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分析“享乐主义”

2016-03-03 07:54冯石岗王静涛
关键词:唯物史观生产力物质

冯石岗,王静涛

(河北工业大学 京津冀文化融合与创新中心,天津 300401)



【政法论坛】

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分析“享乐主义”

冯石岗,王静涛

(河北工业大学 京津冀文化融合与创新中心,天津300401)

唯物史观教导我们: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享乐主义”属于社会意识层面,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不断提高,物质财富不断积累,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享乐主义。享乐主义是一种错误的社会意识,它阻碍社会的发展,由此,我们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唯物史观;享乐主义;消极影响;艰苦奋斗

享乐主义是将享受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它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生追求仅仅看成是满足人的生理本能需要的过程,认为追求感官的快乐、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超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正常需要。它过分夸大了人的自然属性,使人不再有精神追求,而是一味地贪图享受。近年来,享乐主义在我国出现并有发展扩大之势,它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坚决抵制享乐主义。

一、“享乐主义”的成因

享乐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马克思在哲学上创立了唯物史观,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马克思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话:“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人们精神生活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享乐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出现,是受社会存在控制的。享乐主义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在人类历史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所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也很少,甚至创造的社会财富连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都无法满足。在这种条件下,不会出现享乐主义。可见,享乐主义的出现是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足够丰富为前提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享乐主义在我国出现并有扩大之势。那么,享乐主义在我国出现和传播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力的发展是享乐主义出现的物质基础。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致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1978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们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来发展本国经济,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推动了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购买力也逐渐增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生产力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还创造了许多物质财富,供人们消费。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人们的消费意识、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满足温饱向追求享受转变。

2.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享乐主义的出现与传播提供了环境。1992年党召开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在我国逐步发展。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着诸多因素来诱导享乐主义的出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关系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有需求才会有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商品是没有市场的。同时供给也刺激着新的需求,引导人们进行消费,激发起人们的消费欲望。商品的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大的价值,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就要不断生产一些新的产品通过市场来挖掘人们新的消费欲望,如奢侈品的生产者总是通过不停的宣传,使人们确信能够从对他们产品进行消费中获得享受进而产生满足感。这些商家通过一些广告宣传,使得对奢侈品的消费和享受成为了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贪图享乐被看作是有品位、有情调的一种标志,这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他们将这种享乐定为理想的生活。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小资”阶级就是这样一类人。

二、“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错误的、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享乐主义让人们过分地追求享受,将享受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消极的作用,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享乐主义破坏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享乐主义过分强调对物质生活的享受,这样使得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种种欲望,进行坑、蒙、骗、偷,坑害国家、社会和他人。还有一些厂家见一些奢侈品很受欢迎,但是消费者苦于经济实力不足,只能望而却步,商家便经营一些假冒伪劣商品和高仿商品来牟取暴利,这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此外,享乐主义还破坏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所要追求的目标。而享乐主义与之相反,它“竭泽而渔”,只在乎眼前的享受而不顾及长远发展的需求。他们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迫切地希望提高物质生活水平。面对日益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全球问题,如经济不合理的发展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他们对此毫不在意,只在乎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2.享乐主义导致政治上出现了腐败现象。官员中出现了一批腐败分子,这与享乐主义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一些信奉享乐主义的官员为了达到享乐的目的,不惜铤而走险,动用手中的权力为不法分子大开绿灯,贪污受贿来获得奢侈的物质生活。还有一些官员为了达到享乐的目的,挪用公款大肆地进行挥霍,吃喝嫖赌,铺张浪费成风,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些官员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全都抛在脑后,只贪图享乐,贪污受贿,最终沦为了阶下囚。

3.享乐主义破坏了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享乐主义者只是贪图安逸和享受,将过上纸醉迷金的奢华生活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这就严重违背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初衷。只讲享乐和奢华,也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此外,享乐主义还违背了我国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享乐主义者认为这些传统美德已经过时,社会上形成了“以铺张浪费为荣,以勤俭节约为耻”的风气,这破坏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如何克服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作为一种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着消极的作用,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社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我们就要采取措施,去改正享乐主义这种错误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享乐主义,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享乐主义是将享乐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而且只顾个人追求享受,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去理睬,我们要坚决地予以抵制。要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做到为人民服务,不被物质享受的欲望所诱惑,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和人生,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是我国的现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要想解决这个矛盾,满足人民的需要,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但是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顾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自身的客观条件,一味地追求奢侈和享受是错误的。这种消费观念不利于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倡合理性消费和适度消费。

3.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党靠艰苦奋斗起家,1949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用以告诫全党,不忘艰苦奋斗。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未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奋斗,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来满足人民的需要,供人民群众享受。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才能有效地防止铺张浪费,反对享乐主义。

四、结论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教导我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享乐主义”属于社会意识层面,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但享乐主义是一种错误的社会意识,它阻碍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发展是离不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但是享乐主义认为最大限度地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人是社会的产物,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享乐主义只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

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我们绝对不能抛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要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的生活,每个公民不单有享受物质文化生活的权利,还要去承担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义务。我们反对只沉醉于当前的享乐,而不去履行自己的义务;只贪图享受安逸的生活,而不去艰苦奋斗。社会成员只有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才能保证我们的经济健康地发展,才能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减少腐败现象,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努力克服享乐主义这一错误的社会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社会意识,进而推动社会健康地向前发展。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韩虎龙.论“享乐主义”[J].理论探索,1996,(2).

[4]张永红.享乐主义的成因、危害及实质[J].山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5]张文镝.享乐主义论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6).

[6]李尤蓉.市场经济与享乐主义[J].宜宾师专学报,1996,(4).

[责任编辑兰一斐]

An Analysis of Hedo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FENG Shi-gang, WANG Jing-tao

(ResearchCenterofBeijing,TianjinandHebeiCulturalIntegrationandInnovation,He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Tianjin300401,China)

Materialism holds that social existence belongs to material life and social consciousness is spiritual life. Social existence and social consciousness are united dialectically. Social being determines social consciousness which in return develops with social existence. Advanced social consciousness promote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xistence while backward social consciousness hinders its development. Hedonism, a social consciousness, is determined by social existe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accumulation of material wealth, change of people’s consumption idea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the unhealthy social awareness of hedonism comes into being which hinders social development. Henc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n resolutely resisting hedonism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hardworking becomes significantly essential.

historical materialism; hedonism; negative effect; hardworking

2016-04-28

冯石岗(1955—),男,河北冀州人,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文化融合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B03

A

1008-777X(2016)04-0096-03

王静涛(1992— ),男,河北承德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生产力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