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略思维全面推进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2016-03-07 08:18
关键词:战略思维青年人理想信念

肖 丹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以战略思维全面推进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肖丹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战略思维是一种纵览全局、驾驭整体、立足长远、追求总体性最优的思维方式。以战略思维全面推进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应进一步强化民族意识、阵地意识和共同体意识,使青年一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战略思维;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战略思维是一种纵览全局、驾驭整体、立足长远、追求总体性最优的思维方式。西方战略管理理论曾提出,“战略来源于共同信念,战略意图存在于所有行动者的集体看法之中。”[1]132真正科学理性的战略思维的形成,应是在共同理想信念的引领下,通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创造、前进的新陈代谢过程。马克思精辟地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的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75放眼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正以迅猛态势改变着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相互关系,深刻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的现在和未来。青年是影响国家现在与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强则国家强,只有赢得青年方能赢得未来。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尤其是“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化”这个基本事实和发展趋势,如何以战略思维全面推进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使其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既是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实践问题,值得全社会大力关注、深入探究。

一、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

战略作为概念古已有之,而战略思维则是一个21世纪才出现的新范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在此过程中,人们总是尝试从思维机理的层面探索与判断战略优劣的标准以及形成优良战略的程序和规则。无论是个体还是国家,如果具备战略思维,往往能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举一反三,运筹帷幄,最终取得全面胜利。概括起来,战略思维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全局性

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考查人类社会,把社会系统称作社会有机体,指出,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2]143。战略思维是一种站在全局高度去观察和处理社会大系统的各种问题,争取全局工作的主动和胜利的思维方式。全局,顾名思义则是指事物的整体和过程,是事物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的统一。全局利益是根本性利益,丢掉了全局就是丢掉了根本。因而,在事关全局的问题上,一定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挂一漏万,顾此失彼,摇摆不定、随波逐流,甚至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只能沦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而不能形成真正的战略思维。

(二)前瞻性

战略思维的前瞻性是指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复杂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洞悉信息的敏感性、认知鉴赏的敏锐性、思维进程的超前性维护大局、顺应大潮、把握大势,尤其善于挖掘对象的潜在性能力,反观历史、立足当下、着眼将来,摸索其发展规律从而更理性地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前瞻性是一种大视野、大襟怀,而非“小富即安”,只顾眼前利益,追求短期效应的状态。只有具备前瞻性的战略思维能力,才能见微知著,统筹兼顾,对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作出较为符合实际的判断,为下一步正确合理的决策提供基础。

(三)开放性

具备开放性战略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不故步自封、消极被动,能够突破眼前的狭隘视界,从多视角、多方位来看待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具有了相当程度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开放思维与创新思维是天然的共生一体。创新是一个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邓小平同志曾以战略家的视野极有创见地提出对外开放的思想。他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要赶上时代潮流,就要以开放的胸襟面向世界,努力赶上当代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步伐。历史的车轮没有止步,开放与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战略思维的开放性,就是要打破唯权威是从、唯经验是从的思维定式,勇于开拓,锐意进取,以开放的姿态与时代互动,与世界互动,与实践互动,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二、以战略思维推进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作为在全球化浪潮中奋勇搏击的当代中国,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早已深深的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全球化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极大拓展了人们的创新思维与开放意识。然而,在这一动态发展过程中,也充满着各种各样难以应对的矛盾与挑战。应该说,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带来的不只是掌声,也招来了很多猜疑甚至是敌视的声音。西方一些希望遏制中国发展和崛起的势力与我争夺青年的斗争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激烈。他们在我国青年人中不断加强渗透,制造思想混乱,积极培养“代理人”,妄图煽动“颜色革命”。

而从国内形势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矛盾、新情况又以各种样态出现在青年人面前。贫富分化、分配不公、官员腐败、不正当竞争、道德水准后退等诸多问题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动摇青年人的理想信念,使他们对自身和社会发展产生更多的迷茫与困惑。身处改革开放和高度信息化的大环境,当代青年的理想诉求呈现出“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等突出特点,“他们没有他们的前辈那样对远大目标的追求和为理想献身的政治热情,他们的理想信念呈现短期化的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危机。……明显的淡化政治,忽视长远目标的倾向,使他们的社会理想陷于具体的、眼前的利益中而难以升华。”[3]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种“慢”教育方式,需要经历相对较长的理解、认同和内化过程,其教育效果尤其是隐性效果的显现也将滞后。一旦不能对目前青年理想信念的不良状况葆有长远的战略意识,清醒的防范意识,居安思危,悬崖勒马,无疑将直接影响青年一代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理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战略课题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人才规划方略是一种辩证关系,二者共同统一于对青年人理想信念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邓小平同志也曾多次强调:“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4]190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一个民族和每一个青年个体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牢靠,革命和建设事业不可能有大的作为。

三、如何以战略思维全面推进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支柱,是一国安邦兴邦的基础,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指南,需要守护、弘扬、传承、践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何以战略思维全面推进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应进一步强化民族意识

习近平主席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结底是民族精神的栖居家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民族精神的支撑,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民族意识也需要以民族精神为基点,追根溯源、登高望远,全面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现实与愿景的辩证统一关系。

1.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凛然正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等,它们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其中,“五四”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由民主科学、开拓创新、刚健有为、求真务实精神贯穿始终,它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也唤醒了对青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沉睡意识。当下,对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教育应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着力抓住本根来培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量,铸牢精神支柱。同时,也应以发展的眼光引导青年人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实践品格,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激活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自觉将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理想统一起来,激发青年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改革大潮中继续发扬不畏艰险、自强自立、摒弃空谈、埋头苦干的民族精神,将自身打造锻炼成既有广博知识、健全身心,同时又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全面复合型人才。

2.坚持现实与愿景的统一。“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打好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攻坚战,也应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空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善于用战略眼光看问题,既立足当下,又放眼长远,在实现当前任务的同时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准备必要条件。不仅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的作用,而且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两条重要渠道,立足于青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道德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断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手段,全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青年人是胸怀大志、追求梦想的群体,对于青年一代,习近平主席寄予了无限希望。2013年“五四”青年节,他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曾语重心长地说道:“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个中国青年的梦。以战略思维全面推进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努力探寻个体理想与社会理想,职业理想与国家理想,现实理想与愿景理想有机结合的崭新教育模式,使青年人深刻体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在唯物辩证法“可能性与现实性”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明确为什么这样做、如何去做和怎样做得更好,进而激发每个青年人的行动欲望和创造激情,使遥远的理想愿景最终变成切近的现实。

(二)应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

历史无数次地证明,青年群体是引领社会前进的思想先锋,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倡导者、传播者、践履者,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寻找到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必须依靠能居安思危、心系天下、有理想、勇担当的先进群体。对青年一代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事关全局、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战略工程,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以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占领战略制高点,直接决定着国家和个人的发展趋势和走向。

其一,牢固占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阵地,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坚实的认识论基础与科学的思维方式。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汲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4]382-383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据,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使青年人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么来的、将往何处去,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奋斗史中处于怎样的历史地位、担负着怎样的历史责任、要沿着怎样的历史轨迹前行。与世界上其他事业一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前进的道路一定充满荆棘坎坷。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应特别注意讲授清楚社会主义的曲折性与前进性,引导青年人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进一步明确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其二,高度重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推进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战略之举。充分发挥高校这个政治思想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青年,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和载体。

首先,应大力扶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社团的建设。马克思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5]284理论学习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基础环节,当前,尤其应引导青年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如: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历史命运》,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加深青年人的历史功底、思想功底、理论功底,提升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接受程度。同时,也应本着与时俱进、开放求真的精神,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论述,在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中深刻体会其对于时代课题作出的科学回答,进而提高青年一代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素养。

其次,应进一步倡导与弘扬青年模范的先锋带头作用。习近平主席在与青年座谈时着重强调:“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希望青年模范们再接再厉、严于律己、锐意进取,用自身的成长历程、精神追求、模范行动为广大青少年作好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理想高远、信念坚定、理论扎实、踏实肯干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示范作用是具体而鲜活的。我们应在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大推优力度,形成“以优带优”“星火燎原”的良性工作机制。

再次,应深入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多组织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优秀青年参加“三下乡”“支边支教”“服务西部”等社会关注、群众急需、青年能为的实践活动,鼓励广大青年人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磨炼意志、砥砺品格,不断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汲取经验养料,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而坚定为国建功为民谋利的远大理想抱负。

另外,网络等新媒体正在成为展示各种思潮及价值观念宣传、交流、碰撞的主要平台,它使国际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尖锐残酷。当代青年也是网络等新媒体的适用主体,新媒体信息传播快、覆盖面广、教育效果较明显等特点,决定了新媒体能够成为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应充分重视新媒体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作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应进一步强化共同体意识

共同体是人类的存在的基本方式。社会共同体是由若干社会个人、群体和组织在互动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方式和社会规范结合而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大集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个体只有融入各种共同体中,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必要条件,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的最精炼概括。齐格蒙特·鲍曼在他的名著《共同体》中指出:“在这个迅速全球化的世界中,我们都是相互依赖的,因而没有人能够独自掌控自己的命运。存在着每个个体都要面对但又不能独自对付与解决的任务。”[6]176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在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化发展日益彰显人类共同体问题的重大意义。因而,对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绝不应局限于狭隘的爱国主义教育,而应定位于“共同体”意识下的全球视野的认知与天下一家的情怀。

自秦汉以来,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体系始终遵循“礼治”原则,总括起来,这个体系的灵魂性理念即是一种“万物相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天下太平”“四海升平”的天下观。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也多次强调,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迈上新台阶。可以肯定地讲,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全局性、前瞻性、开放性的战略思维,不仅无法适应这个世界,更难以有效地改造它。“计利当计天下利”。对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只有进一步强化“共同体”意识,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能如费孝通先生所描绘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用好用足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增强民族精神力量、铸牢民族精神支柱的同时,进一步培育我国青年一代“解放全人类”“造福全人类”的远大志向与豪迈气概,主动参与国际性的竞争与合作,通盘关照人类整体的福祉,深入探究世界危机的根源和解决出路,与其他国家的青年人一道,继承先辈的遗志,怀揣“天下大同”的人类梦想,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身处全球化时代,我们应以战略思维的高度和远见培养青年人将国家、民族问题放在世界背景下思考的习惯,为切实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扫清思想障碍,以沉着应对国内国际发展大环境带来的新挑战,努力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1] [美]亨利·明茨伯格,等.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M].刘瑞红,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祖嘉合.论当代大学生社会共同理想的教育和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7).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何宏俭]

Strategic Thinking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Education of Ideals and Beliefs of Contemporary Youth

XIAO Dan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Strategic thinking is an overview,managing the overall,long-term,pursuing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the mode of thinking.Using strategic thinking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education of ideals and beliefs of contemporary youth,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position awareness,sense of community,so that the young generation can grow for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to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for the ultimat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Strategic Thinking;the Contemporary Youth;Education in Ideals and Beliefs

2015-11-02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30420100FG)。

肖丹(1974-),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在站博士后,长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G41

A

1001-6201(2016)05-0228-05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6.05.043

猜你喜欢
战略思维青年人理想信念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战略思维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四个全面”是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