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潮”的引领

2016-03-03 06:39河南省西峡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王斯璞
学苑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人格语言语文

河南省西峡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王斯璞

语文教师——“潮”的引领

河南省西峡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王斯璞

语文教师人格思想语言入心身体力行

最近一段时期,赛课连连。尘埃落定之后,心绪却久难平静。由我及他,再由他及我,内心感慨良多。今就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潮”的引领,略述己见。

首先,语文教师要做好学生人格思想的引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纵观古今中外名师,凡烛照千秋者无不以自身高尚的人格思想熏陶濡染着自己的学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万圣之师孔子对自己也对君子的人格修养提出了要求。于漪老师说过:“要在语文教育事业中做强者,须有拥抱语文教育世界,拥抱学生世界的心胸,不为鸡虫得失所困扰,语文教师应该处世接物,责己严,待人宽。”特级教师陶淑范也曾说过:“我把一生献给孩子们,我深感其乐无穷,很有价值,在教育的田野耕耘收获,给了我一生的充实。”教师高尚的人格思想如同风向标一样,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牵引着孩子们的步履。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淡泊名利,淳朴本真,谦虚好学,敬业乐业,宽以待人,知足感恩,无私奉献等等,这些人性的光芒在语文老师的身上往往更容易诗化、融化、内化。“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们在一个个热情开朗、才华横溢、热爱生活的老师的带领之下,怎能不走上一条开满鲜花的人生之路?相反,很难想象一个对生活抱怨,对学生冷漠,对工作敷衍的语文老师,想教好语文会是什么样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以,在学生树立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刻,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好自己,以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以美好的品德修养引领学生。

一个内蕴丰富的语文教师,正常情况下也应该是个出色的演讲家,他会适时用自己的语言做好学生语言表达的表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师要锤炼课堂教学语言,做到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语文教师的语言要“通情”,讲到严处,学生竦然端坐;讲到豪放处,学生热血沸腾;讲到义愤处学生横眉立目;讲到欢快处,学生笑意盈盈;语文教师的语言要“达理”,理解正确,讲解规范,抓住关键,言简意赅,力争做到“片言可以照百意”;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入心”,要善于通过课堂语言来“诱发、激发、触发”学生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心灵之火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形成师生之间心心相印、肝胆相照、思想相通、情感相融的教学境界,产生课堂共鸣、教学相长、心灵互塑、人格共进的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效益。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学语言风格,使学生闻其声,通其意,感其情。

语文教师还要做好学生行为引领的表率。小小天地,却是大大舞台。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在言行举止方面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的着装风格、书写习惯、眉眼表情、手势步态,甚至细微的发型配饰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学生们会品评议论,会无形模仿,会对比揣测,也会反思学习。我在教学期间,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总是爱把自己和他们放在一起,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读书,深入他们的生活,做我所能做到的一切。“身体力行”是语文教师的行为教学,我这样认为。比如我在教室发现地上有废纸果皮,从不批评训斥,而是悄悄捡起,放入垃圾篓,即便是在校园也是这样做的。这样做的效果是,我们的班级卫生是全校最好的,我的学生是校园里最出色的“文明卫士”,他们自觉担负起校园、寝楼、饭堂的卫生维护工作,他们在哪里,哪里就干净整齐无喧嚣。作家魏巍在怀念自己老师的时候,有一个细节描写,“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老师的一个动作让学生感念一生,老师的一张笑颜,也让学生回味无穷。

夏丏尊先生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怀揣着对学生的爱意,语如春风,行似雨露,抚慰滋润着禾苗,引领他们品端行正。

猜你喜欢
人格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我有我语言
漫画之页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