性不够,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表达生成精彩。因而习作要求更需要从学生出发,结合他们实际理解,给他们搭建展示平台,引导他们更好地发挥创造性。笔者结合三年级学生喜欢讲故事,对这道习作题目进行了修改:

每一份礼物后面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你收过特别的礼物吗?你送过别人特别的礼物吗?请你说一个关于礼物的故事。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字!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题目不仅贴近实际,还与他们生活与心理相吻合,通过这种描述,不仅有利于考查学生的习作表达水平,还能引导他们深入回忆,体验故事,有利于在习作中孕育情感,最终生成表达精彩。可以这样说,完成习作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

三、需要彰显“人文”,传递“价值”,着眼思想内涵体现

优秀的教师不仅能上精彩的课,同时也能编写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因为要编写高质量的试卷,就必须研读课标精神,研读教材内容,研读学生实际。对于学生来说,高质量的试卷除了知识考查,更需要体现价值导向,渗透人文思想。如果过于呆板,满足于借鉴,那这份试卷虽然是“编写”,但更多是一种“拼凑”,缺乏整体连贯,更没有“生命”可言。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应试中有的只是“负担”,享受不到一种学习的快乐与体验,这是本末倒置的。好的试卷应该充满情趣,渗透“人文”,比如下面两道题:

1.小动物都夸小露珠像_____那么闪亮,像_____那么透明……在你心中,小露珠像_____。

2.当小张学习不肯用功,你可以送给他一句忠告,即“_____,_____”;当你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不肯为老人让座,你可以把孟子的名言送给他,即“ ______:_____”。

好的语文试卷是流淌着“人文”气息的。教师在编写过程中,需要明白,试卷不是冰冷冷的题目,也不是“无情”地考查,而是着重通过导向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继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而在编写试卷中,教师需要明白,学生考试过程不是煎熬,而是一次学习的全面总结与心灵的提升。

总而言之,试卷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怎么编写。只要在编写过程中,渗透“人文”,彰显语文思想价值,即便在“应试”中,也能发挥引领作用,继而真正去撬动素质教育,在成就学生精彩的同时,也成就了教师的世界。

猜你喜欢
试卷考查人文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人文绍兴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