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教育的意蕴、境界与路向

2016-03-05 14:47解德渤
大学教育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共享意蕴节约

摘要: 学术界针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展开深入反思,提出“循环教育”的重大命题。循环教育的表层涵义是对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其深层意味则是对传统教育中单向、线性思维方式的拒绝,对现代教育中环形、复杂思维方式的悦纳,从而它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实践方式。在层次结构上,循环教育包括从“节约型”到“共享型”再到“整合型”三重境界,其中“节约型”是循环教育的基本要求,“共享型”是循环教育的现实出路,“整合型”是循环教育的必然趋势与最高境界。循环教育为教育资源配置提供了实践框架,也为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发展方向。因此,循环教育不仅极大丰富了现代教育理念,也积极开拓了教育改革思路,它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循环教育;意蕴;境界;路向;节约;共享;整合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1-0107-05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办学成就。但不容乐观的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束缚着教育发展的整体步伐,同时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与社会公平的全面实现。为此,学术界不禁质问:如何才能更加合理、公平、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从而达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夙愿?施祖美教授借鉴循环经济理论,率先提出“循环教育”的重大命题,从正面回答了这一教育难题[1]。但循环教育意味着什么、其层次结构如何、它的未来路向怎样,这些基本理论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可以说,循环教育不仅是一种推崇“教育生态”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推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行动[2]。这种行动力量折射出未来教育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向。

一、循环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

许多学科都将“循环”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并赋予其相应的学科意义。在自然地理中,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循环和大洋循环,以维持全球的热量平衡;从生命科学角度看,人体内部存在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以及组织液循环,以保障人体的物质平衡与能量平衡;从经济学意义上说,人类为应对经济增长与环境危机之间的矛盾,富有创见地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3]。就此来看,“循环”无处不在,且是自然环境、生物群落乃至人类社会的重要生存方式。那么,教育学视角下的“循环”究竟意味着什么?

毋庸讳言,循环教育是以生态哲学为理论基础,以经济循环为理论参照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理论[4]。生态哲学可以解释办学经费、教学器材以及校园设施等有形教育资源循环再利用的内在机理,却无法阐明循环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根本规律。循环经济可以为循环教育提供“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思路,但难以揭示教育实践中以知识为核心的信息循环与价值循环的根本机制。显然,循环教育并不是生态哲学与循环经济的简单移植,也非循环理论与教育主题的简单叠加,而是循环理念与教育规律深度融合的理论产物。

这说明,循环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循环系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是由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教育资源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育活动不是以物质运动为中心,而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社会活动。人才培养的长期性与复杂性消解了闭路循环存在的可能,使得“循环”作为一种理念内嵌于教育活动之中。进一步分析可知,经费、设施、设备等有形教育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其能量或价值处于维持或减损的状态,而人才、知识、制度、文化、声誉等无形教育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其价值可以实现保值甚至是增值。前者是经济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而后者集中映射出循环教育的特殊意味。也就是说,循环教育的立论基础是教育规律,其基本含义在于物质循环,其核心意涵是信息循环与价值循环。

在传统话语体系中,人们对循环教育缺少应有关注,似乎教育活动不需要也不应该计较办学成本,这使得“输入—输出”的单向思维大行其道。教学器材的使用成为“投入—报废”的过程,知识传授被简化为“教师—学生”的过程,科学研究被异化为“研究—发表”的过程。这种单向、线性的教育发展理念投射到教育实践中便出现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创新人才培养困境重重等难题。因此,循环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拒绝,它以其独特的环形或非线性的思维方式,从教育观、知识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以及评价观等方面对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整体性变革,如表1所示:

与其他循环系统相比,循环教育意味着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还意味着教育信息与教育价值的增值化,更意味着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倘若忽视教育规律,循环教育不过是循环经济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变种而已,这种变种是对教育规律的践踏以及教育实践的戕害。与传统教育相比,循环教育是一种创新性教育,它表征着教育发展理念从单向到环形、从线性到复杂的思维转向。这种转向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与社会发展趋势而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抉择。

进一步追问,循环教育是在何种空间范围实施?这种实施思路背后蕴含着何种理念?我们根据辐射范围将教育循环分为学校内部小循环、社区中循环与社会大循环。不同的循环空间蕴含着不同的教育循环理念,即循环教育包括三大空间、三重境界。

二、循环教育的第一重境界:节约型

教育组织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消耗系统,其容纳的师生人数惊人、吸纳了巨额的办学经费、占有大量的土地资源等。随着“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社会各方都在努力保护、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实现生态文明的世纪夙愿。资源节约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公共使命。那么,教育组织理应肩负起不容推卸的社会职责,从而建设节约型校园成为教育界的共同呼声[5]。因此,教育内部系统有理由、有责任坚持“合理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教育资源的原则,践行“节约型”循环教育理念。这是低碳经济模式在教育领域的一种回音,也是循环教育最基本的层次,即第一重境界。

在这个层面,各级各类学校应该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制度措施在节水、节电、节材等项目上兑现节能减排的社会承诺。但许多学校都无法遏制自我膨胀的欲望或冲动,拼命“圈地”、疯狂盖楼。多校区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常态”。大学扩张就意味着实力的增强?实事求是地讲,不断扩建校区本身就令人存疑,各学校因为大学排名、生源大战而竞相刮起的“奢侈风”、“排场风”、“攀比风”更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前几年,大学动辄花费数百万建豪华校门的事件不仅让人费解更令人心痛。试问,大学究竟应该如何配置教育资源,教育活动的价值理性何在?显然,这些都是大学理性严重失范的表现[6],也是大学自觉精神迷失的结果[7]。上述事例均折射出当前不良的教育生态,这是政治诉求与经济利益驱动的产物,或是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恶果。endprint

不可思议的是,高校利用国家专项资金购置了大批实验器材、教学设备等却从未启用甚至从未开封的现象并不新鲜。更引人关注的是,传统教育是在经济逻辑支配下按照统一化、标准化的模式来塑造学生,这是对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与摧残,创新教育的呼声因之日渐高涨。这表明,目前教育领域中的资源浪费现象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境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理想目标难以实现。在教育现实中,教材循环使用、实验器材循环利用、闲置校舍改造运营以及师资循环流动等措施,这些都是依循“厉行资源节约,促进物质循环”的思路来推行循环教育的,为教育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基本途径。

可以说,循环教育所倡导的建设节约型校园是积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抉择,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循环教育强调的“资源节约”的前提是什么?这是教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从教育基本规律分析,教育的外部规律制约着内部规律,外部规律必须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8]。换言之,教育的外部规律必须以内部规律为前提。如果失去这一根本前提,一切教育资源节约都显得毫无意义。也就是说,教育资源配置应该置于人才培养的整体框架下进行思维,而非单纯地适应经济逻辑或者政治逻辑。这就意味着,学校财务处、基建处以及后勤集团等部门需要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方面配置较为充足的教育资源,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与知识发展等目标的实现。在满足教学条件的情况下,在保障人才培养的前提下,节约教育资源是正当的,也是必要的。忽视这一前提,教育资源的“减量化”不仅不会降低办学成本,反而会戕害教育的核心使命。因此,循环教育需要教育规律的理论指导与教育活动的实践智慧,而非不惜一切代价的“节衣缩食”。

三、循环教育的第二重境界:共享型

与“节约型”循环教育相比,“共享型”循环教育通过升级资源利用手段,获得更为重大的教育意义。从循环空间来说,“节约型”循环教育是一种教育内循环系统,“共享型”循环教育扩展了其实施空间,包括教育内循环与社区中循环;就循环内容而言,“节约型”循环教育侧重实在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共享型”循环教育除此之外还包含借助于网络平台的虚拟资源的高效使用;从循环动力来讲,“节约型”循环教育主要是一种物质循环机制,而“共享型”循环教育更强调通过信息循环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就此来说,“共享型”处于循环教育结构的更高层次,属于第二重境界。

学校与其他学校、社区组织的外部联系是循环教育共享理念的延展空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的典型模式是“大学城”与“学校联盟”两种。像北京东方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广东深圳大学城以及福建福州大学城等属于区域性的“大学城”资源共享模式。美国的常青藤联盟、英国的教育联盟以及我国的九校联盟、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等均是跨区域的“学校联盟”资源共享模式。这两种方式都有助于实现图书互借、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生互访、师资共用等知识信息的校际共享。但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说,“大学城”的资源共享模式面临着治理能力的压力与治理体系的困惑[9]。从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共享关系看,学校主要是开放体育设施、图书馆等部分教育资源来满足社区需要,而社区中的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等机构则面向学生开展一些公益性教育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当前开放办学的主流趋势,有助于加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关系,赢得当地社会对学校办学的大力支持,但学校与社区之间资源共享关系并不深入。因此,教育的外部共享机制如何长久地维系下去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问题。

学校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理念具有核心价值。如果学校内部系统都难以实现资源共享的话,那么学校与外部组织的资源共享无非是一些应景之作。教育基本规律告诉我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是教育活动的根本使命。以此推理,学生应该是教育内部循环系统的主要参与者,更是不同学科教育资源的最大受益者。跨学科人才培养作为一场教育改革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从根本上说,这股潮流不仅契合了教育的共享理念,也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10]。但如今院系之间森严的学术壁垒阻隔了课程资源与学术资源的共享渠道,从而导致学生囿于本学科的视野局限,难以实现不同学科间的视域融合。学校内部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难题逐步凸显出来。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以“慕课”(MOOC)、“私播课”(SPOC)以及“优课”(UOOC)等为代表的在线课程将“E-learning”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11]。它们以多元、开放、免费、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特点而备受瞩目,同时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大大拓展了资源共享的时空范围,为实现终身学习的宏伟目标有效搭建了技术平台。更重要的是,积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院系之间、学校之间乃至学校与社区之间沟通渠道不畅都映射出学校在治理主体的利益协调方面处理不当。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与维系往往是利益相关者反复博弈之后形成的相对平衡状态,这种状态一旦被打破,教育共享机制也就难以为继。如此而言,教育信息化与治理现代化是解决教育共享机制难题的重要方法,但具体方式仍需进一步探索。

四、循环教育的第三重境界:整合型

未来教育发展最激动人心的趋势就是教育资源的结构化整合。“整合型”循环教育是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在教育领域中的成功运用,它是通过各种有效的组织方式和协调手段,将教育系统内部彼此相关但又相互分离的人员、职能、信息等有机地统合在一起,或把教育系统外部既参与教育治理又拥有相对独立利益诉求的其他学校组织、社区平台以及社会力量等统合成一个巨大能量系统的活动过程。相比于“共享型”循环教育,“整合型”循环教育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为深刻的教育价值。从循环空间看,循环教育通过资源整合机制进一步实现了实施空间的拓展,从教育内循环到社区中循环再到社会大循环。在教育价值方面,“整合型”循环教育更加体现了以教育价值为核心的资源整合功能,这是教育活动应有的大视野,也是教育学科未来发展的重大方向,更是人类重要的实践方式。因此,我们将其称为循环教育的第三重境界。endprint

教育资源整合机制也必须要遵循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这是由循环教育的立论基础所规定的。这一基本规定性所隐含的潜台词就是,教育资源整合的前置性条件就是教育价值的优先性与最大化。就内部整合机制而言,教育系统内部相关利益主体各自为营,从而造成教育资源重复开发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学生处与团委开展的学生活动雷同,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12]。再如,目前许多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申报科研项目上却屡屡受挫,这种“单打独斗”式的研究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这说明,“整合”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词,建立并完善教育内部的资源整合机制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学校通过内部管理体制变革进行职能整合,同时实行“项目制”管理,以突破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阵或互相推诿的弊病,进而促进教育资源的结构统合与优化。

就外部整合机制来说,教育系统与国家、市场等系统的资源整合,既令人向往又不免让人担忧。之所以令人向往,因为有效的资源整合是教育系统开放姿态的重要体现,同时可以为教育系统注入活力。但潜在危险是,如果资源整合丧失了教育的核心意义,那么教育系统就会沦为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的整合对象。也许这是教育资源整合最大的不幸,也是教育发展的一大败笔。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Burton R. Clark)对此做过严厉批判,他认为将高等教育系统整合机制分为“国家型”(苏联)、“准国家型”(英国)、“不完全市场型”(日本)和“市场型”(美国)四种方式值得商榷,这种讨论受到经济合理性以及权力合法性的损害,而忽视了教育现实及其教育价值[13]。所以,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强调以教育价值为核心的协同理念[14]。当前开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与智库建设都是“整合型”循环教育的典型。因此,“整合型”循环教育以教育价值为主线将各种社会资源有机整合为具有教育意义的、相对开放的循环系统,它有助于推动教育系统与家庭、社区、市场乃至国家等资源的结构优化。

五、循环教育的未来路向

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具有特殊意蕴的文化生态系统,它折射出人才培养过程中浓郁的教育规律与文化属性[15]。从外部层次结构看,循环教育通过上述三种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从内部价值诉求看,循环教育始终是以人才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资源只是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重要媒介。具体来说,“节约型”循环教育遵循“减量化”原则,强调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意在将有限的教育资源真正用于人才培养环节,这是循环教育的基本方向;“共享型”循环教育遵循“互惠性”原则,倡导优质教育资源的互利共赢,着力搭建优秀人才的成长平台,这是循环教育的现实出路;“整合型”循环教育遵循“系统性”原则,推崇优质教育资源的结构性统合、优化,旨在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适宜环境,这也是循环教育的必然趋势与最高境界。由此来看,循环教育是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也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方式,更是构建学习化社会、实现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它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本文得到厦门大学潘懋元先生的悉心指导,特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施祖美.循环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7.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5.

[3]何尧军,单胜道.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

[4]刘贵华.生态哲学与大学教育思想变革[J].高教探索,2001(3):20.

[5]许立冬,王艳.节约型校园建设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21):55-56.

[6]张学文.大学理性失范:概念、表现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6):21-30.

[7]胡弼成,李斌.论自觉的大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1):35-38.

[8]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3.

[9]马陆亭.深圳大学城发展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管理,2012(5):5.

[10]陈涛.跨学科教育:一场静悄悄的大学变革[J].江苏高教,2013(4):63.

[11]解德渤,王洪才.“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J].江苏高教,2015(3):71.

[12]王洪才,解德渤.中国通识教育20年:进展、困境与出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25.

[13][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96.

[14]陈桂香.高校、政府、企业联动耦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分析——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5(1):42.

[15]胡弼成.教育:文化生态的龙头[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4.

The Meaning, Realm and Direction of Circle Education

XIE De-bo

Abstract: Continuous exploration has been made in academia that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 resources is not balanced, and the waste of education resource is widespread. On this background, the important proposition of circle education is put forward. The surface meaning of circle education is the efficient use of education resources. However, its deep meaning is a refusal to unidirectional and linear thinking way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a hug with circular and complex thinking ways of modern education. Circle education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practice way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On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circle education internally express triple realm from saving to sharing and to integration. Specifically, the “saving”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cycle education, the “sharing” is the reality way of cycle educ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and the highest realm of cycle education. Cycle education provides a practical framework for educatio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ultivating creative talents. Therefore, cycle education is not only greatly enriches the modern education idea, but also actively explores the way of education reform. It will become an indicator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future.

Key words: Cycle education; meaning; realm; direction; saving; sharing; integration

(责任编辑 陈剑光)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享意蕴节约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节约
这样的节约要不得
节约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