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体论的大学本体的探究①

2016-03-05 09:44彭文博李炳军
现代教育管理 2016年9期
关键词:本体论本体学科

彭文博,李炳军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2)

基于本体论的大学本体的探究①

彭文博,李炳军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2)

大学本体是大学存在的根本,厘清大学本体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属性,是理性认识大学的重要基础。目前,学界对大学本体的认识存在歧义,本质与本体往往混淆。大学本体作为客观实在,是由教师、学生、课程、专业和学科等5个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具有学术属性、文化属性和开放属性等本质属性。围绕大学本体思考大学内部资源配置问题,可为大学教育管理实践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本体论;大学本体;大学文化

什么是大学赖以存在的“根本”的争论由来已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层面,表述多为抽象的概念,在认识上亦存在着歧义,“本体”与“本质”的概念往往混淆。本文从本体论角度,以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批判观点,探究大学本体的内涵、实体构成要素和属性,围绕着大学本体对大学内部资源进行新的分类,试图使大学本体这一哲学概念与大学教育教学实践建立起沟通,以期对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产生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本体、本体论及大学的本体

“本体”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早就存在,其基本含义是事物的本身或原样,引申为事物的来源或根源,本体概念往往都被解释为一种实存化的本真之物。老子、庄子哲学里,道即本体,道即物自身。儒家哲学形成之后,认为本体一定不与人相分离,就在“日用纲常”之内,天人合一,体识不二。本体论是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理论,它主要探讨“存在”是什么以及其如何存在的问题[1],西方“本体论”被翻译成汉语最早的对应词是英文Ontology,有“存在论”、“实在论”、“存有论”或“是论”等多种译称[2]。许多西方哲学家都坚定地认为,在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背后隐藏着一个永恒的“本体”,这个“本体”是现象世界能够得以生成和存在的根本,相信通过对事物基本规律的科学认识能够揭示事物的唯一本质[3]。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与传统本体论者孤立地、抽象地追寻作为“世界的统一性”的终极存在以及作为“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不同,将探索根本置换为本体论研究的问题域。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批判显著特点在于其坚持实践论思维方式,坚持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从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本体问题,强调以社会存在和人的生存发展来统摄自然本体,并把合理性追求融入本体问题的探索之中,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4]。通常,本体论包含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一个是事实,讨论“何物实际存在”的问题;另一个是承诺,即理论或学说许诺了什么东西存在,作出“本体论承诺”。严格说,本体论是建立在现象学假定基础之上的,而假定是一切学科赖以确立的基础。从现象学角度来看,“本体”实际上是一种本体假定,而本体论则是建立在本体假定基础之上的关于本体的观点,它主张通过“本体”一词,来界定一个客观的分析对象,在此基础上来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作为科学方法论意义上的“本体”一词,尽管它仍然无法除却它固有的不可知论的色彩,但它在科学实在论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本质”与“现象”的二元论立场,将“本质”和“现象”统一起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界定一个“本体”,即实际存在的社会事实,关心的是领域中的对象、概念和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5],是与人的目的和需要相联系的,在此基础上科学地描述这一社会事实的结构、状态、功能等总体属性。概括讲,一切本体都是人的理解需要的产物,人类的实践活动便是一切本体论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机构,其本体又是什么?有学者认为,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学术共同体[6];也有学者认为,大学中教授、学生,以及使之发生联系的高深知识是大学存在之根本[7]。总的认为大学本体至少包含有3个要素,即人(主要指学生和教师)、高深知识、机构(或学术共同体)。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是人与高深知识发生关系,没有这种关系难以成为大学;大学的存在离不开人和高深知识,二者缺一不可。上述对大学本体的阐释,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共同体”、“高深知识”是隐喻,只代表一种集合的概念,也是一个较为模糊的表述。什么是“高深知识”?有学者将高深知识做如下概括:高深知识是建立在一般性知识基础之上的相对比较高深和深奥的部分;是专门化和系统化的知识,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通常有专门的传播、发表和认可制度;通常与特定机构相联系,有特定机构和组织来进行高深知识的加工、传授和创新。何谓共同体?任何共同体本质上都是利益共同体。大学作为一个组织,从其发展历史看,大学存在依据和存在方式受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的影响在不断变化[8]。在人与高深知识的关系上,大学本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本能的求知欲望,满足人发展的内在和外在的需要,也是为对知识本身感兴趣或对知识的延伸价值感兴趣的人服务的。大学作为一个传授普遍知识和高深学问的场所,教授的是高深的知识,培养的是掌握高深知识的人,探究的更是高深的知识,高深知识是大学这个特殊机构生存的基础;在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上,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机构,在中世纪乃至更早,它都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大学培养的人应是社会有用之人、文化人或社会精英。高深知识与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息息相关,高深知识需要大学人不断探究,社会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需要运用高深知识来解决。在大学与国家的关系上,从有独立的教育机构以来,政教从来不分家,国家通过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教育目标等,对大学进行管控,大学也承担着文化发展、传承和国家赋予的责任。从大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大学存在依据和存在方式在不断变化,但总有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永不改变的要素,也许这些要素才是大学之本体。在讨论大学本体时,我们应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传统本体论,摒弃“独立自在”的“本体”,从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本体问题,强调以社会存在和人的生存发展来统摄自然本体,并把合理性追求融入大学本体问题的探索之中,把本体视为人的认识的理论前提。大学作为一个机构,“育人育才”是其本质,无论是教学、研究或社会服务,“高深知识”与大学存在的紧密关系是不容置疑的,如何将“高深知识”从抽象的概念转换为日常用法,明确“词与物”相对应表述,界定这些要素和阐释其内涵,是我们理性认识大学本体的基础。

二、大学本体的构成要素及内涵

本体论为我们界定大学本体的具体存在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路径。大学本体作为确实的客观“存在”,必然有相对的具体构成要素,基于前节阐释,我们作以下假设:大学本体是由学生、教师、课程、专业和学科等5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质是“育人育才”;大学中与高深知识存在关系的人主要是教师和学生;高深知识的载体主要是课程、专业和学科;学科既是知识的分类,也是大学基本的学术组织。

(一)学生和教师是大学得以存在的根本

大学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不论何种类型的大学,学生和教师始终是其中最重要、最具活力和不可分割的一对要素,是大学得以存在的根本。在大学中,学生与教师是围绕着高深知识发生关系,教师既是文化和知识的传递者、生产者,同时,也是具有特定的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的生命载体,是大学之灵魂。教师的任务是教学和研究,这意味着教师要整理、教授和传播高深知识,探索和创新高深知识,高深知识也是推进社会文明与科技进步的需要。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进入大学通常是其求知欲望和自身发展之内在和外在的需要。学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等,他们的任务是学习和初步的研究,涉及的内容也是高深知识。一个好的大学能否培养出更多优秀学生,关键在教师,而教师存在的价值在于学生。大学作为一个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及辅助人员是其不可或缺的,理论上讲,管理机构及其人员配备和岗位责权是围绕大学本体需求而设置的,其根本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是为组织正常和高效运行提供服务的支撑者和保障者。

(二)高深知识的载体主要是课程、专业和学科

高深知识的主要载体是课程、专业和学科。在大学中,高深知识不论是显性的或隐性的,它渗透于大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其显形载体无疑是课程、专业和学科。有学者认为高深知识首先转化为“学科”,然后以“学科”为原点,在知识体系层面导向了课程和专业[9]。第一,大学课程是专门化、逻辑化和系统化的高深知识。课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介,基础教育课程传授基础知识,大学课程传授高深知识,这是课程最基本的逻辑,也是不同层次课程开发得以存在的合法基础。现代大学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形式更加多样,并非传统意义上人们所理解的课程,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学术体系,人们对高深知识的探究、创新和创造,以及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成果的传播,也充实着大学课程并成为知识主流。从理论研究看,多数学者也普遍认为高深知识是大学课程的逻辑起点、合法性基础。第二,大学专业设置的逻辑起点是人才培养。通常,专业是指大学依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设置的培养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专业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自身发展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要求,以人才培养规格、质量为目标,将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有机结合,由一系列课程及教学模块构成,通过不同教学环节,专门化、系统化的知识学习和训练,向学生系统地传授高深知识。专业教育是大学的特征,专业教育包含课外科技活动、文艺活动和社会活动等,也包括人文社科、素质教育等,现代大学专业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并非狭义的“专业”。第三,学科是知识分类,是高深知识不断分化与综合的产物[10]。学科作为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通常依据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派生来源、研究目标等来划分。现代大学通常学科众多,从基本分类看,学科分为人文科学门类、社会科学门类以及自然科学门类,不同学科拥有各自的认知领域和社会功能。各学科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知识发展逻辑,不同的学术风格和思维方式,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习研究模式等也有着不同的“范式”,不同学科之间的交融也很普遍,其中人文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融更为广泛[11],不同大学的学科往往彰显着其特色。

(三)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学术组织

学科既是知识分类,也是大学最基本的学术组织。从本体论意义上讲,知识创造与知识应用是大学天然的使命,决定着大学内部组织机构生成及其变革的价值指向。大学的组织机构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但学科是其最基本的学术组织,大学的各种功能活动是依托学科进行的,院系设置、专业设置、课程实施、学术组织构建等主要依托于学科[12]。伴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增加,其组织系统越来越复杂。大学内部学科的多样性、组织的松散联合架构,处理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以及资源在学科之间合理配置和协调使用等,使得大学必须设置相应的行政机构来协调和解决其复杂运行问题。这一趋势使得大学功能机构由单一学科逐步向多学科集群发展,其形态演变为“学院或系”,兼备学术和行政功能。虽然大学内部设立有众多的行政管理部门,但它是为提高组织运行效率而设置的,是为大学本体服务的。大学组织机构无论如何演变,其价值指向始终应体现大学的本质和使命,使得大学组织管理的“范式”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学术”色彩。

综上,我们认为大学本体这一复杂体系有以下主要特征:第一,大学本体是客观的存在,其存在的本质是“人才培养”,虽然各要素互不相同,但没有先后之分,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有机的整体。第二,从活动、过程的观点看,各要素间相互“关系”是以“人”为基点,核心是“育人育才”。第三,“本体”中没有哪一个要素是能够独立存在的,主体间通过“学术”聚集、相互作用而生成具有高度协调性和适应性的“共同体”。第四,“本体”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受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等因素影响,所呈现的形式是多样的,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等。

三、大学本体的属性

(一)实体性是大学本体的载体或基质

大学本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实体性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大学本体提供了另一新角度,有助于我们理解其结构和内容,也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抓手。大学本体的实体性表现在:第一,大学中学生、教师、课程、专业和学科等要素是我们通常可感知的客观存在,是大学本体的实体化体现,也是大学教育教学一系列活动或过程的主体和载体。第二,大学本体是以“学生”和“教师”的存在而“存在”的,课程、专业和学科等是其活动或过程的主要基质。第三,大学作为一个“人才培养”的机构,学科是大学最基本的学术单元,也是内部教学科研人员的归属单位,且有着“学术共同体”的特征。

(二)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也是大学的特有属性

学术是大学的灵魂和核心,学术性体现在大学对“独立自治、开放兼容、自由探索、追求真理、秉持理想”的执着探索和追求上,决定着大学具有民主偏好和民主诉求。在大学中,学术是一种活动形态,从事学术既是大学的首要责任,也是其探索高深知识、创新知识、服务社会的主要形态。学术活动是一个过程,是与大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相伴而生的,学术可以理解为治学、做学问的艺术或方法,如传道授业、做研究、搞科研、学术服务等,体现着大学的一种学习环境和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学术成果是人类探索客观事物过程中产生的,以及通过交流衍生出来的思想、观点、理论和方法。

(三)文化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

大学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人类文化选择、传承、融合和创新的社会组织,是文化知识形成学科(专业)之后的产物,大学的文化性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属性[13]。大学教育是以“育才育人”为目的的文化活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种职能实质上也是“育才育人”的文化活动,体现在民主自由、平等开放、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这些特性之中。单从文化教育和传承上讲,社会文化组织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具有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播功能,文化育人和传播并非为大学所独有,但大学的文化性有着自身的特色。

(四)开放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

大学的本质是培养人才,在大学中人与人之间交往不局限于大学内部,也不仅仅局限于“高深知识”。从本质上来说,大学也是一个社会组织,为社会培养人才,大学本体必然具有人的共同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大学处于开放的环境之中,开放性也使大学衍生出了众多非本质属性。从现实看,大学的发展历史是其成长开放的历史,世界上越是一流的大学越是最开放的大学,它们吸纳着全球最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开展着最活跃的学术交流。从系统论的思想看,开放和竞争促进着大学的发展和进化,离开开放,闭关自守,永远也建不成高水平大学。

四、大学本体资源及优化思考

探究大学本体的目的不仅仅是解释其含义,而是为引起人们对大学内部现有资源配置模式和状况的深度思考,在实践层面探索解决现有问题之路径。实质上,大学内部教学改革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是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的问题,而资源的分类是人们理性认识事物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恰切的分类,有助于使持有不同观念的人,对大学内部资源的认识达成共识,为实践行动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基于此,我们将大学内部资源划分为大学本体资源、办学条件资源和营运管理资源等3类。

(一)大学本体资源

依据大学本体构成要素和属性,大学本体资源应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大学本体的实体性资源,包括学生、教师、课程、专业和学科等,各要素内涵极为丰富,已有较多的文献讨论,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赘述。二是大学文化资源,大学文化依附于大学本体,是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也是大学在发展中创造、积淀形成的产物,如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教风学风、办学特色、学校声誉、学术道德和大学精神等。

(二)办学条件资源

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组织活动必然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撑。办学条件资源主要包括资金、资产和环境等内容。资产指高校在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运行中形成的,拥有的或控制的,预期会给大学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大致可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类:有形资产通常指以实物形态存在且能由学校独立自主控制和使用的资产,是以货币计量的存量资源;无形资产通常指高校所拥有的不具有实物形态,但凡能给学校带来额外经济效益的所有非货币所能衡量的资产,通常是一种比较持久的、稳定的,或被社会公认的和独有的资源。财力资源主要指高校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支配和使用的各类资金;环境资源主要指大学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等。

(三)营运管理资源

运营管理资源主要包括体制制度、管理人员、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等。制度资源指组织的管理体制、分配制度、规章制度、运行机制等,以及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教育政策等。管理人员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包括党政、行政人员及教辅人员等。技术资源指组织对各类不同资源进行管理的方法、技术手段等。信息资源指组织活动及内部管理过程中产生、积累,并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大学管理资源自身不能独立存在,它是在国家政治制度框架下,根据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教育政策,依据教育规律,在与其他主体相互博弈中逐渐形成和建构起来的。

上述3类资源中,大学本体资源是大学最根本的资源,其资源状况决定着一所大学的资源禀赋,是一所大学定位的基础,也是一所大学竞争力的内生来源。办学条件资源是支撑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营运管理资源是维护大学组织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14]。这一分类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观察和审视大学内部各资源配置要素关系,把握资源配置的规律,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我们知道,资源配置通常由资源配置主体决策或决定的,在大学中,大学办学者和管理者虽然不是大学的“本体”,但他们往往承担着资源配置主体的角色,决定着一所大学的资源配置政策和资源流向。目前,在高校内部传统的资源配置思想仍占主导,管理者往往以企业管理的视角来思考大学内部管理问题,把自己视为“主体”,机构设置和运行体制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追求“官本位”及短期“政绩”,政策导向偏重于科研,与大学“学术”组织管理之特性要求有许多地方不相适应,忽视大学本体的特殊需求和教育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为中心”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大学管理者,应摒弃传统的管理思维,围绕大学本体来考察和评价我们现有的教育理念、体制机制、管理制度、培养目标、质量体系等,从办学条件、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能否满足以及如何满足大学本体需要出发,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大学内部资源优化的可能路径。学校管理者应科学定位管理主体的责权,树立“服务”理念,管理重心下移,把握资源建设重点和方向,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同提高资源的效用,从多元的视角,为教师和学生营建更好的教学环境、制度环境和学术氛围,使办学条件资源和管理资源充分发挥支撑、服务和保障大学本体功能的作用,构筑学生、教师、课程、专业和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

五、结语及讨论

本研究基于本体论视角,以大学本体构成要素假设作为问题的出发点,由本体论这一哲学问题推演到资源配置这一经济学问题,研究使我们得到以下启示:第一,大学本体是由教师、学生、课程、专业和学科等5大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是我们可以感知的客观的、实在的存在,而何以存在的本质是“育人育才”。我们描述大学本体时没有使用“高深知识”这一深奥的、抽象的概念,认为实体化表述更有助于人们对大学本体的理解,有着积极的实践价值。实体与本质是不可分离的,“本质”与“本体”是相联系、相呼应的,基于此,我们对大学“本质”的理解才能更深入。第二,我们将大学本体的属性划分为学术性、文化性和开放性等,仅仅是出于理论研究的需要,而现实中属性往往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或不可分的,如我们所广泛讨论的“大学文化”,实质上包含着学术性、文化性和开放性等属性,属性的相互融合则彰显着大学的“文化”特色。本质是关于事物是其所是又归其所归的抽象概念,而属性是本质的下位概念,“本质”可以通过“属性”来表述,而属性又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等。我们认为大学的本质属性有学术性、文化性和开放性等,其他属性应归属于衍生或非本质属性。第三,回归大学的“根本”、“本源”,关键就是要知晓何为大学的“根本”、“本源”,而它应是非抽象的,是可感知的实在的存在,在实践中能够找到有效的抓手。从管理学角度,我们将大学内部资源划分为大学本体资源、办学条件资源、营运管理资源,认为大学本体资源是大学最根本的资源,其资源状况决定着一所大学的资源禀赋,也是一所大学竞争力的内生来源,而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学资源禀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大学本体”上。理性认识大学内部的资源形态,系统梳理大学内各个资源要素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从思想观念上增强大学本体意识,确立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筑牢“以教学为中心”的地位,围绕着“大学本体”来确定资源配置规范、标准,促使高校行政管理者换位思考,重新考察和评价现有的教育理念、体制机制、管理制度、培养目标、质量体系等,凝练资源建设重点和方向,将有限的、可调动的资源真正聚焦于“大学本体”之上,激发大学本体的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1]房敏,傅树京.西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演变的本体论差异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25-27.

[2]谢维营,张丽英.本体论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4.

[3]舒也.本体论的价值之维[J].浙江社会科学,2006,(3):125-133.

[4]陈学明,姜国敏.何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角度看[J].哲学研究,2015,(3):11-17.

[5]澜清.从分类到本体论承诺[J].思想战线,2005,(3):60-64.

[6]袁广林.大学学术共同体:特征与价值[J].高教探索,2011,(1):12-15.

[7]张灵犀,谢继荣.大学更新了什么:基于忒修斯悖论的大学本体论[J].现代教育科学,2014,(5):37-39.

[8]王爱民.关于大学社会职能演变、异化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5,(5):50-54.

[9]张原,张书芳.高深学问是大学课程的根本特征[J].课程教育研究,2013,(6):74-75.

[10]林杰,苏永建.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特殊性的来源[J].高等教育研究,2015,(12):23-25.

[11]唐玉光,潘奇.大学学术组织变革的学科逻辑[J].教育发展研究,2010,(19):8-11.

[12]唐世纲.大学文化进化的内在机制[J].现代教育管理,2013,(8):17-21.

[13]马陆亭.开放是大学的本质属性[J].辽宁教育研究,2008,(4):6-9.

[14]彭文博,李炳军,等.基于大学本体的资源分类与优化配置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6,(2):24-29.

(责任编辑:徐治中;责任校对:于翔)

The Exploration of University Ontology Based on Ontology

PENG Wenbo,LI Bingjun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450002)

University ontology is the root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university,to clarify the connotation,the elements and the attributes of the university ontology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r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ity.At present,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ity ontology is ambiguous in academia,the concepts of“essence”and“noumenon”are confused.The university ontology as an objective reality,which is composed of five elements,such as teachers,students,courses,majors and subjects,with academic,cultural and open nature of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In university,around the university ontology to thind of the resources disposition,which can provide a new way for th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management practice.

Ontology;university ontology;university culture

G640

A

1674-5485(2016)09-0007-06

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多校区环境下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机制研究”(2012SJGLX101)。

彭文博(1957-),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农业大学现代实验技术管理中心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李炳军(1968-),男,河南泌阳人,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灰色理论及系统理论、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本体论本体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眼睛是“本体”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超学科”来啦
基于本体的机械产品工艺知识表示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