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骨伤科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

2016-03-07 10:01廖冬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8期
关键词:骨伤科换药合格率

廖冬梅

护理风险管理在骨伤科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

廖冬梅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骨伤科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11月收治的风险管理实施前患者为实施前组(265例),2013年12月~2014年3月收治的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为实施后组(276例);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细菌采样合格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组护理质量和细菌采样合格率优于实施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和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门诊换药室;风险识别;风险教育

风险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研究显示[1],风险管理可以显著的提高管理治疗,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为了提高骨伤科门诊换药室的管理质量,本院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骨伤科门诊换药室,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11月风险管理实施前的265例患者作为实施前组,男164例,女101例;平均年龄(35.4±5.7)岁。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3月的276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组,男169例,女107例;平均年龄(36.1±5.9)岁。两组患者均为骨外伤,具有正常的沟通交流能力。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将骨伤科门诊换药室3名护士组成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其中组长1名(由主管护师担任),成员2名。护理管理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收集分析以往护理风险事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并依据程序开展相关工作。

1.2.2护理风险识别与评估 通过对过往护理风险事件的分析发现,骨伤科换药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护士方面: 护士沟通能力不足,换药前缺乏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护士风险意识薄弱,换药前未履行风险告知义务,导致患者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不了解;换药操作不当;感染控制操作不力。②患者方面: 对康复期望值过高;与医护人员配合不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归咎于医护措施不当[2]。

1.2.3护理风险计划

1.2.3.1建立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根据骨伤科门诊换药室的特点,在院内骨科专家的协助下,完善护士工作职责,制定换药操作流程和考核检查制度,建立完善的危急处理预案等,让护理人员各项护理操作做到有章可循,并组织组内成员进行学习演练,确保做到人人知晓,并能够在换药实践中践行,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1.2.3.2做好对组内成员的风险教育 护士自身因素是护理风险事件产生的重要原因,加强对护理成员风险教育是防止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基础。实施前由组内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集中式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换药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注意点、护患沟通交流技巧、换药操作技巧、院内感染控制方案以及危急处理方案等,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自身技能,降低换药过程中的风险系数,保证护理安全。

1.2.3.3做好消毒隔离管理控制 合理布置换药室,做到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物品摆放合理,医护人员必须按区存取物品或药品;换药时,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换药室,避免交叉感染;换药所需物品必须经过严格灭菌处理,坚持一人一套一用一消毒;换药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换药前按标准洗手,换药时戴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换药室取下的绷带、辅料等集中存放,焚烧处理;每日下班前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换药室内所有物品和地面,晚上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定期进行采样监测,有效监督换药室消毒灭菌效果。

1.2.4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估与反馈 组内组长每周进行一次护理质量检查,1次/周,主要内容包括,护士护理操作技术、操作流程、沟通技巧、换药室消毒隔离管理状况、物品摆放及管理等等,如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改正,并进行小组全员会议,1次/月,总结当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月的整改措施。

1.3评价指标 评价实施前后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细菌采样合格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其中护理质量评分和细菌采样合格率1次/周,护理质量评分采用门诊外科护理质量评分量表进行测定,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后组护理质量和细菌采样合格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实施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施前后护理质量、细菌采样合格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s,n(%)]

表1 施前后护理质量、细菌采样合格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s,n(%)]

注:与实施前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质量(分) 细菌采样合格率 风险事件实施前组 265 85.35±6.74 242(91.32) 3(1.13)实施后组 276 96.72±5.98a272(98.55)a0b

3 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形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护士的责任心,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降低风险因素,目前广泛应用于众多医疗领域的管理工作中,并且也有学者开始探讨风险管理在门诊换药室的应用,显示实施风险管理后门诊换药室的护理安全得到了显著提升。本研究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骨伤科门诊换药室中,并且通过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护理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定护理风险计划以及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估与反馈四个步骤,加强了对换药室的风险管理,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实施后组护理质量、细菌采样合格率均优于实施前组(P<0.05),同时实施风险管理后的4个月(2013年12月~2014年3月)内没有发生任何风险事件,这都说明了护理风险管理在骨伤科门诊换药室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之,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和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余建蓉.浅谈门诊换药室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81-82.

[2]宋全荣.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4,20(9):75-7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227

2015-04-21]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外科

猜你喜欢
骨伤科换药合格率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骨伤科临床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的疗效分析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