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136”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6-03-04 04:36佘泉权
新课程(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老师课堂教学

佘泉权

(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136”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佘泉权

(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需要有所创新,需要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模式。换言之,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在主动性的积极推动下实现教与学的最大交融。“136”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在这种教育背景下产生的适合我校发展现状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对“136”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就新课堂模式带来的改变,教学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以及相关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有效解决了“136”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新课程;“136”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千方百计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136”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在这种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与我校实际情况相符的一种新模式。

一、对“136”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1.何为“136”课堂教学模式

“1”是指一个目标:以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习能力为目标;“3”是指三条主线,即以“学”“导”“练”为主线进行课堂教学;“6”是指六个环节:阅读自学,合作探究,展示点评,精讲释疑,达标测试,总结提升。

2.三条主线六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案

(1)学:首先是阅读自学。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三维目标与导学提纲(问题),借助圈、点、画、写等有效方式有目标性地去阅读课本,探索相关问题的答案,完成相关练习。首先要求学生能读懂题目,能从中总结出问题核心,段落大意。其次是重视组内的合作探究,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组内合作、交流、沟通、表达的能力,是一个对知识的升华过程。

其次是指导教学。老师在学生交流的时候逐个小组进行知识、方法、表达等方面的指点并收集共性问题,便于之后的精讲。展示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与交流表述的能力。组内完成合作交流后请小组展示,鼓励其他同学提问,对于展示和点评的同学要及时表扬与鼓励,不足的地方可由老师进行补充完善。

(2)导:主要是精讲释疑。老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展示点评等过程中总结共性问题,进行细致全面的讲解,个别问题则单独解决。这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途径。

(3)练:达标测试与总结提高。针对本节内容再设置或补充一些相关练习题,要有一定的梯度性,由易到难,学生可单独完成,也可组内一起完成,老师逐个小组检查指导。要求小组内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完成对知识的巩固与提升,不足之处老师再加以补充。

三条主线并不是平行关系,而是相互交错、相互促进的。学生自学不会的时候的老师可以指导,即学中有导;学生练习时的困惑老师也可以指导,即练中有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练习来检测自己是否真的懂了,即学中有练;学生练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公式或方法通过再学习的方式来完善,即练中有学。三条主线下六环节的落实,可以更好、更轻松地实现一节课的三维目标。

二、“136”课堂教学模式带来的改变

1.教师的变化

教师由过去的主讲变为现在的督与导,在课堂中的地位看似弱化,实则责任重大。老师虽讲得少,但更有针对性,更加精细化。原来上课只有一个老师,现在有多个“老师”,帮助我们去教其他学生,进行扫盲式的教学;过去我们只能是板着脸的夫子,现在我们可以带着笑融入学生,给学生以鼓励,实现教而育之的最终目标。

2.学生的变化

新模式下,学生自由活动时间较长,学生对知识的感受更深,由过去的听转变为现在的学、讲。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有了同学的感谢与老师的表扬就有了自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体现,课堂秩序明显好转。

3.备课的变化

以前我们备课更多的是备教材、备教法,现在要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更多地去从学生角度考虑。备问题、备突发问题,要能考虑到学生问出的一些“奇怪问题”,既要正确引导,还要有所启迪。

三、“136”课堂教学模式在推行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1.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自信心不足,发言不积极

(1)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难度值合理的问题,多口头鼓励甚至是奖励(比如马志忠老师),让学生去做或讲一些自己会的问题。

(2)班内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利用每周班会时间或是下午空闲时间,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些小活动,例如,诗朗诵、唱歌、演讲、表演小品等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3)任课老师可以有选择地培养一批发言人。每周利用晚自习或是其他时间段单独叫几个有想法但不敢说的同学,教他们怎么阐述一个问题,怎么分析重点,怎么突破难点。在敢于发言的同学的带领下,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愿意发言的人。

(4)可以采用总题数计分制或抢答机制,先举手,没有人答对或是举手的人比较少的时候可以抢答,答对一个点(题)加一分,答错不扣分;也可以组内统计,老师按小组统计的题目数加分,分数最高的选一人展示或点评(关于加分,我们每班黑板上都有一个小组评分栏,每个科代表也有对应的打分表,每天有值日班长负责收集和汇总每节课小组的得分,周小结、月汇总张贴于教室内,无形中形成了小组之间的一种良性竞争)。

2.小组间成员的差异性问题

有时候会发现小组内的同学可能某一科特别差,而另一科特别好。这是由于班主任老师分组时没有考虑到小组成员个别科目的弱科现象而出现的扎堆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在分组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学生总分是AABBCC分布,还要将弱科生、艺术生、择校生、走读生、住校生、男生、女生均匀分组,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弱科学生的扎堆现象。

3.“136”模式是否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所有学生成绩

这个暂时无法得出确定结论,但从宋广德老师提供的两届学生的一组对比数据分析来看,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对提高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绝对有积极作用。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课堂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更有想法,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自信,也更富创造力。

钱学森曾问到:“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求攻克。“136”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在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期提出的,是以培养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相信它能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新旗帜,为我国培养出具有现代发展精神的杰出人才。

童美修.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分层教学模式初探[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17).

·编辑温雪莲

猜你喜欢
新课程老师课堂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老师,节日快乐!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老师的见面礼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六·一放假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