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2016-03-03 06:39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旸小学
学苑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分数数学知识主体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旸小学 王 瑾

以儿童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旸小学王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始终把握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发挥学习主人翁的作用。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让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儿童中心学习主体探究能力

在小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进行教学设计,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主动探究意识,通过积极的思考,在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形成认知冲突,通过解决认知冲突使他们的学习能力从量变过渡到质变,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在以小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建立过程中,需要教师融入到学生中间,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感染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促进他们知识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下的高效教学。

一、创设趣味性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通过积极思考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他们快速地把握知识的本质,掌握如何运用知识。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枯燥的数学知识不感兴趣,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实现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有趣的学习环节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不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究,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究,从掌握数学知识的表象过渡到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并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通过在学习中获得的收获,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了发展,使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小学学校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教材中的知识,还要不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为了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落到实处,教师需要优化教学策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设计,创设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1.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爱学。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高效进行的催化剂。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敢于向教师提问,并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因此,教师要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学习数学,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对数学知识开展积极的探究活动。在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要善于和学生进行沟通,并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引导,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探究中掌握学习内容。

2.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想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需要改变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好奇心,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他们想要学习新知识,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使他们敢于大胆探究,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观点敢于质疑,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把握学习的方向,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探究,使他们学会学习,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开展教学实践,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探究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探究主动性,还要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提高,发现新知识,促进他们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了分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下列问题:

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用分数表示( );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一份是它的( );

一个西瓜切成大小相等的十块,十个人各吃一块,每个人吃了( )。

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分数的实际意义,并提高了他们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数学实践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练习,激发了他们想要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发挥了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

总之,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知识,实现“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下进行探究,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时,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思考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获得同步发展。

猜你喜欢
分数数学知识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算分数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