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中华水伦理价值体系构建路径

2016-03-06 15:47万军玲
关键词:水事价值体系伦理

万军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水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中华水伦理价值体系构建路径

万军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水伦理关注不同水事工作背后的基础性伦理议题。在中国当代水伦理研究逐渐起步的学术背景下,应该在明确水伦理建设主体、主题和方式的基础上,吸收中国古代水伦理精华,借鉴西方水伦理优点,尽快构建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当代水伦理价值体系,以更好地为包括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治理等在内的整个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伦理指导和政策依据。

水伦理;中华水伦理价值体系;水生态文明建设

一、当代水伦理建设兴起的学术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泉、生态之基础和生产之要素。随着全球水危机的加剧,许多围绕人类各项水事活动的伦理问题也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这些问题包括:如何避免共有权悲剧使所有水资源都得到有效保护?*共有权是指淡水、空气和海洋等对所有人生存都具有基础性作用的资源应该对所有人都开放,归所有人和单位共有。共有权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是环保主义者在20世纪60年代创造的一个术语。虽然水资源每个人都在利用,但没有人对这种资源的保护负全责。因此当个人或单位排出的污染物影响到他人对安全、干净饮用水的获取时,一个水共有权悲剧就发生了。如何使全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所有人的水人权都得到充分保障?*水人权是指所有人都应该享有足够用水的权利。如何将某个特定的水体在与之关系密切的不同居民间合理分配?如何将有限的水资源在生态、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等功用中做出合理分配?如何将跨界水资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做出合理分配?这类问题的讨论最先出现在生态伦理、环境伦理和应用伦理领域,目前已经逐渐发展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伦理学研究分支[1]50。当代水伦理研究源于西方,由于水伦理在各项水事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和组织也在水伦理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国际组织尝试通过制定国际《水伦理宪章》等途径为全球水事工作、特别是那些通过当前国际水法难以处理的问题,提供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2]。我国学者在介绍、引进西方水伦理成果的基础上,也逐渐开始了本土的研究[3-4]。当前我国水伦理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引起水生态文明建设科研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5]。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应该“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化提供更好的伦理指导和决策依据。从上述指导思想出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正在推进《水伦理宪章》研制工作的背景下[6],我国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尽快构建起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水伦理价值体系,以更好地实现水利部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各项目标。水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应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以中国传统水伦理为基础,吸收西方水伦理研究中的合理之处,结合我国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治理等水事工作领域的核心问题,系统地调研整个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要求,具体分析中国水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路径,不断推动相关工作进展[7]。

二、中华水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路径

在当前中国水伦理研究逐渐起步的学术背景下,要想在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尽快构建起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水伦理价值体系,至少需要回答以下三个基本问题,即:谁来做?做什么?如何做?这三个问题清晰地呈现了水伦理建设的主体、主题和方式。

(一)水伦理建设的主体

“谁来做”的问题主要是明确水伦理建设的主体是谁。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不同层面来回答。

首先,任何伦理观念的主体都是广大人民。每个人都既是伦理原则的感知者,又是相关活动的参与者,同时扮演着伦理观念传播者的角色。水伦理也不例外。作为一种生产、生活必需品,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都对水有着自身与之亲密接触基础之上的独特认识。个体在这种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水观念构成了水伦理价值体系的实践基础。水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水作为一种公有权产品应如何在不同利益群体中合理分配?应该如何保护水资源?广大人民群众对此类问题的回答是他们水伦理观念最直接的体现。其正确水伦理观念的确立和提升是一切水伦理建设活动的基础。

其次,水伦理建设工作的深化还需要专家学者和其他相关从业人员从理论层面对上述观念进行系统地梳理,以进一步提升水伦理基本原则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在人类现实需求和长远需要之间做出均衡。就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水伦理教研方面的从业人员以水利行业及各级水利院校的教职工为主。另外,各类非政府机构特别是与水相关的很多非政府组织也在水伦理的教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最后,除了学界和民间的自发工作外,水伦理建设工作的深化还需要政府积极承担起顶层设计和推广宣传的责任。近年来,党和政府在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和弘扬社会正能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应以此为基础,积极推进中华水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将其建设成为水利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学术支撑和理论基础。黄河水利委员会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其2007年推出的七卷本河流伦理丛书对我国黄河治理乃至整个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完善提供了很好的伦理支撑[8]2。相关专业部门应该努力学习其在水伦理建设方面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大力推动水伦理建设工作的进展。

(二)水伦理建设的主题

“做什么”的问题主要是明确水伦理建设工作的内容。概括而言,水伦理建设是指夯实和强化水事工作层面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支撑。具体说来,需要依据国内外当前水伦理教研现状及发展方向,勾勒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设规划。以古今中外水伦理成果为鉴,我国当前的水伦理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 发掘中国传统水伦理精华

这既包括中华民族在用水、治水和管水等方面的文化传统和经验,还包括中国古圣先贤和历代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水事活动的理性反思[9]。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倡导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传统,这与当代水伦理研究者提出的以水为本及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相通的。这些传统水伦理观念的发掘、重新诠释乃至走出国门,必将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当代全球水伦理研究的深化和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贡献[10]。

2. 吸收西方水伦理优秀成果

西方学者在水伦理研究的理论及实践层面成果显著。在人类基本水人权和全球气候变化对淡水资源的影响等主题方面,西方学者较早开展了系统研究。有些成果已成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起草和出台相关文件时的重要参考。

3. 比较中西水伦理异同

国内学者在中国传统水伦理的发掘和重新阐释、河流伦理的理论构建及实际应用和水伦理的哲学基础及理论思辨层面做了大量工作,而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学者则更加关注人类的普遍性水人权、全球水危机和国际水治理等主题。中西水伦理研究具有较大互补性,对比研究有助于推进我国水伦理研究的深化[7]。

4. 构建中华水伦理价值体系

与法学和管理学等学科所提出的各种规律相比,伦理原则是人类社会生活需要遵循的最基本底线。其在体现人类众多相似价值观念的同时,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异。因此,作为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我们应该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水伦理价值体系。这不但可以为中国水事活动提供伦理支撑和理论指导,而且也能够为全球水伦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做出贡献。

5. 深化水伦理观念的交流传播

伦理道德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要想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使其得到广泛传播,要深入每个社会团体、每个社会阶层乃至每个公民的心中[11]。与其他伦理主题相比,当前中外水伦理的传播均处在摸索、探索阶段。比较而言,在水利部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国内目前很多水利院校在包括水伦理在内的水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成果突出;美国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则从自身文化教育传统出发,开发了与其国民课程教学要求相适应的中小学水情教育指南,就普遍性水人权、原居民水权利和全球水危机等主题开展了系统教育[12-13]。包括水伦理在内的文化交流活动有助于双方相互借鉴,优化各自在解决水危机和保障水人权等全球性水问题方面的教育效果。

(三)水伦理建设的方式

“怎么做”的问题主要是明确中国水伦理建设的方式。如何通过多方面努力有力推进水伦理建设各项工作的进展呢?从其建设现状及发展要求出发,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 引导更多学者加入到水伦理研究中,为水利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伦理指导

水利部2011年出台的《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要在“十二五”期间培养1 000名水文化骨干。相关工作的深化需要在“十三五”期间培养和引导更多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学者投入到包括水伦理研究在内的水文化建设工作中。相关人员应该积极梳理中华水伦理文化传统,分析中国当代水伦理实践基础,构建中华水伦理价值体系,用水伦理指导水利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全民水生态文明素养,为全体公民尽快树立以人水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水观念做出贡献。

2. 外译中国水伦理研究精品,做好水文化方面的外宣工作

国内目前的水伦理教研主体是水利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熟悉西方文化且能够用英语写作的学者有限。而作为新兴交叉研究课题,哲学界和外语学界尚无太多学者关注这个领域。这是造成我国当前水伦理领域国际学术交流落后于水伦理整体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重要表现就是中西水伦理的平行发展。例如中国在河流伦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其影响主要在国内;西方借助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水伦理宪章》的制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中国学者却鲜见参与其中[7]。因此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引导更多其他领域学者参与到水伦理教研工作中,做好我国水伦理研究方面的外宣工作。其具体推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首先是对上善若水之类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及相关著作的外译推广;其次是外译推广对当代中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积极支撑作用的水伦理文献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关重要论述;最后是对中国当代在河流伦理等主题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外译推广。

3. 引进国外水伦理学术成果,了解国外学界研究进展

西方学者在当代水伦理研究的兴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在水伦理建设中要通过翻译、编译和介绍等手段,积极吸收西方学界的研究成果。在对国外水伦理成果的借鉴中,可以遵循三条主线:首先以联合国的水伦理工作为核心,引进联合国相关机构出台的重要文献,如其围绕水人权所通过的一系列决议[14];其次选取那些对联合国水伦理工作起到理论支撑的学术成果,如国际水文计划等机构推出的《水和伦理学》系列丛书[15];最后选取那些对当代西方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和水政策决策等水事活动起到影响作用的学术著作,如劳特利奇出版公司2013年推出的《水伦理:用价值的方法解决水危机》等[2]。

三、构建以中华文化为特色的水伦理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构建中华水伦理价值体系,服务中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在明确水伦理建设主体、主题和方式的基础上,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水伦理价值观念的发掘、梳理、研究和构建工作,为包括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治理等核心水事工作在内的中国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伦理指导。在当前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处在关键阶段的现实背景下,提出构建以中华文化为特色的水伦理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理论层面拓展了伦理学研究的范畴,丰富了水文化研究的内容;其次在实践层面完善了水利实务的政策依据,强化了水事工作的伦理指导;最后在教育传播层面,刻画了水文化素养的伦理维度,明确了水情教育的价值导向。

[1] FELDMAN, LEWIS.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Search of an Environmental Ethics[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1.

[2] 楚行军.西方水伦理研究新进展:《水伦理:用价值的方法解决水危机》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15(2):155-159.

[3] 哈桑. 建立全球“水伦理”刻不容缓[J]. 科技潮, 1999(9):99-100.

[4] 曹顺仙. 当代中国水伦理的理论形态与研究领域[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24.

[5] 曹顺仙,张晓琴.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水伦理[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5-24.

[6] 楚行军.国际《水伦理宪章》研制的进展与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4):108-112.

[7] 王清义.中西当代水伦理比较及其对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3.

[8] 候全亮.河流伦理丛书[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9] 王琳. 毛泽东水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太原:山西大学,2012.

[10] 徐少锦. 大禹的治水道德及其重要影响[J].道德与文明,2008(5): 70-73.

[11] 楚行军. 新媒体对水文化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作用:从“水足迹”概念的传播谈起[J].文化学刊,2014(4):119-222.

[12] 楚行军. 澳大利亚小学生水教育评介:西方水教育系列研究之一[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2):138-141.

[13] 楚行军. 美国中小学水教育对我国水文化教育的启示:以“全球水教育项目”为例[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9):119-121.

[14] UN G A. The Human Right to Water and Sanitation[R]. Resolution adopted by the General Assembly. 2010.

[15] PRISCOLI, DELLI, DOOGE, et al. Water and Ethics: Overview[M]. Paris: UNESCO,2004.

[16] 安治民. 水伦理视野下的水资源保护研究[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3):119-122.

(责任编辑:王兰锋)

Developmental Path of Chinese Water Ethic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AN Junl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46, China)

Water ethics focus on the basic ethic issues behind various water affairs. A contemporary water value system characterizing in Chinese culture should be built as soon as possible, to provide a better ethic guideline and policy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ecological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hina which includes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many other stuffs. To better realize the aforementioned goal, the subject, the theme and the method of Chinese water ethic construction should be clarified, the ancient Chinese water ethic essence should be absorbed and the strong points of western water ethics should be learned.

water ethics; Chinese water ethic system;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2016-04-03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14AZD073);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水资源管理与水生态保护建设”(15IRTSTHN030);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西当代水伦理比较及其对我国水伦理管理的启示”( 2016-qn-124)

万军玲(1981—),女,河南西平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水资源管理和水伦理。

K928.4

A

1008—4444(2016)05—0005—04

猜你喜欢
水事价值体系伦理
半月水事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三晋重大水事报道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三晋重大水事报道
晋重大水事报道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