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是生态美学前进的动力

2016-03-07 05:10曾繁仁
东岳论丛 2016年4期
关键词:存在论现象学康德



名家主持·生态美学研究

论辩是生态美学前进的动力

主持人语:2015年10月25—26日,由国际美学学会与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的空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论题之一是“生态美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空间”,本专题就是这一讨论的延续与发展。伯林特教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发起者,刊于本刊的文章就是他对本次会议的重要学术反映。刘毅青教授是本次会议的参加者,刊于本刊的这篇文章就是刘教授参加本次会议的论文,也是他大会发言的主要内容。

本专题的两篇文章涉及到生态美学当前所面临的学术论辩。其实,生态美学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激烈的论辩。论辩是一切学术发展的根本动力,当然也是生态美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本专题的两篇文章涉及到当前生态美学论辩的两个基本方面。其一是生态美学的外部方面,即生态美学的合法性与何以可能的问题,其二是生态美学内部方面,即生态美学的研究路径问题。

首先,对于生态美学之合法性进行质疑的学者不乏其人。主要原因是当前众多学者立足于认识论哲学立场,持实践论美学观,对“人类中心论”多有保留,由此认为对“人类中心论”持批判立场的生态美学难以成立。刘毅青教授的论文《作为美学转向的生态美学》就主要回答了这个问题。该文从美学的源头与转向说起,以康德美学的存在论本性与当代美学超越认识论走向存在论的必然性等方面论述了生态美学的合法性。众所周知,尽管“美”的问题早在古希腊就有讨论,但“美学”(aesthetica)出现却是近代,也就是1735年才由德国的鲍姆嘉登提出的,而真正给美学以科学阐释的则是康德。康德可以说是西方美学的蓄水池与通向美学之途的桥梁,将康德美学比作近代美学之源是没有问题的。康德在其著名的美学论著《判断力批判》中就高举批判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大旗,公开质疑传统认识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质疑现象界与物自体的二分对立;质疑美的认识本性,包括其感性认识本性。康德以判断力批判将以上理论加以“悬搁”,以经典的“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对传统的美的实体性加以解构,有力地论证了美的介于认识与道德之间的“桥梁”性质,并以“美是道德的象征”论证了美的存在论本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康德开创了西方现代现象学与存在论哲学与美学的先河。由此说明,当代生态美学对于传统认识论的超越,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继承康德学术遗产的成果。刘毅青教授的这一认识是具有启发性的。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认为康德的无功利的静观美学是一种否认自然审美的艺术美学,而没有认识到康德的“判断力”概念是一种悬搁人与自然对立的现象学并通向存在论哲学与美学。更为重要的是《判断力批判》一书的后半部分“目的的判断力批判”由主观的合目的性转向客观的合目的性,解构人与自然的对立,探讨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从而通向生态哲学与生态美学。非常重要的是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先天形式加上后天经验,这就为海德格尔的“此在与世界”之存在论在世模式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因为,康德所谓“先天形式”的巨大构成能力成为海氏“此在”的巨大阐释能力的先驱,而“后天经验”无疑成为海氏模式中的“世界”。这就说明,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海德格尔“此在与世界”之存在论在世模式的先驱。由此说明康德美学是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的重要根据与资源,这就是刘毅青教授文章中给与我们的启示。而从当代美学由认识论到存在论的转型来说,也说明生态美学的诞生是时代的需要与学术发展的需要。工业文明时代的结束与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充分证明,包括实践美学在内的传统认识论所标举的“工具中心”、“人类中心”与“人化自然”等等口号已经严重脱离时代要求,“人类中心”所造成的各种戕害已经成为令人痛恨的社会顽疾,而人与自然的共生所导致的美好生存成为人类追求的最重要目标。由此生态美学的产生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从康德美学的生态美学意蕴出发论证当代生态美学的产生发展是具有相当的说服力的。刘毅青教授的努力必将为生态美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关于生态美学发展路径的论辩,这是伯林特教授文章所着重讨论的问题。阿诺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是美国著名环境美学家,他以现象学为其哲学立场,提出著名的“自然之外无它物”与“参与美学”思想,影响重大。他此次刊于本刊的《关于生态美学的几个问题》一文,是从上世纪后期以来持续争论的论题的继续。在国际生态美学界,当然也包括环境美学学界,在如何发展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现象学存在论与分析美学认知论之间的论辩,伯林特教授在本文中与程相占教授的认知论生态美学进行论辩,其论辩的目标其实还是环境美学领域分析美学认知论的坚持者加拿大的卡尔松教授。从国际美学的视野来看,生态美学的产生有两条路径,一条是所谓“欧洲路径”,即是从1900年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提出为开端,到海德格尔1927年提出“此在与世界”之人与世界关系,1950年提出“天地神人四方游戏”等,是生态的美学的产生与发展,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都未明确提出“生态美学”之名称,但这种美学以现象学为哲学立场,批判人类中心论却是十分明显的;另一条路径即是所谓“美加路径”,以1966年美国美学家赫伯恩发表《当代美学及对自然美的遗忘》为其发端,直到加拿大美学家艾伦·卡尔松与芬兰美学家瑟帕玛相继出版著名的《环境美学》。这种环境美学以分析美学为其理论根基,以生态学知识为其武器,其主要内容是分析各种环境鉴赏模式,包括对象模式、景观模式、自然环境模式、参与模式、情感激发模式与神秘模式等。卡尔松以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为范例强调一种“将恰当的自然环境鉴赏与科学知识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模式:自然环境模式”。伯林特对此进行了自己的批评。他在发表于本刊的文章中指出,“本文的目的是倡导对科学在美学中的运用加以限定,质疑其作为具有普适性的诠释模型的大一统地位。这一提议是为了回应在运用科学的显著声望来解释审美方面已经形成影响力的一些做法。它针对的是卡尔松将科学认知主义自然审美的做法”。他更加明确地指出:“实际上,‘认知美学’这一概念是一个矛盾修辞法。这是因为,审美价值是以知觉为基础的,而认知价值是概念性的。正如康德告诉我们的,二者完全不同”。这里他所说的康德的话是“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使人愉快的”;又说,“没有关于美的科学,只有关于美的评判,也没有美的科学,只有美的艺术。因为关于美的科学,在它里面就须科学地,这就是通过证明来指出,某一物是否可以被认为美。那么,对于美的判断将不是鉴赏判断,如果它隶属于科学的话。至于一个科学,若作为科学而被认为是美的话,它将是一个怪物”。在康德看来,美是一种知觉经验,与理论形态的科学是有着明显差异的,两者的混淆就是美的丧失。

从我个人的学术立场来看,我是同意伯林特教授的现象学存在论观点的,我将生态美学名之为生态存在论美学,其原因是这种观点比较符合审美的特点,也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因为,现象学存在论美学观是20世纪以降,美学界反思工业革命时代工具理性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成果,是一种对于人类中心论的突破,符合生态文明时代到来的时代与历史的要求。同时,这种现象学存在论美学还与中国古代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海德格尔开始,其“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之说就借鉴了中国古代道家“域中有四大人为其一”的理论要素,是中西对话的成果。同时这种理论十分符合以“天人合一”为其文化追求的中国古代美学形态,它的研究有利于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将中国美学通过生态美学聚到进一步介绍到世界,发扬于当代。当然,认知论生态与环境美学是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的重要形态,目前仍然在发展当中,包含诸如分析美学等诸多重要成果,它的存在与发展,无疑同现象学存在论生态美学形成一种对话与交流的态势,有利于生态美学的丰富发展。本期专题刊载的两篇文章反映了这样的态势,希望发挥这样的效果,这是刊物也是我本人的热切期望。

[主持人简介]曾繁仁,男,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猜你喜欢
存在论现象学康德
人工智能的存在论意蕴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信用证下汇票存在论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艺术百家
如何安置现代性——马克思的政治存在论与海皑格尔的艺术存在论批判
对“如是我闻”的现象学诠释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对康德空间观的误解及诘难的澄清与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