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因素与南北朝对抗

2016-03-06 15:47刘峰
关键词:魏军战事气候

刘峰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230039)



气候因素与南北朝对抗

刘峰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230039)

中国历史上气候对于战争的影响一直是历史学界关注的重点,其中南北朝时期又是战争频繁的历史阶段。在分析南北朝能够并立一百七十年的原因中,对于双方互相攻伐的具体战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此期间一些重要战事中的气候因素一直不曾引起学界的注意,例如气温、雨以及风等因素。因此,钩沉每场战事中的气候因素,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也许对理解南北朝并立的历史事实会有新的帮助。

气候因素; 南北朝; 战事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中诸多大分裂时期之一,南朝和北朝的对抗主要以战争的方式呈现。天时地利人和,一直是中国古代军事家极为重视的取胜之道,例如我国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在其《孙子兵法》中就说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1]1。其中“天”是指气候。因此,南北对抗的中心区即淮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的气候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战争的走向和结果。巧合的是,作为南北双方角力的淮河流域,其另一重身份恰好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交界处。

一、淮河流域的气候总体特点

战争与气候的关系同其所在战区的气候特点密不可分。南北朝对抗的主要战区即今淮河流域一带,位于中国东部地区,其范围大抵包括苏鲁豫皖鄂5省40个地级市,是中国七大流域之一,也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具有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春季时间短,冷暖多变,常伴有寒潮、大风、晚霜冻等极端天气;夏季时间长,高温潮湿,易涝易旱;秋季多秋高气爽,但也有秋旱、秋涝发生;冬季时间最长,寒冷干燥[2]27。总体上表现出冬春干旱少雨,夏秋闷热多雨,冷暖和早涝转变急剧的特点。

由于历史时期的气候实际上是以一种动态的形式存在的,根据竺可桢先生在《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观点,南北朝时期的淮河流域地区总体上比现今稍冷[3]。在竺可桢研究的基础上,气候学家经过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出这一时期中国东部气候相当于“小冰期”的寒冷期[4]。而淮河流域正是位于这一区位,由此可以肯定的说,南北朝之所以能够对抗和分立,与当时的气候因素有很大关系。当然,仅依据以上两个宏观上的结论是不够的,历史变迁往往需要从细微之处着眼,以具体战事为本,分析因果关系,才能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

二、气候因素对战事的影响

气候因素对于战事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战事开始前的计划、战事过程中的出兵、以及战事结束后的安营扎寨等几乎全部过程,皆对用兵者的预先谋划产生较大的偏差,而此种偏差,或多或少都对战争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笔者选取三种气候因素进行分析(气温、雨、风),也是考虑到这三种因素较为常见,且记录丰富,较为可信。虽然为了便于梳理,分为三个部分,但是在不少战事中,这三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不能刻意区分。

(一)气温与战事

在众多气候因素中,气温对战事的影响甚为关键。可分为两种情况,即严寒与酷暑。在南北朝战争对抗中,一般情况下,严寒对北朝有利,酷暑对南朝有利。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北朝将士常年在北方生活,对于寒冷天气耐受能力更强,且江淮地区水网密布,冬季易结冰,更适合大规模行军作战,相对来说南朝在冬季发动攻势可能战果不是很高。

北魏建国后,在与东胡、高车、匈奴、柔然等部族的战争中,实力日趋强大。特别是拓跋嗣即位,在一一击败环敌之后,仍不忘开疆拓土,对于南朝刘宋的河南地区,一直虎视眈眈。忌惮于宋主刘裕的军事才能,遂不敢大规模对宋作战。北魏泰常七年(公元422年)九月,刘裕病逝,魏主拓跋嗣乘机命大军南下,“假司空奚斤节,加晋兵大将军、行扬州刺史,使督宋兵将军、交州刺史周几、吴兵将军、广州刺史公孙表同入寇”[5]3748。魏谋士崔浩认为,宋军善于守城,不宜强攻,魏主不听,结果奚斤攻滑台(今河南滑县东)不克,请增兵支援,此为初战不利。在随后的战事中,叔孙建攻东阳城(今江苏境内)值得一提,“时天暑,魏军多疫”[5]3755。此战天气炎热,魏军中多患热疾,严重削弱了士兵的战斗力,而此时宋军将领檀道济正火速赶来,叔孙建只好退往滑台,使得战事毫无进展。檀道济虽顺利保住东阳,却因为粮草奇缺而不敢追击,若是趁魏军疾病横行一鼓作气,最后不至于刘宋尽失河南之地,也未可知。

笔者在梳理南北双方的战事时,发现北朝通常在秋冬之际发兵南下,此战虽是趁人之危,但也不得不考虑北魏的军事计划。秋冬之际,干旱少雨,适合大规模军事行动。再者,秋冬草木凋零,行军视野开阔。最后,秋高气爽,温度适宜,对士兵作战也较便利。以上三点,皆有利于北方游牧骑兵在战争中展现战斗力。所以在此时出征,是北魏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其虽有战略上的失误,但在战术上确有可取之处。

东阳一战,正值酷暑,魏军无法展开攻势,虽然取得最终的胜利,侵占了刘宋河南之地,然自身亦由于伤亡惨重,而不能继续南下。可以看出,此次战役从北魏出军到其中的一次小战事,除了双方将领的军事能力之外,气温的高低起伏也左右着战役的进展。

宋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志在收复河南失地,历经六年准备,遂于宋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开始,先后三次伐魏,史称“元嘉北伐”。而此时魏太武帝已破柔然,大体上统一北方,摆脱了三面作战的不利态势,能集中力量对付南朝,且拓跋焘志在“饮马长江”[6]198。

公元430年,“三月戊子,遣右将军到彦之北伐,水军入河”[7]78,文帝开始第一次北伐。到彦之从淮河入泗水,然泗水枯竭,水位不足,大军直到七月才到达须昌(今山东东平东),然后溯黄河而上,表面上顺风顺水,魏军望风而逃,势如破竹。诸将皆面露喜色,只有王仲德不以为然,“若河冰既合,将复南来,岂可不以为忧乎!”[5]3819。果不其然,待到冬季,天气转寒、河水结冰,魏军趁势渡河,一举击溃到彦之。宋军损失惨重,府库、兵器被洗劫一空。文帝急派檀道济北上,然大势已去,第一次北伐完全失利。这次北伐失败主将到彦之未曾根据气候状况,在天气寒冷之前做好准备,忽视气温在战争的作用,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七月,刘宋分兵三路大举进攻北魏。拓跋焘镇定自若,对手下将士说:“马今未肥,天时尚热,速出必无功……展至十月,吾无忧矣”[5]3948。魏主深知,在天气炎热出兵,不利于大军作战,在先期以守势,后发制人,遂至十月秋凉马肥之际渐渐转为攻势,乃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关于三次北伐的失败,扬州大学王永平将原因归结于宋文帝决断的失误、文帝军事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以及文帝人事安排的不足等,鲜有提及主要军事将领对于气候因素在具体战事中的运用方面的问题[8]。

正如在元嘉北伐中魏主拓跋焘的表现可以看出,魏主在初期宋军兵锋正盛时,主动避其锋芒,待天气转寒,时机成熟时再一举反攻,除了其高超的军事素养和能力以外,在战事上熟练运用气候因素也是其能够取得胜利的关键。而宋文帝不仅遥控全局限制了手下将领的灵活性,并且缺乏相关的天文气候知识,乃至一败再败。当然,并不能将元嘉北伐的失败完全归咎于气候因素,但是气温对于具体战事的作用是一目了然的,因此,文帝北伐的失败是可以预见的。

(二)雨与战事

在气候因素对战事的影响中,雨的作用不可忽略。特别是淮河流域雨水充沛,河道纵横,小则道路泥泞阻碍行军,大则洪水泛滥淹没河道,使战事朝着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

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北魏孝文帝借萧鸾篡位大举率兵伐齐,至次年三月,虽有胜利,但战局未有起色,相州刺史高闾上奏:“……大军既还,士心孤怯;夏水盛涨,救援甚难……天时尚热,雨水方降,愿陛下踵世祖之成规,旋辕返旆,经营洛邑……”[5]4378。尚书令陆睿也上表:“……又南土昏备,暑气郁蒸。师人经夏,必多疾病……沉雨炎阳,自成疠疫……”[5]4379。两人的章奏皆认为此战不合时宜,南方正值降水期,对己方作战不利。魏主采纳二人意见,班师北归。可以看出,魏主没有注重降水变化对于战事的不利局面,南下伐齐,劳师远征,结果失败,损耗国力,实为不智。

公元495年三月,“仇池镇都大将、梁州刺史拓跋英请以州兵会刘藻击汉中,魏主许之”[5]4382。北魏大将拓跋英为配合孝武帝拓跋宏进攻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之际,奉命与平南将军刘藻进攻南朝齐之汉中地区。正值春夏之交,雨水丰沛,“英入斜谷,会天大雨,士卒截竹贮米,执炬火于马上炊之”[5]4383。此战拓跋英之所以能够胜利,历来皆归因于智谋过人。但换个角度来说,当此季节,拓跋英明知天气对己方不利,依然驻军峡谷,战术上是否有待商榷呢?如果萧懿抓住时机,以精兵击之,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当然,对于南齐来说,雨量,也是一种阻碍,可以看出降水对双方的军事安排皆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南朝梁建国后,北魏不断侵扰,尤其在魏宣武帝元恪即位后,一再对南方用兵。景明四年(公元503年)三月,萧宝寅请兵伐梁,魏主允之。四月,遣任城王元澄及陈伯之攻钟离,八月,又派镇南将军元英进攻义阳(今河南信阳)。次年三月,魏军虽然在义阳方向取得胜利,“三月壬申,元英破衍将王僧炳于樊城。”[9]44,但在钟离方向却是梁胜魏败,“魏诏任城王澄,以‘四月淮水将涨,舟行无碍。南军得时,勿昧利以取后悔。’会大雨,淮水暴涨,澄引兵还寿阳。魏军还既狼狈,失亡四千馀人”[5]4537。此战魏方分兵两路,意图攻取钟离、义阳,不料因为雨水太大致淮河暴涨,从而阻碍元澄行军,并伤亡四千多人。如果此战元澄听取魏主建议,在四月淮河涨水之前急速行军,也不至伤亡惨重,或许能够取得一定的胜利。

梁武帝萧衍为对抗北魏以及收复失地,遂于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冬十月丙午,北伐,以中军将军、扬州刺史临川王宏都督北讨诸军事”[10]42。萧宏领军驻于洛口(今安徽境内青洛河与高塘湖入淮河之口)至次年九月,“己丑,夜,洛口暴风雨,军中惊,临川王宏与数骑逃去”[5]4565。因夜晚暴风雨乱作,军心不稳,萧宏竟弃数万大军而不顾,致使梁军大败,“死者近五万人”[5]4566。此战,历来被认为是梁武帝错用萧宏导致失败。从管理角度出发,梁武帝用人不当责无旁贷,但从气候因素角度出发,武帝没有考虑到暴雨对军心的负面影响,主将仅因天气不利就弃军而逃,由此可知,气候因素对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极大考验。

北魏和南朝梁的交战区域,正是位于雨水丰饶的淮河流域中心区,降雨频繁且量大是其特点,除此之外,一些偶然因素引发的诸如暴风雨、雷雨等也时有发生。关于雨对战事的作用,或影响军心,如导致萧宏逃跑、萧懿的失败;或遗失战机使战事徒劳无功,如元澄攻钟离的失败、孝武帝的南下等。

(三)风与战事

应当引起注意的另一个气候因素是风,淮河流域作为南北气候交界处,常伴有狂风、风暴等极端天气,自然对南北朝战事产生不可预判的影响。战斗中狂风暴作会严重阻碍兵士视线,除了对普通军士的身体素质有很大要求之外,战斗过程中携顺风之势,也能达到激励己方士兵、威慑敌方军士的效果。另外无论是己方或者敌方,在顺风时运用火攻,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齐建武二年(公元495年),魏军攻齐义阳一战值得一提,“黎明,城中望见援军至,萧诞遣长史王伯瑜出攻魏栅,因风纵火,衍等众军自外击之,魏不能支,解围去”[5]4376。齐将王伯瑜抓住顺风天气,采用火攻,击溃魏军,解救了义阳。此战可谓南齐方的经典胜利,不过所谓战机瞬息万变,很快魏军就扳回一局,在魏主北归途中,“齐人据渚邀断津路,魏主募能破中渚兵者以为直阁将军,军主代人奚康生应募,缚筏积柴,因风纵火,烧齐船舰,依烟直进,飞刀乱斫,中渚兵遂溃”[5]4379-4380。北魏方同样以顺风之势运用火攻清除南齐的阻碍,这两场战斗,军事将领皆熟练运用有利天气即风的运动规律,都将对方击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令人侧目。

发生于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三月的邵阳之役也是运用风的自然规律从而取得战事胜利的典型代表。魏军于邵阳洲(今安徽临淮县东北)两岸设立两座木桥,作为跨淮通道,梁将韦睿“以小船载草……风怒火盛……倏忽之间,桥栅尽坏……魏人大溃。元英见桥绝,脱身遁去。魏军趋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其余释甲稽颡,乞为囚奴,犹数十万。所获军实牛马,不可胜纪”[10]223。此战梁将韦睿充分运用天时地利,因风而用火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胜利,北魏则损失惨重,致使南梁将防线维持在淮河一线,基本安定了国内的统治局面。而此战严重动摇了北魏的统治基础,之后北魏内部矛盾激化,无暇南顾,再也没有往日驰骋江淮的雄风,连年南征又消耗了大量国力,从此一落千丈。

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三月,文宣帝遣“大都督萧轨等率众济江”[11]61,与徐嗣徽等率军攻梁,梁征西将军陈霸先领兵抵抗。至五月,“霸先拒嗣徽等于白城,适与周文育会。将战,风急,霸先曰:‘兵不逆风。‘文育曰:‘事急矣,何用古法!’抽槊上马先进,众军从之,风亦寻转,杀伤数百人”[5]5144。在两军即将交战之际,陈霸先认为梁军处逆风之际,不宜出兵,而梁将周文育不以为然,结果逆风转为顺风,因此将徐嗣徽击败。此间风之变幻莫测,导致战事也出现反转,令人称奇。无独有偶,发生在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五月至次年三月的沌口之战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皎自巴陵与周、梁水军顺流乘风而下,军势甚盛,战于沌口”[5]5270。华皎叛陈后,归附北周、后梁,随后又与两国水军攻陈,一路乘风顺流而下,在沌口(今湖北武汉汉阳西南,即古沌水入长江之口)与陈军交战。结果周、梁水军舰船皆被陈军击沉,因身处顺风,华皎欲纵火焚烧陈军战船,“西军又以舰载薪,因风纵火。俄而风转,自焚,西军大败”[5]5270。华皎本欲顺风纵火,不料突然之间风向转变,导致自焚,损失惨重,“皎单舸奔江陵,擒拓跋定,俘获万馀人,马四千馀匹,送京师”[12]47。这种偶然性的突发状况,在历史上也是多次出现,仅以此两次战事为例,都对之后历史进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直到次年三月,后梁军才击退陈军,梁帝得重回江陵,可见此战影响甚大。

三、结语

在南北朝时期一些较重大,甚至决定历史进程的战役中,气候因素例如气温、降雨、大风等,只要在不经意间稍稍改变战争的轨迹,都会对最后的成败产生影响。历来学界通常从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角度在去分析南北朝何以并立近一百七十年的原因,却很少或几乎没有重视过具体战事中气候因素对南北双方的影响。事实上,认真研究过南北朝历史的一些重要战争就会发现,几乎每场战争中的气候因素都不容忽视。

南北朝时期不管是南征抑或北伐,均是双方统治精英的智慧、国家经济基础、政权军事实力等一系列的对抗。北朝为了一统江南,对南朝侵扰不断,而南朝为了收复失地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讨伐,从宏观层面上来研究南北朝的全方位对抗,对于理解这段历史确实很有帮助,但是历史往往隐藏在细微之处,需要后人不断地去探寻。

[1] 孙武. 孙子兵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2] 陈广忠. 淮河传[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3]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 1972(1):15-38.

[4] 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东部温度变化[J].第四纪研究,2005(3):129-140.

[5] 司马光. 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6.

[6] 《战争简史》编写组.中国历代战争简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7] 沈约. 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 王永平. 论刘宋元嘉时期北伐失败之影响与原因[J].学习与探索, 2014(3):143-154.

[9] 魏收. 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 姚思廉. 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 李百药. 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2] 姚思廉. 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责任编辑:李晔)

Climate Factors of the Wars betwee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LIU Fe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9, China)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on war in China’s history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history.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is a stage of frequent war. The cause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existing simultaneously in 170 years, specific war research for both partie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ile some important climate factors in the war has not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a, such as temperature, rain and wind.Therefore, to research the climate factors involved in every war can help us understand the history better, and the co-existing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climate factors,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e war

2016-04-14

刘峰(1992—),男,安徽肥西人,安徽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

K239

A

1008—4444(2016)05—0157—04

猜你喜欢
魏军战事气候
木兰从军
中国最早记载的一场战事竟因盐而起
三国漫——真假魏军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援越抗美战事回忆点滴
苦孩子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红珠记》剧照
秦淮河水冷,战事几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